Re: [問卦] 有沒有知府與知縣的八卦?

作者: lulalla (定存利息好少)   2014-08-25 09:47:04
※ 引述《koko7979 (飛飛)》之銘言:
: 知縣是六~七品,考試完分發的第一個官,知縣下還有個八品縣丞協助
: 一些行政事務。數
清朝有縣丞的縣不太多了,全國一千多縣,只剩三四百個縣丞,大部份都
不是知縣的副貳,而是駐守在縣內的第二大人口聚集地,有一個自己的小
衙門,很少會與知縣合署辦公,更不用說幫知縣處理文書了。比如說台灣
北部本來屬淡水廳(在今天新竹),由於轄區廣大刁民眾多,就在今天新北
市新莊設有新莊縣丞,有自己的官署衙門,再來遷到艋舺,最後升格為台
北縣。台灣後來增設的縣,很多是由縣丞升格的。
知縣在編制上真正的助手有兩個:主簿、典史。主簿是九品官,負責幫知
縣處理錢糧文書,典史是未入流准穿九品補服,住要負責捕盜刑獄事宜。
: 個縣由一個府掌管,就是四~五品的知府,通常府衙會設在首縣,府上
: 會有個從二品~三
: 品的司道,通常是專業分工,負責稅收的藩司、司法的臬司,鹽茶的鹽
: 茶道等,對督撫負
清朝乾隆皇帝,對於道台一級花了二十年以上的工夫去整理,基本上在乾
隆中期以後,道變成了實質地方行政區,全國所有州縣,基本上都有其從
屬的道。一個省的道台沒幾個,算是很有實權的官,有的還有兼一些頭銜
,不比藩臬小多少。鹽茶道這種專業分工的道,反而是少數了,大部份都
兼著分守或分巡道,實際上是地方行政區。
: 責。然後是從二品~正二品的省巡撫正官跟學台,撫負責一省事務,學
: 台負責一區內教育
: 事務。兩省上會有個一品總督,負責軍事及兩省事務。古代通常會比較
: 喜歡到外地當官,
: 可以有較大管理權,也不用每天凌晨就要去趕早朝,升官也不一定比中
: 央慢,薪水也較多
: 。反而剛考試完在中央只能從打雜小弟如學政、檢討、監丞開始,到庶
: 吉士、主事、伺講
: 、少卿、正卿、學士、少保、太保等。每天無論官多大都凌晨就要去上
: 班。所以不一定狀
: 元就想留中央。
作者: NeilChen (Neil)   2014-08-25 09:48:00
專業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