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DNA 定序發展打破摩爾定律,依基因量身

作者: sky419012 (fly)   2014-08-24 23:41:50
DNA 定序發展打破摩爾定律,依基因量身打造的個人化醫療非夢事?
作者 Ribowsone | 發布日期 2014 年 08 月 23 日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摩爾定律」不是科學上什麼艱深的法則,它只是預言積體電路發展的一條線,是由英特
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於 1965 年提出來的,簡單地說,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
能,將每隔 18~24 個月翻兩倍以上,而這樣的趨勢已經維持了半個世紀,預估將至少可以
持續到 2015~2020 年。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4/08/021.png
所以當電腦價格越低、效能越高、使用越簡便,其普及程度就會越廣,對產業及生活的影
響也越大,所以摩爾定律也用來預測其他產業的發展。這裡借用吳念真臉書上的一段話,
來描述這個時代的變化最為貼切,吳念真說:「剛剛在一本書裡看到的一段 : 1968 年
NASA 最高檔電腦的計算能力大約等同現在的手機。那時候一群人用它來發射火箭,登陸月
球。現在我們用它來發射一隻憤怒的鳥去撞無辜的豬。」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4/08/031.png
基因體與個人化的醫療
一般醫學診斷、體檢等都會取得一些基本的數據,例如:身高、體重、血壓、體溫、心跳
、體液生化數值……,如果再先進一點去照個電腦斷層掃描,你全身由裏到外的立體結構
都會無所遁形,這樣夠徹底了吧!但其實還漏了最重要的一項--遺傳自我們父母的基因
(血型也遺傳自父母,不過可以測得)
目前人類的基因預估約有 20,000~25,000 個,而「基因體」指的就是這 20,000~25,000
個基因。我們每個人的基因體都不同,也因此體質也都不一樣,所以對一樣的病吃同樣的
藥,有的人副作用大還吃不好、有的人卻沒事?甚至有人感冒吃個抗生素就引起發燒、全
身起水泡、眼角膜受損失明,後來經基因篩檢才發現是因為罹患「史蒂文斯–強生症候群
」(對藥物過敏的基因缺陷疾病,此類患者用藥需慎選或控制劑量)。
所以如果事前能做基因篩檢,就能事先預防。基因體內所隱藏的訊息也絕對不只用於藥物
過敏、副作用的預防,其中還可以發掘先天的缺陷,預估未來患病的風險(目前爭議很大
),作為預防的依據。因此基因體資訊最好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做,之後只要健保卡一插上
,醫生就可以調閱個人的基因資訊,但這可能嗎?
基因體(DNA)定序的價格
過去 Celera 公司投資 3 億美元,選定 5 位代表性人種,預計不到五年就是在 2003 年
完成全部人類基因體定序,如果我們以此為據,那就是每個人要花 6 千萬美元,這一看就
知道全民基因體定序是不可能的!但那是 2003 年的事了,現在呢?
按美國國家基因體研究所 NIH 公布的資料,在 2007 年之前,基因體定序價格發展趨勢還
貼近摩爾定律,在此之後就分道揚鑣了!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4/08/041.png
就網路上查得到的報導,2005 年全基因體定序要 30 萬美元,到了 2011 年降到 5,000
美元,2014 年一月 BBC news 報導一台一天能做 5 個人,花費只要 1,000 美元/每人 的
機器。按這種速度發展,未來價格降到 10 美元是可能的,這意味著全民基因體定序的時
代快到了。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4/08/05.png
消失的基因體公司?
從最早(2003 年以前)想獨霸基因體專利、富可敵國的 Celera,在 2000 年 6 月美國總
統柯林頓宣布,所有人類基因組數據不允許專利保護,且必須對所有研究者公開,至此
Celera 不得不將數據公開,這一事件也導致 Celera 的股票價格一路下挫,就此不回頭,
之後 Celera 就像完成階段性任務一樣的結束了。
基因體資料庫完全公開了,定序基因體的設備也在微型化,如同隨身碟大小的設備也被開
發出來,這種隨身碟大小的裝置目前還無法定全基因體,但是否也宣告未來透過行動裝置
、APP 來上雲端資料庫比對、運算是可能的?況且行動裝置也在演化,APP 未來也可能被
新的概念取代。摩爾定律在 2007 年被基因體發展給打破了,預估可精準到 2015 的期限
也接近了,之後的科學發展會不會一整個「失速的快」?
看看現在做基因體服務相關的生技公司,將來是否會被縮小成醫院醫學檢驗室裏的系統、
系統再縮小成設備、設備再……請自行想像,這樣還需要公司嗎?也許會說,那醫學諮詢
與診斷報告還是需要吧?沒錯,不過這些也在雲端化、自動化當中,只是還沒辦法想像未
來的輪廓?
這樣的發展趨勢使我想起 2000 年之前的網路熱潮,當時只要有網站隨便弄個 .COM 就叫
網路新貴、高科技公司,然後就燒錢有理、賠錢無罪。時至今日,路邊攤都有網站了,架
網站也由需要專家到如果不要求太高,Google 協做平台、WordPress……都可 DIY。
http://technews.tw/2014/08/23/dna_sequencer/
作者: qq12555 (qq)   2014-08-24 23:42:00
5F奈米屌有救了蓋
作者: wcontainer (watercontainer)   2014-08-24 23:42:00
蓋蓋 UCCU
作者: yonbun (永邦)   2014-08-24 23:43:00
蓋他馬的
作者: vintw (陽光好青年)   2014-08-24 23:43:00
NGS很神沒錯,可是後面分析跟不上資料再多是有屁用...
作者: Cold5566 (Cold5566)   2014-08-24 23:44:00
定序不能改變奈米屌的事實
作者: shippai   2014-08-24 23:47:00
我不懂耶... 為什麼感覺Intel i7 CPU賣很久了沒出新的?
作者: jehow (疑)   2014-08-24 23:47:00
人也要基改了嗎 改成只需睡1小時 只吃一餐 老闆需要更多的
作者: ZhouGongJin (ZhouYu)   2014-08-24 23:49:00
就算能改變,陰道長度也有限,是要當皮諾丘鼻子用?
作者: jehow (疑)   2014-08-24 23:49:00
硬體早研發好等著 至少超前10年 軟體跟上才會釋出 賺換機潮
作者: ckpioneer (風)   2014-08-24 23:51:00
看看 "白金數據"........ 驚驚
作者: OAzenO (すごいにゃ~)   2014-08-24 23:52:00
用能發射火箭的科技技術 來發射生氣鳥撞綠色豬 XDD
作者: Sam0907 (列)   2014-08-25 00:11:00
GATTACA
作者: Sweet83921 (中興李敏鎬)   2014-08-25 00:15:00
批歐彎彎 有救了
作者: mmzznnxxbbcc (黃囧龍)   2014-08-25 00:41:00
我覺得個人電腦性能已經停滯很久了吧...價格甚至還變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