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人員少設備老 消防員抗議制度殺人

作者: edleren (男人與貓)   2014-08-18 22:41:28
1.媒體來源:公視新聞網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人員少設備老 消防員抗議制度殺人
邱彥瑜 / 採訪報導
『基層衝火場,長官卻在扯我們後腿。我們不只面對火場無情的壓力、多變的救災環境
,還要面對長官的打壓,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我寧願穿著消防衣死在火場,流著汗,
為人民做事,我也不願意為了長官升官、做事的方法,白白犧牲我們這些人的生命,或許
下一個就是我。』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與聲援團體今早在內政部前舉行記者會,先前傳出疑遭打壓的高雄
市消防員徐國堯,高舉近一年半來的12名消防員殉職名單,包含6名在高雄氣爆事件罹難
的消防員。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認為消防員並不是死於意外,也不是運氣不好,而是制
度殺人的人禍。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針對制度,向內政部消防署提出四點訴求:補足人力、改善裝備、
救災專責分工,以及要求政府對殉職災害與消防體制提出檢討報告。出面接受陳情的消防
署副署長黃能漢,不斷強調消防人力與裝備是地方自治範圍,中央只有「督導、考核」職
責,收下陳情書匆匆離去,也未回應勞團提出「2週內提檢討報告」的要求。
人力不足 每月上班480小時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指出,現有消防人力大約一萬三千名,距離消防局所設定的26006
名標準員額(值班一天、休息一天的人力最低需求),短缺將近一半。促進會秘書長鄭雅
菱說,標準員額是將救火與救災的人力合併計算,但同一個人怎麼可能同時救火又進行救
護工作?
鄭雅菱認為,實際所需人力應該更高於標準員額。而根據消防署的數據,台灣消防員人力
遠低於歐美日國家,每 1757人才配有1名消防員,倫敦是1107人、東京731人、紐約519人

促進會也指出,將近四成的消防分隊每天上班人數不到5人,根本無法應付一般火災第一
時間所需的10至14人人力需求,只好將後方防護、救援等人力壓縮、甚至取消。
而消防員的值班時間也相當長,除了台北市、高雄市、桃園縣、嘉義市是勤一休一,其他
縣市都是勤二休一。徐國堯指出,消防員值勤以24小時計算,如果是勤二休一,等於一個
月上班480小時,放假的時候,也都累到只想睡覺,更遠超出勞基法對於工時的規範,「
政府這樣不是帶頭違法嗎?」
新竹縣消防員、促進會副會長余宗翰也說,因為新竹工業區、電子與化學工廠相當多,廠
區內存放的產品一旦發生火災,不知道會產生何種有毒氣體與危害,消防員也不知如何因
應。余宗翰舉例,工業區內的分隊常常只有6個人上班,加上民眾要求消防員捕蜂、抓貓
等「為民服務」,人力嚴重不足,民眾生命安全也可能被制度害死。
沒錢換裝 穿脫線消防衣、開口消防鞋
現場抗議的消防員,穿著的消防衣幾乎脫線、破損嚴重,徐國堯說,自從他到高雄市消防
局任職,六、七年間沒有更換過消防衣,早就超出使用年限。桃園縣消防員鄭少書則用「
乞丐裝」形容破損的消防衣,並說消防鞋都已經裂開、成為開口笑,還是得穿著進火場救
災。
鄭少書也說,協助消防員在火場中看穿濃煙的紅外線熱像儀,可以了解火場溫度、減少在
危險區域工作的時間,不僅歐美國家每個分隊都有,台灣消防隊教材中也說,應該每個分
隊都要有。但台灣很多分隊都沒有,器材項目評比也不敢列出來。鄭少書說,很多消防隊
是兩個分隊共用一個,簡直當成供品在使用。
救災資訊不明 消防員有如偵搜犬
而高雄氣爆最引人爭議的,便是誤判外洩氣體導致救災時間延緩,並使許多消防員命喪氣
爆現場。鄭雅菱一語道破,直指這就是缺乏救災專責分工所導致。
鄭雅菱說,經濟部工業局事前就應該公布、掌握地下管線分布,才不會讓消防員連外洩的
是丙烯都不知道;而能夠辨識有害氣體的環保署,全台只有三個毒化災小組,抵達災害現
場的時間動輒半小時到一小時。
「我們暴露在災害的最前線,不知道會釋出什麼物質,只能硬著頭皮前進,當一條條靠著
鼻子,用自己性命在最前面救災的偵搜犬。」余宗翰無奈表示,救災應該是各單位各司其
職,而不是推給24小時服務的消防員。
爭取權益恐遭打壓
雖然好幾位消防員站出來傾訴心聲,但他們也異口同聲說,很擔心回去隊裡被打壓。先前
傳出被記42支申誡的徐國堯表示,今年年初還在跟高雄市消防局打行政訴訟時,曾與促進
會一起召開記者會,回到分隊後,又被以「破壞消防形象、對媒體不當發言」為由記了一
支小過。徐國堯苦笑說,這就是號稱人權都市的高雄市政府作為嗎?
法規未明定 訴求難落實
消防署副署長黃能漢不斷重申消防署的「督導」立場,認為消防員額編列、人員任免都是
縣市首長的責任,並表示民國106年會補滿預算編列的一萬四千多名員額。但聲援者砲轟
,「是用人考量還是用錢考量?」
面對消防員質疑設備破舊、不足,黃能漢則說,從今年開始到民國110年,會編列20幾億
給縣市政府購買相關車輛跟器材,設備也需要時間採購、檢驗,人力也需要培訓,沒辦法
一次就滿足所有需求。現場消防員則反駁「車都要比人多了」、「只會花錢買爛設備」、
「買來的器材也不符規格」。
最後,黃能漢收下四大訴求陳情書跟近年的殉職名單,轉身進入內政部大樓,並未回應促
進會要求的「2週內提出檢討報告」。
看到中央將責任推給地方,鄭雅菱說,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曾與消防署開協調會,也
是一樣的結論,而促進會從兩年前開始訴求增加人力,也未獲得正面、積極的回應。此外
,翻遍消防相關法規,僅規範消防車輛、救災任務應配置的人數,但對於不足的人力缺額
,沒有任何罰則。鄭雅菱認為,法律上的空白地帶,導致消防員爭取權益,只能走體制外
的呼籲跟陳情。九月一日他們將走上凱道,為殉職消防員舉行公祭,繼續推動訴求。
3.新聞連結: http://0rz.tw/DKXuU
4.備註: 鬼島消防有名言『今日公祭、明日忘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