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無利可圖?伊波拉用藥差臨門一腳

作者: hangigi (韓仔)   2014-08-03 20:47:34
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無利可圖?伊波拉用藥差臨門一腳
肆虐西非的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截至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通報案
例增加至1440人、死亡數累計達826人。稍稍令人寬慰的是,美國先行接回治療的受感染
醫師布蘭特利(Kent Brantly),接受輸血、實驗藥物治療後,病況略見穩定。目前幾組
實驗藥物都未完成人體實驗,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考慮,調整相關審批程序,
儘早滿足疫區醫療需求。
實驗性血清、輸血治療
疫區遭感染的美籍宣教士瑞特波(Nancy Writebol),目前仍在賴比瑞亞等待返美治療,
她與布蘭特利確定遭感染後,所屬義工組織決定讓2人接受實驗療法。瑞特波先接受血清
注射,由於實驗血清劑量不足,早一步返美的布蘭特利,接受的是伊波拉病毒治癒患者的
輸血。
伊波拉致死率雖高且無對症良藥,仍有少數患者安然治癒,倖存者自體免疫顯然足以打退
病毒。20年前開始,每遇伊波拉爆發,醫生便按這個道理視個別病情加以治療(
impromptu treatment)。1995年剛果出現伊波拉疫情時,有一小群醫生,從逐漸康復病
患的身上採集血液,處理後注射到其他患者身上,期望透過好轉病人的抗體,中和(抵銷
)惡化病患身上的病毒。
早在科學家搞清楚抗生素作用機轉前,19世紀就盛行血清療法,治療白喉、肉毒桿菌中毒
(Botulism)等傳染病,目前治療破傷風的免疫球蛋白(TIG)便應用相同原理。類似抗
體在體內雖只能存活數周,卻足以讓病情改觀。因此促進自體免疫的疫苗出現以前,血清
抗體注射有其價值。
1977年醫界便想以血清治療對抗伊波拉病毒,不過要找到倖存者捐血,難度比想像高。
1990年代初期,俄羅斯一個實驗室事故意外讓4人感染病毒,這些人注射血清後,無人出
現嚴重病情,可惜沒有後續研究了解血清治療的實際功效。前述那波剛果疫情,死亡率高
達8成,當時共有8人接受輸血實驗療法,其中7人治癒存活。
疫苗沒利潤 藥廠興趣缺缺
嚴格說,伊波拉並非無藥可醫,加拿大、日本等國科學家都研發出特定單株抗體(
Monoclonal antibodies),能夠一搏伊波拉,且猴子等動物試驗效果很好,可惜人體試
驗全都未完成。
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教授包栩(Daniel Bausch)說,伊波拉等出血熱病
毒(Marburg virus)的疫苗,研發其實相當有成果,有好幾組疫苗研發計畫的靈長類動
物試驗,結果都非常良好。無論接觸病毒前後、甚至發病後,疫苗接種都有很好保護效果

伊波拉治療藥物遲遲未能量產,主因之一是肆虐地區多是貧窮落後的非洲國家,就算新藥
挽救許多性命,市場有限無利可圖,甚至越做越賠錢,藥廠投入並不積極。然而這種小器
思維,卻導致疫區寶貴醫療衛生人員持續陣亡,今年折損醫護累計已超過60人,因為發病
後才具傳染力伊波拉病毒,對於身邊照護者威脅最為猛烈。
FDA考慮加速實驗用藥審批
如今疫情越來越緊急,FDA官員也改變態度,考慮緊急開放新藥應用,藥廠Tekmira
Pharmaceuticals藥品TKM-Ebola的人體試驗申請,7月初以安全為由遭暫停,如今可望起
死回生。
非洲國家領袖1日會商決定合作對抗伊波拉疫情,本周於華府舉辦的美非高峰會,各國將
進行後續會商。WHO則宣布投入1億美元資金,協助防止疫情擴大。其實,蘇丹、喀麥隆等
非洲國家,目前也出現霍亂疫情,急需國際介入,若不能在雨季開始前有效壓制傳染趨勢
,透過汙染水源與食物傳開的霍亂或將一發難以收拾。
3.新聞連結:
http://bit.ly/1lpm9jJ
4.備註:
的確,如果主要疫情都在非洲的話,藥商想賺災難財也沒得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