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培養企業 獨鍾淡馬錫模式

作者: KahoJyumonji (十文字かほ)   2014-08-03 15:17:23
1.媒體來源:【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中國培養企業 獨鍾淡馬錫模式
日經中文網報導,中國大陸最近加強市場經濟改革,意在培養競爭力強大的企業,但北京
政府走的是新加坡模式,亦即保留政府對企業經營的干預空間,似乎是希望避開企業壯大
、進而推動政權更迭的歷程。
報導舉例指出,北京小米科技創業僅五年,憑藉在網路銷售廉價的高性能智慧手機,迅速
發展成一家新興大企業。但即使是這家被譽為「中國蘋果」的民營企業,也對「政府關係
總監」這個職位格外重視,因為這個職位是公司與政府部門溝通的橋樑。
在2014年3月召開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具有人大代表身份的小米執行長雷軍,也
和許多黨及軍方代表端坐在會場上,同時在場的還有來自騰訊等大企業的主管。雷軍在創
辦小米之前,也擔任過地方政協委員。
去年秋季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三中全會」上,提出了基於市場原理改革低效率經濟結構的
方針。該項方案允許民營企業涉足國有企業壟斷的業務等,但同時也加速將民營企業納入
體制。
改革的核心舉措之一,是向大型國有企業引入民營資本。中國政府7月15日宣布,選擇中
糧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等6家國有企業作為改革試點,允許民營資本以股東身份向國有企
業出資。此舉將改變政府和地方官僚僵硬的企業管理模式,委任民營資本和專業經營者管
理公司。
改革方案公布後,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很像淡馬錫」。淡馬錫是新加坡的主權投資基金,
是新加坡航空和新加坡電信等主要企業的大股東,平時並不插手經營,但是新加坡政府仍
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事布局等經營大計的運作。
中國大陸的國有企業改革也是一樣,中央投資公司仍掌握最終的決定權,原因之一是北京
政府可能不想看到民營企業壯大後,可能產生的民主歷程催化作用,台灣的例子尤其明顯

日經的報導指出,台灣從1980年代後半期開始走向民主化,當時支撐在野黨茁壯的是後來
成為知名液晶面板企業的奇美集團。而在同時,民營的宏碁集團與執政黨主導創立的國有
企業如台積電等,卻未表態支持國民黨,對2000年的台灣政權更迭顯然有一定的影響。
報導指出,台積電是以「國有企業」身份出發,但隨著民主化進程,政府持股比率不斷降
低,最終也變成民營企業。而隨著企業群不斷從政治中解放,執政國民黨的政權也不斷遭
到稀釋,這是中國大陸不會允許發生的事。
3.新聞連結: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46436.shtml
作者: alibudah (ㄒㄒㄒ)   2014-08-03 15:17:00
支那 支那 支那 支那 支那 支那 支那 支那 支那 支那
作者: hulla1992 (hulla)   2014-08-03 15:44:00
小米抄這麼用力還拿來說嘴
作者: shararaitsu (sha)   2014-08-03 15:52:00
當然囉,淡馬錫不用公布財報,想拿多少自已來
作者: grandwar   2014-08-03 15:59:00
KMT的政權哪裡稀釋了啊 黨產和黨營事業還是一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