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捷運凶案 陳為廷廢死主張不變

作者: willy333 (冶琦)   2014-05-25 20:49:59
只回應嚇阻力問題。
基本上我的論點是「死刑嚇阻力無法證明比終身監禁高。」
拿研究打臉是吧?
※ 引述《sinars (測試)》之銘言:
: 幹 老子真的被這些廢死團體的論點給氣到了!!
: 廢不廢死明明就有更深刻的討論和理論基礎,
: 但目前我看到的廢死團體總是拿著一堆似是而非的論點,企圖說服我們應該廢除死刑
: 我X你大爺的,你自己來看看這些論點有多麼荒謬:
: 一、死刑並不能嚇阻犯罪:
: 這種人純粹就是沒唸書的,把許多在這領域做研究的人當白痴了?
: 我就直接拿研究打你們這些人的臉:
: Cloninger (1977) 'Deterrence and the Death Penalty: A Cross-Sectional
: Analysis'
下方回應
: Dezhbakhsh and Rubin (2003) 'Does Capital Punishment Have a Deterrent Effect?
: New Evidence from Postmoratorium Panel Data'
下方回應
: Ehrlich (1975) 'The Deterrent Effect of Capital Punishment: A Question of
: Life and Death'
「但其他文獻則對其理論提出三項質疑。第一是Ehrlich 在估計年執行死刑率
時,並沒有區分保留和廢除死刑地區的資料,所以在廢除死刑的地區,其執行死
刑率等於零,因此結果會有偏差。第二是他檢查的年度是1933~1969 年,而Bower
and Pierce (1975) 用Ehrlich 的方式再檢查一次1933~1964 年,犯罪率與死刑的關
係,卻發現沒有證據支持死刑的嚇阻效果。第三是他使用1933~1969 的國家年資
料,卻沒考慮每各州都有不同的殺人犯罪率、死刑執行率與社會人口統計,可能
會造成統計分析上的誤差。」
(楊書晴《死刑嚇阻效果之探討》,p7)
「雖然一些計量經濟學的研究宣成發現死刑之嚇阻作用(例如,Ehrlich, 1975),但是這些
研究備受批評(例如,Klein et al., 1978)。絕大多數死刑嚇阻作用的研究,並未支持死
刑比長期監禁更能嚇阻殺人案件的假設。換言之,死刑在嚇阻謀殺案件上並沒有比監禁的
效果好。國內學者許春金(1994)的研究也沒有發現死刑所期望的嚇阻作用。」
(謝靜琪〈終身監禁、處死無辜者與成本考量對死刑支持之影響〉,
《日常解析生活演譯》 2009 年第四屆「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5)
: Ehrlich (1977) 'Capital Punishment and Deterrence: Some Further Thoughts and
: Additional Evidence'
: Ehrlich and Gibbons (1977)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eterrent Effect of
: Capital Punishment and the Theory of Deterrence'
同一個人的研究就不重複說了
: Shepherd (2003) 'The Deterrent Effect of Capital Punishment: Evidence from a
: "Judical Experiment"'
: Yunker (1976) 'Is the Death Penalty a Deterrent to Homicide?Some Time Series
: Evidence'
同一個人比較新的研究,不過方法也被質疑:
「Yunker (2001) 亦使用時間序列,分析從1930~1997 年,美國的殺人率與死
刑執行率的年資料關係,結果有很強的統計數據可支持死刑的嚇阻效果,但同時
也發現1930~1976 的年資料,其分析結果是死刑執行率並沒有明顯的嚇阻效果;
亦即在不同的時期,死刑有不同程度的嚇阻效果。但他的論點受爭議的地方,同
樣也是使用國家的統計資料,亦沒有區分保留和廢止死刑地區的資料。」
(楊書晴《死刑嚇阻效果之探討》,p7)
: 要不要我直接擷取結論給你看?
: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pital punishment has a deterrent effect, and
: the moratorium and executions deter murders in distinct ways.'(Shepherd, 2003)
: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egal change allowing executions beginning in
: 1977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homicide.'
: (Dezhbakhsh and Rubin, 2003)
: 這些說死刑有嚇阻力的學者是怎樣?精神錯亂嗎?
沒有精神錯亂,只不過方法與實證力早就被人批評過了。
「數學系教授 John Lamperti 寫了這篇文章: Does Capital Punishment Deter Murder?
死刑能夠減少殺人案件的發生嗎? 他分析了過去的許多篇研究,得到的結論是No。
Those who defend the deterrent value of the death penalty offer little
systematic research to support their view. Instead, they rely on an intuitive
feeling that capital punishment should be uniquely effective. When the
available evidence doesn't support that conclusion, they argue that the
evidence is imperfect. It is. But if there were any substantial net deterrent
effect from capital punishment under modern U.S. conditions, the studies we
have surveyed should clearly reveal it. They do not.」
基本上就是在說這些研究先入為主啦,
看到不支持他們結論的資料證據,他們就覺得資料證據不夠完美。
對,資料證據不夠完美,可是如果真的有明顯嚇阻力的話,
那麼John Lamperti的研究調查應該會顯示出來,可是並沒有。
中文來源: BillyPan 的部落格:死刑能夠減少殺人案件的發生嗎?
http://goo.gl/eXOEHg )
英文來源:〈Does Capital Punishment Deter Murder?〉
(http://www.dartmouth.edu/~chance/teaching_aids/books_articles/JLpaper.pdf )
剛剛沒提到的那幾個人同樣也是被批評:
「でその後彼は、Ehrlich(1975)の有名な論文を引用して、死刑の抑止力はあるのだと議
論するのだが、実は最近Donohue and Wolfers(2006)が(Donohueはイェール大学のロー
スクールの教授で、中絶と犯罪の逆相関の論文をレーヴィットと書いた人)、この論文
や、より最近の論文(Dezhbakhsh, Rubin, Shepherd (2003)など)を徹底的に批判して
いるようなのだ。彼らによると、推定結果が変数や関数形の選択に頑健でないし、操作
変数の選択はダメダメだし、データを取ってくる期間を都合のいいように選んでいるし
、などともう完全なダメだしである。そもそも、死刑の抑止力を信用できる精度で有意
に感知するほど、十分にデータが充実してないのだ。」
我只懂一點日文,但看漢字大概也可以湊出意思吧?
那些認為證實死刑有嚇阻力的學者被其他學者Donohue批評了一頓,
資料採集不夠、操作變因沒有控制好........
看不到的鄉民可以點下方連結:
(日文來源:http://d.hatena.ne.jp/tazuma/touch/20080624)
Donohue的研究:
http://law.bepress.com/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842&context=alea
對Cloninger的批評沒在日文敘述中提到,但Donohue的論文中一樣有,
想要反駁的話自己看。
: 你要放死刑沒有嚇阻力的厥詞當然可以,你的證據在哪裡?你說啊?!
「同樣以時間序列分析,但觀點不同的有Bailey (1990),他認為死刑的嚇阻作
用是受公開資訊的影響,他利用1976~1987 年,美國的月資料探討謀殺率與電視
台報導死刑案件的關聯。利用最小平方 (Ordinary least-squares,OLS) 廻歸法,將
謀殺率視為依變數,黑人比例,16~34 歳人口比例,離婚率,失業率,季節變數,
殺人逮捕率視為自變數,並加入電視報導的次數。分析結果是沒有足夠證據,能
證明介由公開死刑執行之報導,嚇阻謀殺案的發生。」
都是外國的研究,會不會不適合台灣?
當然也有台灣的例子:
「在台灣同樣以時間序列的方式,分析死刑嚇阻效果的實證研究,在早期有許
春金、吳景芳與李湧清 (1995),他們用台灣地區1961~1990 的年資料,以各種
犯罪率如總犯罪率、殺人犯罪率、暴力性財產犯罪率、強姦犯罪率、擄人勒贖犯
罪率為其依變數,以被執行死刑之人數、刑案破獲率、失業率、離婚率,15~29
歲人口之比例、國民平均所得、司法經費以及警察所佔人口比率為自變數的廻歸
分析。模型分長期效應 (long-term deterrence) 與短期效應 (short-term
deterrence),其中長期效應又在變數方面分成二組,絕對數模式:其目的在求前
一年影響犯罪率和自變數之絕對數 對後一年犯罪率之影響與效果;與相對數模
式,其目的在探討前一年影響犯罪率各自變數之相對數 對後一年犯罪率相對數
之影響與效果。短期效應在變數方面只做絕對數的模式。結論是死刑並無確實有
效之嚇阻犯罪作用,而對殺人犯罪和擄人勒贖犯罪反而具殘忍效應
(Brutalization)。
另外林淑貞與楊駿聲(2002)也用1989~2000 年的資料,以複廻歸 (multiple
regression) 方法來分析死刑的執行率,是否能嚇阻暴力犯罪。模型中的依變數為
暴力犯罪率,自變數為暴力犯罪的破獲率、暴力犯罪的定罪比率、暴力犯罪被判
處死刑的機率、失業率、平均每人之實質國民所得、時間。他們發現只有破獲率
具有顯著的嚇阻效果,與平均每人實質國民所得的增加亦可降低暴力犯罪率。而
生命刑罰的嚇阻效果並不存在。因此認為若政府意圖降低暴力犯罪的犯罪率時,
應由兩方面著手,一為增加警政資源的投入,以提高暴力犯罪的破獲率;另一方
面則是改善經濟環境,提高平均每人之實質國民所得,則應可有效降低暴力犯罪
的發生。
(中略)
另外,楊浩彥、陳忠榮 (1996) 使用Leamer (1978) 年的極值區間分析法
(Extreme Bounds analysis),並參考McManus 於1985 年設定的四種犯罪成因的先
驗信念:理性極大者 (rational maximize)、情緒型犯罪 (crime of passion)、保守
主義者 (right winger)、溫情主義者 (bleeding heart),把台灣地區的數據依這四種
先驗信念設定,一一分析其生命刑罰嚇阻效果。依變數為謀殺率,自變數分成三
類:嚇阻變數代表犯罪制裁體系、經濟變數反應機會成本、社會變數為支配犯罪
者傾向。
依此4 種類犯罪型態的實證分析,結果是除了理性極大者的信念外,其它先
驗信念設定並沒有反應出顯著的嚇阻效果,即不同的先驗信念的設定,無法對死
刑的嚇阻效果提供一致性的推論,因此死刑執行所產生的嚇阻效果是否存在,取
決於研究者的先驗信念。」
(楊書晴《死刑嚇阻效果之探討》,p7-p9)
當然也是有少數認為死刑有效的,
不過基本上不是學界共識。
大多數鄉民包括我,基本上都沒有法律背景,更沒有研究犯罪學。
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死刑存廢最好不要在嚇阻力上爭執,
因為你我都不是學界人士,只能你引用一個學者我引用一個學者的研究。
而你我大概也不會認真把文章看完。
學界人士的說法是怎樣?
沈伯洋律師:
「犯罪學的理論博大精深,真的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說完的,
更不要說更精細地去討論那些實證研究。
(舉個例,死刑有無嚇阻效果學界早有共識,
引文獻的時候請注意不要錯引被幹到面目全非的研究)」
看完以上資料,你會覺得死刑有嚇阻力是學界共識嗎?
作者: screwer5566 (我尻故我射)   2014-05-25 20:52:00
要廢死絕不可能用嚇阻力來突破,倒不如從其他地方深入
作者: deepdish (Keep The Faith)   2014-05-25 20:52:00
專業推
作者: aaronchen (A倫哥哥)   2014-05-25 20:54:00
嚇阻從來不是廢死的主要觀念,其只是在反駁,支持死刑者死刑可以嚇阻犯罪的迷思
作者: rocfrank (roc_frank™)   2014-05-25 20:55:00
嚇阻力是個兩面刃 之前綁票勒索是無期徒刑 殺人是唯一死刑 學界能解釋一下 為什麼有不少人不敢殺人滅口呢?不殺也死 殺了也是死 那何必讓肉票跑回去提供線索曝露呢?
作者: hachime (最惡教師)   2014-05-25 20:58:00
終身監禁好,先廢除無期徒刑可以假釋這件事
作者: luoqr (.....)   2014-05-25 21:10:00
酒駕死刑殺個一打 你看一兩年後還會不會有酒駕?沒嚇阻?騙鬼!
作者: shower0713 (小宇)   2014-05-25 21:14:00
樓上何必跟支持廢死那種沒同理心的人計較呢?
作者: Nevhir (煙霄微月)   2014-05-25 21:20:00
嚇阻是讓一些有殺人念頭的人退縮 如果他不殺 何來犯罪? 但研究卻是從殺人犯罪率變化著眼 如此一來比起死刑 我覺得教育程度跟財富分配變化也許更有可探討之處
作者: Anvec (鄉民)   2014-05-25 21:24:00
社會學的研究 根本就很難控制 互相批評還蠻妙的
作者: apporience (椰蛋)   2014-05-25 21:42:00
專業給推,廢死是努力的目標,可惜台灣的氛圍還不到或許再過個10年看看吧 不過話說回來ptt常是反指標..
作者: cloudmax (cloudmax)   2014-05-25 21:54:00
我就是因為有死刑 所以才不敢打爆廢死聯盟這樣 有阻嚇功用嗎隨便一句都可以打這篇的臉
作者: momocom (momocom)   2014-05-26 03:43:00
作者: Viajamos (夜郎)   2014-05-26 07:32:00
推。
作者: clivewu (CokeCake)   2014-05-26 19:49:00
廢死就是沒同理心 某些鄉民的主張就是這麼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