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爾夫球選手都太強壯了?

作者: weltanschung (Weltanschuung)   2014-09-02 19:52:59
原文網址 http://ppt.cc/J320
翻譯出處 http://liquafitness.blogspot.tw/2014/09/blog-post.html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近期出了一篇探討高球選手訓練的文章,
標題是高爾夫球選手都太強壯了?在此翻譯與大家分享。
許只是一小段苦難而已,但這個夏天,職業高爾夫球選手受傷的新聞,出現的
頻率超乎異常。此時,選手們對於受傷的關注也同樣升高。"這不是美式足球比賽。我們
不是在討論遭受擒抱而重擊倒地," 吉姆·弗里克( Jim Furyk )在上星期表示。"但是我
們正在使用高速且怪異的姿勢不斷揮動我們的球桿,同樣動作重複重複再重複。"
湯姆·華生( Tom Watson ),這位萊德盃(Ryder Cup)美國隊隊長形容高爾夫球
揮桿是一個" 暴力 "的動作。當Matt Kuchar和Jason Dufner這兩位充滿潛力的萊德盃隊
友因傷退出PGA錦標賽時,他惋惜得形容"他們就像小蟲一樣一個個殞落"。與此同時,同
樣有四位參賽者因傷退出。他週一時他跟我說"我們必須要問一個問題,是否球員的訓練
造成這些傷害?。"
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可以說是肯定的,既使尚有其他因素參雜其中。現今高爾夫
球巡迴賽,吸引比從前更多高大、強壯的選手參加,而這項競技運動也帶來更多扭轉力在
他們的關節上。現代許多選手從很小的年紀即開始了高爾夫球生涯,要因此累積許多長期
壓力在他們身體上。隨著賽季延長和越來越高的競爭壓力,選手們無不豁出全力追求任何
一點的進步,特別是在擊球距離上。
健身房的訓練可能是受傷因素之一。" 在過去,很少球員受傷退出,因為當時非
常少選手在做定期訓練," 蓋瑞·普雷爾(Gary Player)說自己也從未因傷退出巡迴賽,
這位PGA巡迴賽冠軍也是高爾夫球界體適能先驅如此說到。這位高爾夫球界在電子郵件裡
表示" 這或許對一些高爾夫球球迷來說不可思議,但你得必須了解,錯誤的訓練方式才是
造成這些選手受傷的主因。"
適當的訓練可以減少高爾夫球這種單邊運動的肌肉失衡,增加髖關節、肩胛帶與
胸椎等關節的柔軟度,還有強化核心肌群的控制、臀部與腿部的肌肉。那什麼是錯誤的訓
練呢?努力想成為像阿諾一樣的大隻佬。
蓋格·羅斯( Greg Rose ),TPI( Titleist Performance Institute )的共同創
辦人認為,巡迴賽的選手們激烈競爭的心態,也反應在健身房裡的訓練上。他認為" 綠扁
帽、海豹部隊的訓練,目的是在心態上的磨練,探測你意志極限,當然受傷的風險極高。
"大部分的頂尖高球選手會接受良好教育訓練的物理治療師訓練以避免這種困境
。經常與高球選手共事的Rose表示" 正確良好的訓練可以協助選手延長他們的生涯,而不
是提早結束。"
但隨著時間過去,即使最好的訓練方法也會削弱身體。約書亞·迪恩斯(Joshua
Dines),這位在紐約市專門執行特殊手術的骨科醫生,擁有許多職業高球選手病患,他表
示 "如果你努力地訓練與健身,你可能可以避免一些外傷,"但你每做一個伏地挺身、背
闊肌下拉、二頭肌彎舉的動作時,你都可能處於過度使用的風險。所以必須持續保持身體
恢復健康與更強壯之間的平衡。"
提早運動專一化在高爾夫球界越來越普遍。相較現代多數的高球選手,Jack Nicklaus
、Hale Irwin和其他前一世代的高球明星,在高中時期通常都從事多樣的運動。
"這在體育界是個全面的問題,"身為美國紐約大都會隊醫,也參與台維斯盃醫療協助的Dines表示"
在許多年輕球員身上,我們面對的是完全不同以往,過度使用身體所帶來的傷害。"舉例
來說,在棒球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即使現代選手在訓練上越來越專業,但腹內外斜肌的
傷害卻在2005到2012之間戲劇性的升高。
在高球界,既使像Tiger Woods這種38歲但極為強壯的球員,依然需面對提早運
動單一化和高強度訓練帶來的傷害。Rory Mcllroy的生涯崛起類似於老虎伍茲,也是個重
量訓練的愛好者。雖然Mcllroy只有25歲,但他極可能也會出現運動傷害問題。既使這些
高球選手參與比以往還少巡迴賽,但他們依舊沒有休賽季並持續接受訓練。所以,把行程
排的滿滿也無法幫助這些國際頂尖高球選手。
現代高爾夫的揮竿,特徵是腳踩穩並由上半身轉動的扭力產生爆發力,這樣的方
式對下背特別容易累績壓力。
Rose廣泛的與許多高球選手合作,如Jason Zuback。他分析,這些選手的揮桿動
作是為了擊出更遠的距離,類似於就是揮桿。他們揮桿時左腳跟會離開地面,帶入更多的
髖關節旋轉動作,和使用“跳躍”的技巧,極少依賴扭腰來增加爆發力。"現代揮桿中,
擊球時身體晃動的減少主要是為求精確,"Rose表示。如果你向專業高球選手一樣使用這
個技巧,又想增加更多爆發力在裡面,那你將使你的身體暴露在極大的壓力之下。
那現代的巡迴賽選手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首先,他們得先接受受傷是生活的
一部份。第二,妥善的處理與照顧他們的傷勢,並耐心等候其恢復。
許多選手似乎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這可能是為什麼我們持續聽到許多受傷的消息
,因為選手們不再隱忍傷勢打球。"七年前,我一直嘗試忍著傷痛打球"魏聖美在上星期宣
布因手指傷勢將缺席三到五週時表示。在2007年,魏聖美不智地忍受手腕傷勢打球。”重
要的要記取教訓”她說道。
Furyk長期因手腕傷勢而困擾,但大致上,他擁有一個健康的高爾夫球生涯。
在他44歲時,他依舊保持世界排名第六的位置。
"我嘗試在任何傷害發生前去預防它,而不是在我受傷或已深受其擾時才去處理,
這方面我處理的不錯。"他表示。
但這不是他保持巔峰的唯一的秘訣,"運氣佔了很大一部分,"他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
提早運動專一化與不良的重量訓練,對身體是一種傷害。訓練並不是總帶來好處,不良的
訓練比不訓練更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