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童年期的結束--紀念吉野朔實老師

作者: zigzag (Ζ)   2016-06-11 17:15:34
http://goo.gl/bXmFsT
日本少女漫畫家吉野朔實因病於2016年4月20日逝世,年57歲。
http://matome.naver.jp/odai/2146221367481558301
(此連結內有老師本人照片)
=====================
我非常喜愛吉野朔實老師,但她似乎在台灣算是很冷門的作者,
早期出版過的台版作品大多絕版也未重出,
連近年唯一長篇作品《童年期》(Period) 早已於2014年完結了,
台版最終卷也一直不出版!(才5集而已!)
前陣子在comic板慶活動時才得知她過世的消息,非常震驚!
所以決定要把我對她的喜愛整理成一篇心得以為紀念,
在此拋磚引玉,就請大家多多指教了。
(在網路上找資料的時候看到有人提到她是胰臟癌過世,
但正式發布的新聞似乎都沒提及死因。
胰臟癌很難發現,也因此很難治療、死亡率很高。)
另:因為鄙人記憶年久失修,下文中有些早期出版且已絕版的台版譯本,
  書名並不是很確定,希望拙文能召喚出神人大大來補完!在此先謝謝了!
=====================
根據wiki記載,1959年出生的吉野朔實,於1980年出道,
成名暨代表作是1985~1987年間連載並集結出版的《少年は荒野をめざす》。
這部作品有出過台版,書名我不大記得,可能是《荒野中的少年》之類。
(還是《前進荒野的少年》?)
現在查老師的資料,這部作品一定是最先跳出來的,
也可以說,這部作品所探討的主題和詮釋的角度,奠定了吉野老師一貫的基調。
其他主要漫畫作品大致有:
月下の一群(1983~1984)
HAPPY AGE(1985)
ジュリエットの卵(1988~1989,全5卷),台版名《空谷幽蘭》
天使の声(1989)
La Maschera(ラ・マスケーラ)(1990),台版名《紅色假面》?
いたいけな瞳(1991~1993,全5卷),台版名《冷眼情深》
Eccentrics(エキセントリクス)(1993~1994)
恋愛的瞬間(1996~1997)
ぼくだけが知っている(1996~1998)
瞳子(2001)
グールドを聴きながら(2001)
栗林かなえの犯罪(2001),台版《栗林小姐的犯罪》
記憶の技法(2002),台版《搖擺的記憶》
透明人間の失踪(2003),台版《透明人間失蹤》
Period(ピリオド)(2004~2014,全5卷),台版《童年期》(東立)
(註:1. 以上作品列表摘自日文wiki: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90%89%E9%87%8E%E6%9C%94%E5%AE%9F)
2. 以上未標註有台版者,是我未查到資料,不確定有無代理過)
《前進荒野的少年》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吉野老師的作品,一看就愛上了,
從此只要看到吉野老師的名字一定會租來看,後來更是直接買下來
(2000年後的作品;不過也沒幾本,都是單本完結,長篇也不算長)。
現在更遺憾當年沒有遠見,沒早點把荒野少年、冷眼情深等中文版作品收藏起來,
現在應該也找不到了。QQ
(還是乾脆把日文學好直接看日文版好了啦!)
吉野老師早年的畫風相當唯美纖細,但又帶著銳利冷冽的筆觸,
構圖特色是適當的留白畫面和帶著意識流的分鏡和口白,
整體呈現一種與讀者之間略有距離的疏離隔閡、邊緣感,
與她想探討或詮釋的故事主題與人物性格十分搭調。
我覺得與惣領冬實的路線有點接近(巧的是,惣領老師也是1959年1月出生!)
(在找資料時意外發現,中村明日美子老師在一次訪談中曾說到,
自己作品中說明性台詞和獨白偏少的特色,可能是受到吉野朔實和多田由美的影響!)
代表作《ジュリエットの卵》、《少年は荒野をめざす》、《いたいけな瞳》等,
根據我模糊的印象,主角大多是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少年少女。
因為對固有傳統社會價值觀的質疑而無法融入家庭或學校群體,
在荒地、荒野或其他廢棄場所遊蕩反而還比較自在,
因此與處境相似的人相遇、同病相憐、找到歸屬感。
吉野老師筆下的少年少女主角,常會具備敏銳甚至趨於尖銳的個性,
再加上老師優美的畫風,常使我覺得人物很具透明感。
吉野老師不大描寫溫情場面,反而比較常揭露人性中的殘酷。
甚至,不只是遵從或守護集體主義價值觀的人們會對主角們殘酷,
遭受漠視、排擠或欺負的邊緣人主角們,其實也會對他人殘酷。
介紹吉野老師的網頁資料都提到老師以描繪青少年心理與自我認同見長,
此外我認為老師擅長的更是特別針對青少年在成長期中感受到的
平常中的異常,與善意中的惡意,這類價值表裡矛盾混淆的現象。
儘管已有不少傑出的漫畫處理了這樣的議題,
諸如家庭問題和校園的小團體排擠或霸凌等等,
但吉野老師的處理手法比較不傾向以情節推動(plot driven),
而比較傾向心理描述。
但並不是說老師的作品就較缺乏情節或戲劇性,
其實老師很多作品一開始的設定就奠定了戲劇性發展的基礎了,
例如《童年期》主角的家庭關係與各自的性格設定。
而在2000年之後,我覺得吉野老師的畫風逐漸轉向成人(淑女)畫風,
纖細透明唯美感褪去了些,取而代之的是:
更為簡潔留白的構圖、間或出現較粗獷大力的筆觸、分格或分鏡也較偏簡單等等。
(我覺得吉田秋生老師的《海街diary》系列也有類似的傾向。)
有些短篇作品也擺脫老師一貫的尖銳冷冽,走幽默喜劇路線。
可參見短篇集《栗林小姐的犯罪》、《透明人間失蹤》等。
不過晚期長篇代表作《童年期》(也是遺作)還是回歸老師一貫路線,
尖銳地質疑所謂家族、親情、血緣、父子關係這些傳統社會倫理結構。
(還沒看第五集完結篇,不知道老師是怎樣處理兄弟倆和這個家的"孽緣"。
希望台灣出版社好心看在吉野老師過世的分上把它出完啊啊啊)
以下是在網路上找到的幾篇老師作品的評論,寫得比較深入,也請參考:
http://blueskytalk.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3310.html
(童年期)
http://blueskytalk.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4978.html
(透明人間失蹤)
http://blueskytalk.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29.html
(搖擺的記憶)
=====================
最後放幾張老師作品的網路連結請大家欣賞--
http://csbs.shogakukan.co.jp/img/comics/091884910000d0000000.jpg
(短網址:http://goo.gl/CFJVgu)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51T-7O7D45L._SX346_BO1,204,203,200_.jpg
(短網址:http://goo.gl/NoNUJx)
http://flowers.shogakukan.co.jp/ss/yoshino_wp_l.html
(這張是桌布!喜歡的話可以抓下來放桌面!)
(先不管老師作品內容的陰暗走向,其實老師大多數的彩稿都非常唯美夢幻啊!
也因此老師也留有不少書籍封面插畫作品。)
http://sea.ap.teacup.com/flamenco/timg/middle_1462168537.jpg
http://tkawase.my.coocan.jp/comic/yosino/syonen/04.jpg
(少年荒野的內頁作畫)
http://cdn-ak.b.st-hatena.com/entryimage/286919484-1462611093_l.jpg
http://goo.gl/4Yx3Qm
(ジュリエットの卵的內頁圖)
作者: rissos (rissos)   2016-06-11 23:16:00
真的好像惣領冬實~謝謝推薦 看原po的介紹蠻想看童年期的不過看現在出版社的情形...有的才三本的也沒出完了 大概不太樂觀QQ
作者: s7029 (漫畫吃很廣但也很挑食)   2016-06-11 23:49:00
童年期剛查了一下,還好是東立出版的,有時遲遲未出續集,是因為日方用各種理由不授權,但有時是出版社忽略了這漫畫,建議直接email到東立客服信箱提醒
作者: zigzag (Ζ)   2016-06-12 00:27:00
謝謝樓上的建議!讓我萌生了希望啊啊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