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考試制度變動如何選校1

作者: airturtle23 (三隻小豬)   2023-06-17 12:36:10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MBA生涯公益解惑日:考試制度變動該如何選校
?(上)
根據向來堅持不靠補習班、不靠富二代,即成功協助個案群錄取哈佛等一眾M7名校MBA、
甚至大量秒殺耶魯等Top 20 MBA獎學金的經驗;
甚至在疫情期間曾創下GMAT均分672的所有凡人個案,皆拿下兩間以上Top 30 MBA獎學
金;
以及非富二代、非弱勢個案,以GMAT 550之超級低分,連續拿下兩間Top 20 MBA名校獎學
金的超級凡人案例經驗,總結出:
唯有透過真實生涯管理,才能以雷射般的穿透力,將學、經歷與個性一以貫之,超越頂尖
MBA名校,一舉拿下名校獎學金;
並進入美國頂尖企業如:Google、Amazon等尖牙股、管顧、PE/VC等眾多企業,並發揮獨
特興趣使命,不再工作、快樂致富,而成為領域中的愛因斯坦,使名校與頂尖企業以你為
榮~
不論考試制度如何變動,都要經歷下列的生涯分析,也才能將考試爆衝:
1. 瞭解自己 Explore yourself: 分為a, b, c三個細項
a. 自己現在在哪: 檢視自己的個性養成,以及學歷背景到工作經驗是如何轉折?
挖出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超越家庭教養及環境挑戰?
如何選主修,以及社團活動、公益活動、業餘活動等,其背後共通的「生涯驅力」為何?
又在平均三至五年左右的工作年資中,有何動機、興趣與成就?
這些成就在管理價值鏈裡的各大領域中,如:
市調、業務、行銷、財務、經濟統計、供應鏈、作業管理、策略、人資、領導學、創業.
..等,分別是哪些領域強?
哪些領域弱?
找出自己的「生涯驅力金字塔」。
b. 未來要去何方: 自己的生涯興趣與長短程目標動機究竟為何?
職業生涯由三項主要項目構成: 興趣,性格,與能力。
三項有因果關係。
前兩項會造成第三項
也有可能一、二項造成第三項
從自己的這三項職涯要素中,找出未來方向。
然而核心的興趣技能中,平均一個人會有三樣「生涯驅力」。
再依照生涯驅力來投射:縱向產業別,與橫向職務別。
如:IT產業的產品研發經理。
找出具體長短程目標為何。
c.隔閡分析 Gap Analysis:
從上頭a項的"現在",到b項的"理想地"之間,差了甚麼?
中間所欠缺的技能,需要甚麼課程來補足?
為甚麼會出現想要進修商學研究所的動機?
又需要商學研究所中的哪幾塊系統知識,與實務訓練,才能真實的達到生涯理想地?
2. 課程選擇與媒合 Find the FIT Program:
當深度自我瞭解之後,自身強項與弱項所呈現的生涯金字塔,
與理想目標之間的隔閡所呈現的Gap Area,
就成為尋找學校特性的比對基準。
運用這個 Gap Area 找出你所需要的主要元素,即可鎖定特定定位學校。
例如:三年產品經理經驗
對供應鏈有興趣,想以行銷為導向的供應鏈管理,
則可以選擇 MSU 的 Marketing & Supply Chain concentration。
兩年半廣告經驗,想走企業端產品行銷,
可以選 UNC Customer & Product Management concentration。
四年四大事務所經驗,想在會計領域晉升高階經理,
可以選 UT-Austin。
五年消費性品牌經理,要挑戰世界級品牌管理,
可以選 Northwestern Kellogg, U Penn Wharton, MIT, U Virginia Darden, Indiana
U Kelley, etc.
原則上,找出個人方向與鎖定學校特性後,
即可逼進出到8至10左右的學校,
再針對這些關鍵目標學校各各擊破。
學校特性可由交叉比對學校課程、ranking,與essay及推薦信等題目中找出。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