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MBA生涯解惑專欄:學校要什麼?你又要什麼?]
根據過去諮商過無美籍、無家世背景個案錄取哈佛MBA、耶魯MBA獎學金,並實際找出、並實現快樂致富生涯的個案們的經驗,
有時你會看到為什麼有許多人明明差不多條件,卻錄取名校?又與我何干?
無法找出興趣生涯目標的產業與職能,就難以定義明確的技能缺口與對應課程,就算上了哈佛也沒用。反而浪費了高額的留學費用,與無法回頭的青春。
日後還可能會背著名校光環的包袱,而更難面對沒有興趣生涯目標、及學非所用的心理陰影,自欺欺人。
曾遇過我的某位高中學長,在找代辦申請上名校MBA後,就在家人送機時反悔,而沒去念的。 因為他心裡知道,文件裡寫的不是他。 我打從心裡尊敬這位學長,並成為好友,三不五時會喝咖啡討論生涯問題。
不論是ms或mba,學校追尋的是排名、校譽,與招生。
而排名結構主要是看「畢業就業成功率」。
尤其是mba,申請人可控條件的63%中,有50%都是跟就業有關。
剩下的13% gmat/gre可以不用考。
有遇過許多個案甚至gmat/gre免試,可以拿下top 10~20 mba獎學金。
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raduate-schools/articles/business-schools-methodology
另一方面,關於校譽,學校希望有名人背書,因此會出現俗稱的「富二代」,如:辜家、蔡家......等,其二代就直接進入華頓等名校就讀。
富比世雜誌甚至直接報導:名家後代錄取率是一班申請人的五倍。
https://www.forbes.com/sites/rinatorchinsky/2023/08/28/kids-of-alumni-get-special-treatment-at-80-of-americas-top-private-colleges/
"A groundbreaking study, released in July by a team led by Harvard economics professor Raj Chetty, came up with this striking result: Legacy applicants from the top 1% of families with the highest incomes were five-times more likely to be admitted to an “Ivy-Plus” college than other students with comparable credentials......"
而無背景申請人能處理的,就是如何證明畢業就業成功時「不會搖擺」,才能專注就業,幫學校拉高就業數字。
有去過同學會嗎?是不是發現這些同學的個性都是「老樣子」嗎?
那是因為這些個性是從小在家庭中「求生制約」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