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在職準備 610到720的心路歷程

作者: andthennn (andthennn)   2024-04-24 20:44:00
終於暫時脫離GMAT苦海了
感謝版上各種心得分享文
讓我在深夜念到腦袋發矇的時候
有一碗又一碗的雞湯能重振精神
希望分享自己的經驗
讓還在GMAT海上漂泊的可憐人們盡快找到上岸的路
[考試成績]
1戰 610 – 2023/6 : V24 Q49 IR8 (Cancelled)
2戰 660 – 2023/8 : V29 Q50 IR3 AWA4
3戰 660 – 2023/9 : V31 Q49 IR8 AWA5
4戰 690 – 2023/11 : V31 Q51 IR7 AWA4
5戰 720 – 2023/12 : V35 Q51 IR8 AWA4
[求學背景] 交大材料所
[準備時間] 在職準備2023/4~12月
[準備教材]
官方教材: OG、OG Advanced Questions、Official Practice Test 1-6
-A2教材: 線上課程講義、PP1-4、KH8周計畫、數學貪食蛇、SC正確句彙總、機經
-網路教材: 考滿分GWD、GMAT CLUB
[考前英文程度] TOEIC 金色
[前言]
2023年初時決定未來想走向MBA這條路,
就開始蒐集申請相關的資料,
發現大部分心得文都提及的一件事:
「GMAT絕對是申請MBA最大的阻礙」
被這句話恐嚇到的我,加上對於自己惰性的了解,
想也沒想的就決定補習,
補習班整理好的資訊能大幅降低時間成本,
在詢問身邊朋友及參考板上的心得文後,
選擇報名了A2的線上全科班,
線上課的好處是想停就停,累了可以休息,沒聽懂也可以回放
對於容易分心的我非常適合。
從四月開始上線上課
完整時間(3-4HR)給V
零碎時間(30mins-1HR)看Q
我認為KH By章節的整理很適合這種時間利用方式,
花15-20分鐘就可以複習完一個數學章節,
且下個章節與前一個章節無關,
能更有效率的利用時間,
比較不會遇到唸到一半被切斷,
下次要念要重頭來過的窘境。
準備前期因工作專案較忙碌須常態性加班,
一周念書的時間大概只有10-15小時,
所以最後也花了我快兩個月才上完所有線上課。
(乖寶寶請勿學習QQ)
[一戰]610 V24 Q49 IR8 AWA x
第一次考試在6月,
聽了老師們的建議安排結課後一個月後考試,
但因線上課進度嚴重落後,
導致上完課之後不到兩周就得上戰場,
連OG都還沒刷1/3的結果就是被GMAT之神慘電,
雪上加霜的是當天還肚子痛,
到最後甚至AWA寫都沒寫就直接交卷出來解放,
最後出來的成績也不意外。
一戰Key takeaways
1. 考前一周盡量吃習慣的東西以免烙賽(身理上+心理上)
2. 紙本做題跟線上做題差非常非常多,
建議練習時就以線上為主 (推OG官方的線上做題平台Wiley)
[二戰]660 V29 Q50 IR3 AWA4
有了一戰的慘痛教訓,二戰的準備相較完整了許多
1. 捨棄紙本,全線上刷題
2. 把OG+PP1完整的寫過一遍
3. 將A2提供的線上OG逐題解析,不論對錯都看過
4. 製作自己的錯誤本(總結檔),將曾經寫錯的題目收錄在內
考試前一周寫了3份GWD、一篇Official Practice Test,
分數大約落在660-680之間。
最後二戰出來660,
雖然離目標分數還有一段距離,
但因為想知道AWA分數所以並沒有把成績取消。
二戰Key takeaways:
1.考試務必"從頭到尾"都保持高度專注,
不然就會發生像我一樣IR3的慘案,一個鬆懈一個科目就沒了。
2.刷題量不夠,不論Q還是V都花了大量時間破題,
導致後面題目時間不夠
[三戰]660 V31 Q49 IR8 AWA5
二戰後找了A2諮詢,不意外的被念了滿臉
A2給了一題Medium難度的SC題目,
並給了我一分鐘解題,
最後雖然胡亂猜對了選項,
但A2一問我這個題目的大意是甚麼,
我支支吾吾地講不出來,
直接被抓包我根本沒在看句意,
瞎套考點就自以為會了。
而這句話根本就是考試時我的縮影,
諮詢過後,我開始大量刷題,
OG再刷了一遍、PP2做完,
考試前兩周每天都做一回GWD,
並在考試前一天把Official Practice Test 1&2完成,
平均模考分數大概在落690-720之間,
胸有成竹的上了戰場,覺得這次應該穩穩700了吧!
殊不知....三戰考出了跟二戰一模一樣的660分,
分數出來的當下我真的是傻了 一動也不動的那種,
心裡OS: 我這兩個月到底在幹嘛?
念了那麼久一分都沒進步? 我是不是智障阿?
這次GMAT之神的懲罰真的讓我打擊非常的大,
幾乎把我的自尊心都打崩了。
嚇傻了的我,決定先放下GMAT冷靜冷靜,
規劃了一趟旅行,放自己兩周的假好好思考下一步對策....
三戰Key takeaways:
1.模考需扣個20-30分才是自己真正的實力,
因為會遇到寫過的題目
2.千萬別小看數學...
[四戰]690 V31 Q51 IR7 AWA4
放假回來之後,對自己的準備做了深度的檢討
發現自己從開始準備GMAT到三戰,都有點太小看Q了,
導致遇到難題很容易卡住,
像三戰時時間的掌握失控一題卡了十分鐘,
導致後面寫不完,
最後兩三題看起來超簡單,
但時間因素卻只能用猜的,真的很嘔。
另外也發現一個盲點想分享給大家:
"練習時覺得自己錯的都是粗心,實戰一定不會再犯"
現實則是,練習時做錯的題目,
如果沒有足夠的複習,實戰考出來還是99%會錯,
所以考前千萬需要留時間複習以前錯過的題目。
而V的部分,我找了Kory諮詢,
Kory表示以我的ESR報告看起來,
閱讀及理解並不是我的問題所在,
而做題的"穩定性"才是,
所謂穩定性並不是做題的"速度" ,
而是遇到非高分區的題目(佔考試80%以上的題目) ,
能不能穩穩的答對。
在有了以上體悟之後,
我再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把OG重刷一遍、
做完PP3+4、OG Advanced Questions
每天看20句SC正確句彙總,
並報名了A2的貪食蛇數學班。
考前一周考量到所有題目都做過不只一遍了,
GWD的模考分數基本上沒有參考價值,
因此再買了Official Practice Test 3&4 5&6,
四次模考分別為 710/750/720/760分,
模考成績讓我有了充足的自信,
知道我的實力已有了長足的進步!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四戰當天,V前面寫得蠻順的,
但第三區段遇到一題爆幹難長RC,
要嚕兩次滾輪的那種長,
花了快10分鐘抓不到重點,四題裡面沒有一題確定是對的。
造成後面時間壓迫+心態炸裂,題目都看不進去,
後面五題直接瞎猜,最後結果為690分。
但這次分數出來後異常的平靜,
一部分是蠻有自信知道自己的實力不只如此,
一部分是至少有一個堪用的申請分數了,
後續出來的ESR報告也跟考試時的感受一樣,
V的前18題只錯了2題,後面雪崩式炸裂XD
四戰Key takeaways:
1. 時間壓迫下的做題需要練習調整心態
2. 學會動態停損
[五戰]720 V35 Q51 IR8 AWA4
認知到四戰的分數並非完全反映自身實力,
我考完四戰的當天立馬便報名三周後的考試,
目標維持現有的實力+手感,平常心的再考一次,
也終於在這一次順利出分了,
看到分數的當下,真的有種難以言喻的解脫感 。
終於可以好好的吃一頓晚餐、約一場會、睡一天飽覺了....
五戰Key takeaways:
保持自信、適當放鬆
[各科準備心得分享]
SC: 25百分位->70百分位
還記得正式準備GMAT前有做了一篇模考,
那次模考SC12題只對了兩題XD
完全是憑語感蝦猜,
也讓我認知到自己的英文文法真的跟屎一樣
後續花了超過整體準備時間的一半在雕琢SC。
A2教材的精華也完全體現於此!
SC正確句子彙總幫助我培養標準英文語感,
解題流程更是能讓我遇到難題時不感到慌張,
我認為A2提供的教材很有幫助,
包含講義、OG GWD解題影片,
SC講義把所有的觀念都解釋的一清二楚。
每做完一階段的題目再回去翻講義都會有更深的理解,
建議至少每兩周要複習一次,
有些考點刷題的時候沒那麼頻繁出現會很容易忘記。
線上OG GWD解題影片則省了很多Survey的時間,
且讓我能專注於"正確的觀念" ,
網路上實在太多良莠不齊的解題方法,很容易誤入歧途...
最後也要提一下錯誤本(總結檔) ,
錯誤本推薦大家以"考點"類型來做區分,
ex. 主動一致、句意、慣用語、邏輯主語、獨立結構、比較結構....
這種分類型態會讓你很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弱項,
並針對這些弱項加強(ex.看對應的講義章節)。
而SC有一個非常容易忽略但又是最重要的點,就是句意,
這個症狀好發於學了一些考點、刷了一些題之後,
會覺得自己好像有點皮毛,不用看句意就能選出答案,
這是非常危險的!
事實上SC有至少一半的中高難度題目,
是需要看懂原句才有辦法選出正確答案的,
而我也是在第三戰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雖然最後我的SC還是沒有到很高分,但也算是勉強及格了。
我認為SC是我覺得整個GMAT考下來對未來最有用的一科,
在閱讀文章、理解句子核心結構、及提取重點語意時上很有幫助,
老實說新制拿掉我覺得是非常可惜的,
有時間的話還是建議可以了解一下SC的概念,
會對閱讀句子、判斷句子核心有蠻大的幫助 。
(但也恭喜新制考生節省一半的準備時間XD)
RC: 40百分位->66百分位
Active reading絕對是這個科目的重點,
勿糾結看不懂的生難字,也不要肖想理解每一句話,
因為時間不會容許你這樣做,
但也請不要瞎讀掃過就覺得有看完,
沒有看進去等於白看,
所謂看進去,我認為是做到,
"讀完"、”思考”、”在心中形塑這篇文章的長相” 這三點。
形塑長相的方法可以試著抓幾個重點要素:
1. 主題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主題是甚麼)
2. 人 (這篇文章出現了那些人)
3. 立場 (這些人分別的立場及論點是甚麼)
掌握上面三個要素之後就能建立出文章的架構,
有了架構再看完題目,你就會有感覺他出現在哪一part,
之後就能很快的抓到定位句了,
而定位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
建議大家盡量不要憑印象去選答案。
我在最後一戰的時候對RC信心滿滿,
因為出現的四篇每一篇我自認都有掌握到重點且幾乎90%讀懂,
所以在做題的時候沒有回文定位就直接選下去了,
結果ESR出來Identified Stated Idea只有25百分位,
造成我雖然Identified Inferred Inferred Idea全對,
但整體的RC成績還不到70百分位,
這也是我最後一戰最扼腕的地方。
另外,我認為RC這科需要長時間且持續地累積閱讀實力,
每天至少要看3-4篇文章,
我有空時也會讀讀Economist、CNN News 來維持語感,
而教材的部分,除了必做的OG之外 ,
PP4是我覺得最有用的教材,
他的難度及篇幅,相較於PP1-3較接近實戰。
準備到後期RC其實是我覺得蠻有趣的一科,
因為基本上文章內容都會是"新知",
而作者會以明示暗示的方式提供資訊給你,
讓你拼湊出這個新知的來龍去脈,
看完一篇文章真的會有長知識的感覺 ,讚!
CR: 40百分位->82百分位
CR是我覺得最謎的一科,各種總結的方法我是有聽沒有懂,
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看懂題目,
抓到"論點"&"方向",並透過"比較選項"的方式選出答案。
CR特別之處在於題目只會有單一論點,
不像RC有一堆雜訊干擾思考,
因此只要能弄懂語意大部分都能抓到論點。
一般解題流程如下:
(1)提取題目論點、方向
(2)透過與論點"有關"及"無關"可以刪掉1-2個選項
(3)再透過"方向"是否正確刪掉1-2個選項
(4)由"直接">"間接"選出最後答案
(2)(3)兩個要素相對好理解,
(4)則相對較抽象,舉個例大家會能更好理解,
ex. 論點是吃這間餐廳人容易變胖,要你support該論點,
(A)這間餐廳的食物熱量高
(B)這間餐廳的食物很好吃
看起來兩個選項都是有關係的 ,
(A)的邏輯鏈是這樣:
這間餐廳食物熱量高
作者: SHAOCHU (月台上的觀察員)   2024-04-24 23:47:00
大推!恭喜高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