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代po)二戰700,感謝完整教材及資源

作者: eiicc (eiicc)   2023-08-27 14:22:16
考試成績
一戰 660:V34 Q47 IR8 AWA5 (07/25/2023)
二戰 700:V34 Q50 IR7 AWA5 (08/17/2023)
背景
就讀於EDHEC商學院,TOEFL成績108
準備時間:共五個月,包括一個月的自習和兩個月的培訓班
準備教材:A2 培訓班教材、OG、PP1~4、GWD
前言
一開始自習 GMAT 時,常在閱讀官方解答時有些困惑,
而經過一個月的自主學習後,我發現距離我的目標分數還有一段距離,
於是開始上網去看一些同學的心得文。
我選擇報名 A2 GMAT 課程,
是因為看到許多同學在臉書上分享了他們的心路歷程,
讓我感受到 A2 GMAT 的老師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以及提供學生完善的教材/資源。
學習過程
我是五六月晚間培訓班的學生。
開始接觸GMAT時對考試的出題模式及答題技巧都很陌生。
在A2, Kory, 和KH老師的課裡,
不僅僅幫我在短時間內了解各科的出題模式,
也將各科的考點整理的非常容易讓我吸收。
在課程中,老師也特別叮嚀學生常犯的失誤。
上課時都有老師們在帶領我們解題,使我當下並沒有特別體會到老師們的叮嚀,
但在自己練習PP和GWD時,讓我深刻體會到不僅要吸收老師所教的考點,
還需要能將這些考點綜合評估來更快速及準確的答題(畢竟考試時間有限)。
SC:
SC是我花了最多時間在準備的科目。
一開始在練習OG Easy/Medium題目時,
大多數都是靠自己的語感,而錯誤率也超過四成。
後來在上A2的課程後及複習講義,
讓我更佳理解不同的寫作技巧來達成表達有效性。
課程中A2老師也會讓兔猻參與讓課程更加有趣。
課後,我花了很多時間刷題,
而在看A2的講解影片時總是覺得這些考點很明顯,
自己只是一時疏忽,但後續總是栽在相似的考點上。
上網爬文後發現很多學長姐都有提到重新去聽錄音檔的重要性。
雖然一開始不太懂為什麼重新聽一次課堂上的內容會有所幫助,
但實際上發現練習完大量題目,
再聽一次A2老師說明每個考點時會更有共鳴,
也能更能理解出題目的邏輯及要怎麼區分每個考點的應用
(也有可能是我第一次上課的時候不夠認真聽課只有在聽兔猻講故事)。
重聽完課程及複習講義後再繼續練習PP及GWD的題目,
就發現很多選項很快地就可以刪掉,
而這也讓我我有更多的時間去讀句子的語意及思考相似選項中的優劣之分。
RC:
由於之前在外商實習所以感覺自己的閱讀能力不算差
(至少不會花太多時間讀文章)。
但在練習題目時,我常常在兩個選項間猶豫不決。
後來發現除了在複習時了解文章的架構以外,
老師們也有在每題的詳解裡面解釋每一題的出題邏輯及學生常犯的失誤。
整理完老師所講的分析後,
我發現我常在閱讀題中加入自己的假設或未仔細捕捉作者的語氣。
發現這些問題後,我在兩個選項之間猶豫的次數減少了,
也對自己常常掉入的陷阱題的出題模式比較有警覺。
CR
我認為 Kory 老師將 CR 題目分類得非常清晰,
他不僅在上課時帶領同學們解題,也解釋了混淆選項的常見手法,
例如違背前提或重新敘述前提的選項。
即使有些CR題目的敘述很複雜,
但我個人覺得熟悉老師的技巧及思路後,
仍然幫助我刪掉很多混淆選項讓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
只需要評估一兩個選項的優劣之分。
Quant
自從高中以後基本上我就很少在練習數學題目了,
所以我對很多數學概念有點生疏。
因此也很謝謝KH老師教課非常細心的帶我們解題,
講義的內容也分類的很清楚。
雖然GMAT數學不會像高中數學一樣考很複雜的公式,
但相對的想考高分的學生對這些數學的基礎概念也要非常熟悉,
不然常常會被一些混淆選項給帶偏。
考完一戰後我自己很訝異的是47分大約落在57 percentile,
代表想考高分真的不能輕忽數學,
也更深刻體會到為什麼上課時A2跟KH老師都會強調Quant至少要49分。
這邊也非常感謝A2團隊及KH老師幫忙學生整理讀書計畫,
將題目分成四週計畫給全職考生複習。
刷題真的很重要,不僅是能讓我在考試中能更快速的判斷解題角度,
也同時幫助我找到許多我不熟悉的概念在考試前可以補足。
我個人也非常推薦數學精修班(尤其是給大學就沒再碰過數學的同學)。
除了課程有更深刻的講解一些觀念應用,
老師們也幫忙整理很多實戰上會遇到的題目來幫助同學更充分的準備考試!
ESR諮詢
我本來認為ESR諮詢的幫助會有限,
然而,我明顯低估了ESR諮詢的重要性。
在完成第一次考試後,我立刻約見老師進行ESR報告的諮詢。
老師對於報告中的資訊解讀遠超過了我最初的想像,
同時也提供我建議和讀書計畫。
這邊我特別要感謝KH老師,他幫我明確指出了數學方面的問題。
雖然我起初以為我在第一次考試中可能只是運氣不佳,
因此在數學上失分(錯誤地認為模擬考試和實際考試的難度會很相似)
然而,在KH老師看了我的ESR報告後,他明確指出了問題所在。
他以比較委婉的方式說明我做題很細心在中低分區的題目都做對了,
但事實上是要強調我對於高分區的題目掌握度不夠。
即使離第二次考試只有不到三個禮拜的時間,
他依然協助我制定了讀書計畫,
以及幫助我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對高分區題目的熟練度(這包括了數學精修班)。
參與數學精修班的練習,我更加清楚地體會到在49分到51分之間,
每一分的差距都是不容易取得的
(錯一題可能就是51分跟50分的差距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