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代po)一戰710謝謝顧問協助我有效率地準備

作者: eiicc (eiicc)   2023-07-05 18:59:21
考試成績:一戰 710 Q 49 V 36 IR 8 AWA 5 (2023/6/20)
背景:台大工商管理學系 在學 TOFEL 107
準備時間:2023/2-2023/6
準備教材:OG2022、A2線上課程全科班講義、PP1-4、GWD
前言
我計畫大四畢業後直接出國讀碩,
因此選擇在大三寒假開始準備GMAT考試,
預計在大三下到暑假的期間考到700以上的成績。
過往參加多益、托福之類的考試都沒有補習,
但是聽說GMAT和其他考試相比難很多,
不是單純刷題加上台灣教育體制所教的英文知識就足以應付的,
再加上我打算利用學期間的時間備考,時間較不充裕,
因此還是決定報名補習班。
上網查過資料後,考量A2規模較大,老師有豐富的經驗,
也有系統化的教材、網站資源、社群等等,
因此決定報名A2的線上全科課程。
第一階段準備期(2023/2)
線上課程有120天觀看課堂影片的權限,
因此我決定在寒假的一開始(1/21)開始,利用年假開始上課。
會選擇線上課程的原因是這樣時間較為彈性,
可以自行安排在狀態比較好的時候上課、不懂的地方可以倒帶重聽、
比較簡單的地方可以快轉,同時也省下通勤的時間。
我本身算是比較自律的人,
再加上有120天的期限壓力也會促使我加快上課的進度。
但是學期間遇到期中期末考,上課的進度還是有一點耽誤,
最後SC課後補充的影片沒有完全看完,但我覺得影響不大。
我認為若要選擇線上課程,
必須要像實體課程一樣每週固定空出一段時間上課,
並且規劃好上課順序,這樣才不會浪費寶貴的課程。
我遵照老師的建議,從Verbal開始上課,同時開始寫OG的題目。
一開始寫OG時,我會看後面的詳解,
但後來發現直接看A2提供的OG解題影片更清楚有效率,
而且題目也已經按照OG上面的順序分類好,
觀看時非常方便。在第一個月時順利完成SC、CR的課程。
第二階段準備期(2023/3-2023/5)
3月學校開學,我開始了一邊修學校的26學分,一邊準備GMAT的生活。
每週日早上我會空出3-4小時上線上課程,將RC和Q的課程上完。
利用非假日空檔寫OG的題目,將OG上Verbal的所有題目和Q難題寫完。
除了期中期末考前一週專心準備學校考試外,
每天我都會在早上出門前或是晚上睡前寫一些題目,
雖然不容易,但我覺得維持手感和語感蠻重要的。
第三階段準備期(2023/6)
學期結束,6/20的考時時間也迫在眉睫,
這時已經沒有線上課程的觀看權限,我開始用PP和GWD練習配速。
每天寫一到兩回完整的考試(V+Q+IR+AWA),
詳解就直接參考考滿分網站上大陸網友的討論(並非100%正確,可自行參酌)。
這階段很重要的是得失心不能太重,
要把重心放在找出考點,確保下次不會再犯相同的錯。
因此我將錯過的題目整理成Word檔,寫出錯的原因和考點,
寫題目寫累了就複習一下錯題筆記(?),
我覺得歸納出錯誤是刷題時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以下就各科分別介紹我準備時的重點
SC
這科是我初期開始就最害怕的科目(我猜很多人都是XD),
在上課的時候覺得SC博大精深,考點好多好複雜。
寫題目時,從A2講義的題目開始寫起,到OG、PP、GWD,
雖然常常看到很高的錯誤率難免沮喪,
但是在後期開始整理錯題筆記後,開始有一種「見樹又見林」的感覺,
發現自己會系統性地犯下一些錯誤。
再搭配每週固定回頭複習A2的SC AB本,將講義上每個題目的考點都搞懂,
會漸漸掌握到答題的偏好姓,快速將不好的選項刪掉,
「漂亮」的選項也更清楚地浮現,不論是答題速度還是正確率都大幅提升。
CR
相較於SC,這科比較難歸納考點(我個人感覺啦),
我後來發現自己的問題常在於沒辦法把題目讀懂,
或是時間不夠來不及看完題幹+選項。
到後期我試著將閱讀速度提升,同時將錯題整理出來、搞懂出題者的邏輯。
在寫CR的時候,看完題型(support、weaken、assumption…)以及題幹後,
在心中先預設一個答案(或方向)再去看選項會比較有效率,
不會被錯誤選項牽著走。
RC
一開始覺得這種從小寫到大的題型應該不會太困難,
但後期有一陣子RC的錯誤率一直很高,
後來發現自己的問題在於沒有按照Dustin說的「回文定位」,
因此常常疏忽掉小細節或誤解文章的意思。
由於GMAT的閱讀真的考得很細,有時還需要推敲文中沒有明示的意思,
因此務必要回去文章中找出定位句,甚至觀察前後文。
這在一開始練習配速時很難做到,盡量加快閱讀時間、
在閱讀文章時寫下簡單的筆記,都會有所幫助。
Q
數學基本上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看完課程影片後,我從OG的中等難度開始往上寫,後期寫模考題。
將常見的專有名詞英文背起來、寫題目時細心一點,
在按下Next前多檢查兩秒,除此之外就沒有特別準備了。
IR
幾乎沒有特別準備,上完IR的課之後寫模考時順便寫IR。
由於寫模考時我常常寫不完,考試當下我的策略是太長的題目
(那種有三個分頁的文章+圖表),我就大概掃過用猜的,
把時間花在比較短的題目上,投報率比較高,最後也拿到8分。
AWA
考前兩週開始背模板,一樣是寫模考時順便練,大概練個6、7篇就上場了。
找到自己背得順的模板,寫到300字以上,
預留時間檢查錯字,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以上是我準備四個月GMAT的經驗和心得,
這真的是一段辛苦又特別的經驗,
但因為身邊蠻多朋友都在備考的,所以也沒有覺得特別辛苦。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幫助到你/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