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代po)在學準備一戰710 Q50 V35

作者: eiicc (eiicc)   2022-11-14 18:02:47
考試成績:一戰710 Q50 V35 AWA:4 IR:6(2022/08/15)
求學背景:臺大國企系(在學)
英文程度:TOEFL 106(2022/09/18)
準備時間:2022 / 1月 ~ 2022 / 8月 共八個月
準備教材:OG、OV、PP1&2、GWD、A2線上課程全科影片+A2教材
【前言】
當初在決定要考GMAT時,就有聽說過A2GMAT,
後來實際在找補習班時因為身邊有認識的人在A2上課,
加上PPT GMAT版上也有很多人推薦,所以我就去A2的教室諮詢課程。
由於我大三還有課業要兼顧,加上暑假需要實習,
所以最後選擇比較彈性的線上課程模式,利用課餘時間慢慢完成所有的影片。
我覺得線上課程很適合在學的人,可以按照自己方便的時間上課(影片可以看4個月),
還可以任意調整播放速度以及回放,錄音品質也不錯,老師說話的內容都能聽清楚。
【實際準備時間流程】
2022/1月~5月:完成全科班所有線上影片
2022/6月:寫完OG
2022/7月:寫完Verbal PP1&PP2、數學GWD24 (同一時間白天都在實習)
2022/8月~考前:寫完OV、有時用verbal GWD練習速度
【各科準備心得】
[SC]
SC是對GMAT新手的我來說入門最難的科目,平常學英文都是靠語感,
從來沒有認真鑽研文法,因此我對於文法只知道通不通順,
但在SC的題目裡有些答案反而是看起來最奇怪的!
對於SC的準備方式我傾向多寫題目,一開始我除了上完線上課程就沒有再看講義了,
因為講義裡的內容只用看的無法內化,所以我直接去寫OG和PP。
OG錯得很多,但到了PP寫題變得很快很正確,
因為在過程中我有逐漸掌握一些答題模式,這時我再去跟講義對照,
就發現我的答題模式與講義的內容大致相同,
也比一開始更能掌握講義中提及的一些比較細小的注意點。
另外在SC部分A2提到的兩個文法觀念是很適合刪除選項的標準,分別是平衡和逗點+Ving,
我認為弄懂這兩項可以幫助快速掌握SC很多題目,同時對寫作也很有幫助。
[CR]
CR是我覺得最有趣的科目,上課時老師會將題型進行分類,
但對我來說這些分類有點複雜,所以在練習題目時我還是回歸原始,
將題目分為正向(如:加強)、反向(如:削弱)、BF這三類。
在初期我只會在讀題目時尋找題目漏洞,
然後看題目要求是要正向就找選項補強這個漏洞,
反之亦然,但依舊容易被似是而非的選項干擾。
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我答題的習慣變為讀題目尋找漏洞、
看選項刪除範圍不同者,然後通常就剩一到兩個選項,答題速度也可以加快很多,
這也是A2不斷強調不要被不同範圍的選項誤導的重要性。
BF題是我覺得最難的,我有自己在網路上找尋專有名詞
(如:argument, judgment)的定義,稍微有掌握答題訣竅,但還是很難全對,
不過這個題型出題率低,實戰時沒有遇到。
[RC]
RC是到後期我認為最難的題型,有時候可能整篇看不懂或理解錯誤,
在實戰時也是三種題型中我遇到最難的一種。
我沒有對RC問的題目型態琢磨太多,而是專注在閱讀速度,
我會訓練自己即使看不懂文章也要耐下心來將每句看懂,
看不懂就多看幾次,這也是A2上課時多次強調的。
而我若還是看不懂就會先接下去,等到看完整段再回來看。
看完整篇文章後我才會去答題,這樣比較能抓出在不同段落的選項去進行排除。
我對RC的策略是把握簡單篇的題目,對於困難篇則是盡力答題,
但不要花費不成比例的時間在閱讀文章,避免壓縮其他題目的時間。
[PS & DS]
因為我本身相較文類科目更擅長數理邏輯,因此在數學部分沒有遇到太多困難。
在寫完OG後我只寫GWD24,我覺得GWD的題目不會太複雜(感覺比OG一些題目簡單),
但包含了不同題型,很值得練習。
平時寫GWD時因為還要忙實習工作,所以寫題時間很片段,
不過我還是會稍微注意時間,避免超時,
平均每篇大概30分鐘可以完成,錯誤題數到後期大約每篇2題內。
實戰題更活更難,也更有趣。
如果對於數學需要多練習的人,我覺得可以去練習A2GMAT提供的每天數學練習題,
平均每天50題左右,很適合要熟練題目或練習速度的人使用。
[IR]
IR我大概是在2月左右上完課就再也沒碰過,直接去考試,所以考試狀態幾乎等於裸考。
我在IR的考試策略是看到太長或可能會花很多時間的題目直接跳過,
因為總共12題30分鐘,有4題不計分,老師說至少要拿4分,
所以我只需要認真寫8題即可。因此我把握查資料題、簡單計算題、
很明顯是好幾題的題組題目就差不多夠用了,
當然如果希望拿滿分的話可能需要注意配速,因為有些題目很耗時。
[AWA]
一開始我有很認真在看題目時找出其中的七宗罪,還儘量不要重複,
不過經過一兩題練習後我改變策略,我抱持著找碴的心態在看文章,
不拘泥於一定要三種七宗罪,還是很容易從中找到三個邏輯瑕疵來寫。
我在考前兩週大概練習了四篇,
背下A2給的模板以及制式每段結論句就去考試,最後有及格。
【實戰】
進去考間會問要不要耳塞,不過會提醒說有耳機可以隔音,
我就沒要耳塞,但後來有點後悔。
耳機是耳罩式的,非常隔音,但也非常緊,對於有戴眼鏡的人來說不是很舒服。
因為我個人比較不會受聲音影響,所以我在考試時就沒戴耳機,
也沒有使用其他隔音設備,但建議對聲音敏感的人可以要耳塞保險。
考試可以帶食物,中間休息時可以吃,我帶了餅乾,但吃了後也後悔了。
因為有吃早餐,所以考試期間我其實不用補充體力,
但想說既然帶了就吃吧,雖然吃完後有喝水,
但進去考場還是覺得有點口渴,再加上遇到很難的verbal以及很乾的空氣,
讓我當下覺得諸事不順(つД`)ノ
我的考試順序是Q-V-IR-AWA
Q:題目很活,比平常練習的難上一點,
但比較活跟難也讓人覺得比較有趣!
V:都比平常練習的難,尤其是RC超級難(我遇到短-短-長-長),
主要是RC中有些文章的邏輯有點難理解,在我花了很多時間試圖理解未果後,
果斷放棄理解直接去答題。最後我的答題時間還剩下5分鐘。
IR:如前面心得所述,最後答題時間還剩9分鐘左右。
AWA:因為覺得前面V的答題狀況不太好,結果很懸,
所以在寫作時完全沒心情去認真看題目。
我是一邊看題目一邊把頭尾模板打完,然後只在題目裡找出兩個大問題,
最後硬寫完五段就提早交卷。
附帶一提,考試的鍵盤按鍵屬於比較高的那種,會有蠻大的聲音,不太好按。
【後記】
考前我有想過要用JJ,但我不會用追夢網帳號,也沒有微信,只好作罷。
我只有去看有人提供當期數學JJ預覽,看了大約七題了解考試狀況而已,
其他就自我安慰說:8/3換題庫,我8/15考應該會再換、換題庫也不要緊,
有人說庫頭提分庫尾壓分。不過在考數學時最後一題寫完後,
我突然意識到最後一題就是我預覽的七題中的一題,
所以JJ對我的幫助只有讓我知道我是庫尾QQ
不過我覺得沒有使用JJ也無妨,考試時可以心無旁騖的答題,
不用猜測自己背的JJ有沒有效,也比較不會被錯的JJ誤導~
最後很感謝A2GMAT,讓我不用自己摸索題目,而是可以很快上手,
同時A2GMAT也贈送大量題目,讓我可以盡情練習。
我在考完GMAT後一個月也去考了托福,
正如A2所說,不需太多準備就能取得不錯的分數,
GMAT對於閱讀和寫作的訓練真的很有幫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