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Q51 V41 一戰750

作者: scandal0313 (中部粽)   2022-01-11 21:08:54
考試成績:一戰 750 (Q51/V41) AWA:4.0 IR:8 2021/12/17
求學背景:交大土木 雙主修資財 在學
準備時間:約5個月(2021/7/21-2021/12/17)
準備教材:OG、PP1+2+3(PP3寫大約一半)、GWD、Advanced Questions (只有寫Q)、A2
GMAT 線上課程全科、考前機經班、考滿分、Dustin部落格(SC)
英文能力: TOEIC 915
前言:
基本上我一從GRE跟GMAT做出抉擇後,
稍微爬了一下文就決定要補A2了,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要上線上課程或假日培訓班,
當初比較了兩個課程的課表,依自身狀況選擇時間較彈性的線上課。
以我個人分數呈現,我可以保證線上課程的內容絕對足夠讓學生考到700+,
建議大家以自己方便上課的時間及方式去選擇課程。
整體準備:
7月-9月把AWA、IR以外的上課影片看完並且把OG做得差不多,
9月底-11月中把KH整理數學題和剩下的OG寫完並把PP1+2做完總結,
11中開始用GWD練pace和看完AWA+IR影片
(有時比較忙,就只有寫PP3維持手感)
並且用KH在社團提供的歷年機經和GWD(Q)維持寫英文數學題的手感,
考前兩周用官方模考模考軟體做了兩套模考(第一次730,第二次750),
考前一周確定換題機會不大後開始看Dustin和KH整理的機經。
SC :
A2整個課程最讓人驚豔的肯定就是SC,
SC大部分的考點在A2提供的講義和補充教材都有涵蓋。
我個人是在SC課程接近尾聲才開始大量寫OG題目,
並且每題都會看A2提供的解答影片學習老師的解題流程,
也建議大家別過早刷大量SC題,因為在不了解考點的情況下,
看OG官方解析也不容易看懂,看考滿分則容易被誤導。
進入總結後參考資料排序為:
A2 GMAT社團中老師回覆=飛騰網回覆=A2講義內容>RON>考滿分,
整個SC講義和補充教材其實使用了非常多GWD和PP1+2的題目當範例,
因此總結遇到瓶頸時仔細翻講義和聽錄音檔能解決大部分題目,
而RON回覆使用的考點,有時非母語人士比較難懂,
因此當我研判下次看到還是很難認出時,就會盡量避免納入總結,
而考滿分則多是看下方回覆確保自己沒有漏掉明顯的文法、邏輯、冗餘錯誤,
其餘回覆則須謹慎考慮使用,考滿分中固然有許多強者,
但其中雜訊很多,非常容易扭曲A2建立的解題觀念。
總體來說,我認為SC是Verbal中最好掌握的,
且隨著做題量累積,許多中低分區題目常常一看就有語意模糊或邏輯錯誤,
配合A2整理出許多高機率錯誤的用法,
確實訓練SC在實戰中能為CR和RC爭取更多思考時間。
CR:
與SC不同,CR我則是建議在課程開始前各種題型都做過一些,
這樣老師上課在分析題型架構、和答案類型時會比較有感覺。
大部分CR中低分區題目只要確實辨認出論點,和方向性就能解決,
但中、高分區題目常常會讓人糾結很久。
老實說我始終沒有克服中高分區題目,
個人認為問題出在我做題實只有抓論點後依靠自身邏輯推論,
且課程結束後沒有確實完成縱向和橫向總結
(難題的題目和選項常常很難看懂,因此需要熟悉各種題型可能的答案類型)。
RC:
A2教的Active reading非常實用,
因為RC的長句裡修飾語和生難字頗多,
要是全都慢慢看完實戰上時間肯定不夠。
看完線上課程影片後,我每天大約會讀2篇RC文章,
並確保自己能看出作者態度、態度轉折,
和整篇文章總共有哪些觀點、段與段間的關係等等。
Q:
因為一開始就知道要700+,數學一定要50+,
所以從剛報名線上課程就有穩定在寫題目
(順序: OG->KH 8周計畫->KH歷年機經+GWD+AQ),
非常推薦寫KH 8周計畫,其中滿多GWD跟PP的題目,
但都是裡面比較有深度和常見的題型。
此外,我感覺實戰題目比OG、GWD、PP都難,
因此強烈建議要寫歷年機經與實際難度接軌,
但同時也要記得寫英文題目保持手感。
IR:
我上完課並在模擬考寫過兩套就直接實戰了。
其實我實戰猜了滿多題,所以這個8分我也不太清楚怎麼拿的….
AWA:
我是考前一個月看AWA課程,
將A2提供的模板和一些範文整理成自己的模板。
考前我總共練習過三篇(無計時)。
實戰時我審題就花了6分鐘左右,且因時間不足只攻擊到兩個點,
這兩段也都沒有用到3個副詞開頭讓電腦好評分,
甚至最後一個字我還不確定有沒有打完。
奉勸各位不要像我一樣白目不計時,
要在30分鐘確實完成AWA沒有太多猶豫和思考的時間,
建議模板可以改的萬用一點,且要背到可以打的行雲流水。
Pace:
我是照考試計畫講義中,根據GWD正確率推薦的PACE(18,17,17,13)。
Verbal的pace一定要嚴格遵守,
千萬不要在一題糾結太久導致後面全部崩盤,
尤其通常猶豫這麼久選出來的答案正確率也不會太高,
不如把這些時間省下來把握住後面的題目。
此外,我在官方模考時兩次都在時間不足的狀況下,
在第30題遇到一個閱讀題組,
最後導致閱讀沒寫好且35、36的CR、SC幾乎直接用猜的,
因為我的正確率是SC>CR=RC,
實戰時我則是把第30題的閱讀速讀後,
依作者立場快速半猜完,把時間投資在35和36題,
建議大家可以依自己擅長的科目,選擇時間不足時要犧牲的科目。
Q/Verbal機經:
我覺得不管會不會換題,
數學機經都可以拿來熟悉實戰難度,因此寫就對了。
RC我則是讀累了就稍微看看,Dustin整理的非常易懂,
但考量到換題的話這部分就丟水溝了,建議還是考前一兩周再看。
我是換題後大約5天後考(不是舊題庫),RC遇到3篇機經,
我感覺Verbal機經的主要功用是避免我被生難字和又長又醜的結構影響,
還有幫助我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速讀。
數學也遇到滿多題,且我覺得遇到的大部分都是難題,
導致我數學實戰寫起來感覺跟官方PP差不多。
總體來說,我認為KH和Dustin整理的機經CP值頗高想衝高分可以考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