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戰690 感謝老師諄諄教誨

作者: alex104303 (Takeshi)   2020-04-22 17:51:45
一戰690 Q50 V32 IR 5 AWA 5
求學背景:政大商院
準備時間:2018 / 09 ~ 2018 / 12月 約三個月
準備教材:OG、GWD、A2培訓班教材,Dustin部落格,考滿分,RON影片,A2GMAT機經班
是否要補習?
土生土長台灣人,自認英文程度還行
(背景:雙語幼稚園,國小拼字比賽全校第五,
多益890,指考英文89,托福2次破百),
所以補習前自信滿滿去試做了SC 20題,
結果,錯了18題,直接打破了我自學GMAT的幻想。
就像A2常舉的例子,托福不到80的學生GMAT能考760。
個人覺得考GMAT英文程度是入門門檻,能確保你的基本分,
但如果分數想更上一層樓,好的考試策略是關鍵,
而我覺得這就是A2幫到我最多的地方。
補習班選擇上可以多聽多問身邊的同學或朋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我也是聽過多位同學朋友的推薦才最終選定A2,
也希望分享自己在這裡學習體驗跟個人經驗給大家參考。
Verbal
SC
由於上課後過了一個月才開始認真讀,
我的準備方式是先聽一遍課程的音檔,
之後開始大量做題目並做總結,
遇到錯題再回去讀講義的相關觀念,
由於A2的SC講義除了觀念也會有許多例題,
這些都可以順便複習讓自己對考點更熟悉。
總結的部分,常常看到論壇或網路上有人分享自己做的重點整理,
這些都比較適合當作參考及學習他們的方法,
實際上還是要自己整理一份錯誤題目跟觀念會比較有幫助。
解題上最重要的除了考點還是考點。
在A2老師有系統性的劃分考點之下,
可以利用所學優先判斷該先解的考點,
像是A2所說的幾個錯誤率高或「很水」的部分
在老師的諄諄教誨下,考試時看到就會在腦海自動浮出老師的聲音。
練習時培養對關鍵字的聯想也是一個重要的能力,
例如看到那些片語或句型聯想到相關的文法錯誤,
能夠幫助你在有限時間的實戰中加快速度。
我覺得SC一大重點是別想死背正確答案。
老師在課堂上常分享同學把某些關鍵詞判定一定正確或一定錯,
但這些奇怪的想法是非常危險的,
要記住每題都是選擇「相對」好看的句子,
而不是死背「絕對」的答案。
CR
CR應該算V中相對簡單的部分,
我的準備是熟讀A2講義中詳細列出各種題目的類型及判斷方式,
加上自己整理的常錯題型就開始利用題目練習。
CR算是Verbal中相對平易近人的部份,
除了透過判斷題型去解題外,
我的習慣是平常做題時可以多練習用生活中的場景來解題,
把自己帶入題目中做決策,
除了腦力激盪也可以順便培養商業思維。
RC
我的解題方法是照Kory老師分享的,
先速讀文章理解大意跟段落關係,
大改了解七成的文章內容就開始解題,
之後再從題目去定位段落跟細節。
由於每個人程度及閱讀速度不同,
這部分一定要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式。
我認為RC一大重點是簡化能力,
大家常犯的錯誤就是想把文章內容全部讀懂,
或像做閱測一樣去記內文的細節,
但這對解題目一點幫助都沒有,
RC重點不是要考你的記憶力,
而是能不能在無法全部看懂全部文章時用有限資源去推論內容。
就像Dustin老師分享機經用法一樣,
文章的理解是越少越好,最好是能簡化到一句話解釋一段的內容,
這樣才表示有用正確的方法去推論段落關係跟整篇想文章表達的核心。
Quant
由於文組出生加上數學底子不好,
所以我花在數學上的準備相對算比較多,
準備方法主要是複習KH課本中各主題並計算課本及GWD題目,
考前每天練習機經題目並檢討錯題。
個人認為數學最重要是保持手感及注意題目細節,
以大學生水準不用額外花時間準備。
總結
比起台灣教育下面對的各種升學考試,
準備GMAT跟考試過程卻給我很大的樂趣跟收穫,
每次答對題目更常常有智商提升的成就感。
最重要的是把GMAT當作一個智力測驗來玩,
而不要想透過死記硬背就想得高分。
像我準備過程中常常利用閒暇時間
看Dustin老師分享的心態調整及技巧,
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就是從上帝視角看整個考試,
多去想為什麼這麼出題,為什麼這樣寫句子更漂亮,
常常可以在過程中找到很多樂趣。
另外GMAT只是申請研究所的一個過程,
只要分數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是成功的,
千萬不要為了虛榮或其他人的意見而有一定要上多少分的壓力。
考GMAT絕對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
最重要的是維持生活中的平衡,
GMAT是為申請研究所的一部份,
研究所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回過頭來會發現這些辛苦的過程都是一路上自己成長的最佳證明。
最後感謝家人朋友的支持,
A2各種資源及課堂中的人生分享,
也祝福大家上分成功早日解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