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三戰 720 V37 Q50 割雞應用牛刀

作者: josephact (josephact)   2018-08-27 18:08:49
考試成績:
一戰 700 Q50 V33 AWA5 IR6 (2017/8/24)
二戰 690 Q51 V31 AWA- IR8 (2018/4/20)
三戰 720 Q50 V37 AWA5 IR8 (2018/8/13)
求學背景:清大科管院
準備時間:一戰含補習2個月 其餘皆各1個月
準備教材:OG、A2 GMAT精修班講義、考滿分網站、追夢網JJ
[V]
先整理一下三次考試的心得整理。
一戰(700):補完習直接考,沒總結,GG。
二戰(690):沒總結,靠上次(快一年前)的印象刷題,
刷一刷就去考。考試當下心情不穩定,
題目難度上升心態炸裂,GG。(底下會說明)
三戰(720):SC/CR做了約100題總結,考試蠻自在平常心,勉強過關。
一戰基本上憑上課記憶靠語感撒錢給GMAC,
心得不足參考,故省略不談。
二戰的滑鐵盧給我一劑震撼彈,
讓我徹底思考盲點的問題點,砍掉重練。
當初考二戰的心態其實是希望再衝個20-30分,
想說一戰半裸考的狀態,加上一些補強應該達得到。
而考前生活發生了一些事情,備考心態馬馬虎虎,
盲目刷題不總結,想說練練手感就好,
檢討只看錯題又只看錯的選項。
實戰當下覺得題目怎麼比考前刷的GWD難那麼多,
每題(尤其平時最穩的CR)寫起來都抖抖的,
心態整個炸裂。
考後買了ESR看了才發現,V的前8題我竟然全對,
第二區題目難度飆升,錯了約7成,
後面難度掉回來,但正確率仍未提升。
考完靜下來思考,回想一下當時情況,
我打從第一題就覺得題目難,並非到中間(難度上升後)才有那種感覺,
應當是心情過於緊張導致,而難度上升後更導致一些題目瞎猜這樣。
三戰重新來過,針對CR(以前以為最穩的)跟SC特別加強訓練,
刷題不求多,但求每題每個選項認真做總結(方式下面會說明),
到後來發現怎麼總結很像都跑不掉那幾個考點,
我就停止刷題,回頭把總結的點重看一遍。
考前一兩天靜下心,聽聽音樂看看電影,
讓自己情緒舒緩點,告訴自己準備差不多了。
實戰也就順順利利的,心態穩定沒有炸裂的跡象。
[SC]
這邊有一個重點跟大家分享,
就是先搞清楚自己「文法底子是否穩固」。
很多人會說「把語感丟掉」,但老實說對有些人而言,
這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
本人英文算半個母語,語感精確,
文法基礎扎實(畢竟家教過一陣子)。
所以SC基本上都是相對選項選錯,
練習/模考時沒有選過文法錯誤的選項。
所以這邊強調,要是你也是語感至上的同學,
與其把語感「完全丟掉」,不如「限縮語感判定範圍」,
這樣會得心應手的多。
但還是不免俗的提幾個點:
A2整理的精修班SC-A/B本請努力嗑完!
A本裡面有很多文法基本觀念,
對文法底子好的人來說,一開始看起來會很簡單,
但請務必仔細唸完,就算一次也好,
讓自己知道考試的邊界(跟Q的概念有點像)。
SC有一大部分
是考邏輯主語(講義A/B本)、語句平衡(講義A/B本)、
和比較結構(講義B本)這三大考點。
這些搞懂後基本上80%正確沒問題。
剩下就是一些零星考點(講義B本),有抓到有分。
本人總結的方式是刷完一回題目後,
第一件事先回想當初第一眼看到這題的想法,
然後再每個選項照優先順序抓考點做總結
(請參考Dustin的考點層級的影片)。
整理完之後,評估自己的狀況,
如果當初寫對,是思路正確(有按照考點層級去篩選然後選對)
還是瞎猜猜對(看到一個95%考點就先入為主,
然後題目簡單運氣好選對)?
如果當初寫錯,是沒發現考點,
還是層級順序搞錯,還是根本觀念錯亂篩?
這些如果有確實想確實做,
你做個幾回練習就會發現其實自己怎麼刷題,
會出問題的點都差不多。
至於練習的題目,OG之所以簡單是因為他的題目考點都很明確,
且很多100%砍掉的點(其實就是文法錯或是邏輯主語不對那種),
甚至不用看語意就能砍到剩一個,所以做起來相對輕鬆。
而GWD則有一些很模稜兩可的選項,
很多題目語意不懂會不好選,
畢竟高分區的題目就是這樣,
所以OG做差不多(發現解題模式已經fall into a routine時)
就可以視每個人狀況轉GWD練習了。
[CR]
CR其實大家說法都不太一樣。
我是覺得其實CR題就兩種:
「看得懂題目的CR」跟「看不懂題目的CR」,就這麼簡單。
你要是看懂題目,再難的題目設計你也推得出來,
但要是題目完全不知道在幹嘛,你就會卡在那邊晃來晃去。
這時就只能用上A2整理的一些招數,
篩答案選一個scope正確的選項,
話說回來,區別看懂看不懂的這條界線,就是你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好的人,看得懂的題目多,
少數看不懂的用篩的,正確率自然高。
所以要增進CR,請從增進閱讀能力開始。
A2的CR講義整理各種題型相對應的各種「正確答案模式」,
可以快速上手CR題型。
個人總結的時候,每個選項都有寫出對或錯的原因。
錯的原因很好寫,通常就是無關比較、無關主題等等。
但正確選項對的原因務必也要寫出來,
比如這題assumption題正確選項是「否定weaken」、
那題weaken題正確選項是「有因無果」等等,
建立自己對正確答案的靈敏度與對選答案時的自信心。
實戰時邏輯如下:
遇到看得懂的題目,很自然的應該會選到一個選項,
這時候再針對題型去看有沒有符合「正確答案模式」
(比如assumption選項是否定weaken這樣),
符合就穩穩地選下去下一題。
要是兩個選項在糾結,
就看看哪個比較符合該模式,選下去不要怕。
遇到看不懂的題目,盡可能抓關鍵字抓scope,排除比較等等垃圾招,
賭人品就這樣,反正通常看不懂的題目花再多時間還是看不懂的,
別浪費時間了糾結了,真的不會就猜C。
再強調一遍,
千萬不要每題一開始看到選項就開始用「正確答案模式」去套,
這樣就是在套答案(A2也強調很多遍千萬不要這麼做),
這方法僅限看不懂的題目,題目看得懂用語意用邏輯去解穩的多。
畢竟CR叫「邏輯」不叫「猜題」(單押XD)
[RC]
RC我並沒有花太多心思準備,
跟CR有點像,看懂文章的話會輕鬆很多,
所以還是那句「從閱讀能力開始」,
若稍嫌吃力請善用A2的Active Reading方式。
有一個點特別提一下就是PACE,
對我來說,RC題目是非常省時間的,
閱讀2分半,每題40秒,
一篇RC平均四題而言約只要1分鐘出頭,其實時間異常充裕,
往往題目看不懂有很大原因是因為怕時間來不及而看太快,
這種情形建議可以放慢速度慢慢看,時間很夠的,
平常練習的時候稍微觀察一下自己的pace,管用。
[Q]
Q的部分因為高中之前數學基礎算穩,
準備起來不太吃力。
OG章節看過知道邊界範圍後,
基本上熟悉題型、抓出弱點章節即可。
比如我的強項是排列組合、機率統計,
弱點是PS工作問題(常常看錯算錯)、和DS不等式題(常常漏想)。
考前針對弱點特別練一下手感配合JJ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PS部分做穩,如果算太快可以整題重算過,時間很充裕的,
在PS粗心很冤枉,很多題目真的不會還可以一個一個選項帶答案。
DS其實也不難,但就是陷阱多了點,
很多題目也是可以帶一個反例把條件砍掉的。
特別注意一開始常常會想把答案解出來,
這樣其實很花時間而且蠻容易把腦袋弄亂(有些題目數字真心醜),
DS題只要確定條件夠解就好了,不要強迫症想把答案解出來XD
[IR & AWA]
IR其實蠻簡單的,反正也不算分,心態很輕鬆,
我寫完通常還會剩10分鐘以上。
AWA
我其實就參考Dustin的模板,
第一段最後一段背熟,中間記四個宗罪
(oversimplification, wrong analogy, hasty generalization, careless conclusion)
每題選其中三個好套的套,蠻簡單的。
[Summary]
之前一些朋友問我到底要不要補GMAT,
我覺得A2GMAT 精修班對我最大的幫助
在於快速掌握出題模式與考試策略,
少走不少冤枉路,感謝A2!個人經驗供參考。
這邊預祝大家殺雞順利、申請順利、人生順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