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二戰650 心得

作者: steve703103 (軒凱)   2017-09-28 15:05:29
一戰 640 Q50 V27 AWA: 4 IR:3 2017/07/28
二戰 650 Q49 V28 AWA: 4 IR:5 2017/08/22
求學背景:臺北大學法律系
準備時間:2017年5至8月 共3個月
準備教材:考滿分、OG、PP、GWD、Manhattan、
A2培訓班教材、A2機經班、Dustin模考診斷班、Dustin部落格、BBC
前言
在大四實習期間開始有了轉跑道申請國外商院研究所的念頭,
相對於很多同輩的人,因為跨領域,我的起步相對慢很多。
蒐集資訊期間,一直有耳聞朋友對A2Gmat的好評,
但後來為了工作和考托福,
拖到2017年5月才報名了A2的七週培訓班,
於是開啟了一場密集又艱辛的Gmat suffering…
準備方法:
RC
RC算是我一開始狀況最不穩的一科。
一開始還覺得RC的文章很有趣,單字沒有想像中艱澀,
因此閱讀文章時都當作故事書在看,從頭一字不漏讀到尾,
甚至鐵齒說RC是我最愛的一科。
沒想到寫題目後立馬打臉,錯一半以上,
不禁納悶我明明都知道文章在講什麼,為何寫題目時卻瞬間變智障。
上課後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平常閱讀習慣錯誤,
Gmat要測試我們的是在有限時間內快速抓出文章重點,因此砍掉重練。
A2講義彙整各種Gmat都可能出現的文章題型,
教我們從架構語氣論點切入分析文章,
並養成整理邏輯簡圖的習慣。
雖然整理邏輯簡圖和檢討就會花掉一小時多的時間,
但練習久了之後看RC文章就可以對關鍵字特別敏感,
甚至預測題目和答案走向,
閱讀文章速度會比一開始快很多。
SC
一開始最打臉的一科。
本來以為一直以來有每天看歐美劇、閱讀CNN、BBC的習慣,
自己的「語感」應該可以輕鬆解文法問題。
沒想到第一次寫SC作業時就滿江紅,
明明每個字都看得懂,為何湊在一起就彷彿變成外星文,
不禁懷疑自己以前真的有唸過英文?
後來我花最多時間在理解SC句型背後的邏輯,
錄音檔重聽,上課筆記也重新整理一遍。
A2講義的整理真的很完整,
說明重要考點概念後都有很多種變化題,
由易至難加深我們對考點的敏感度,
最後考試時看到關鍵字腦中都會響起A2的警告聲(中邪?)
並不是單靠死背慣用語就能解所有題目,
而是要配合用英文的邏輯去思考語句之間的合理性才能安全過關。
最後很驚訝的是SC在verbal裡最高分!
CR
進步最多的一科!
記得上完第一堂課時,幾乎聽不懂上了什麼,
練習題目時也是慘不忍睹,常常納悶這個選項看起來好像和論點有點關聯,
為何還是錯...
後來我把每堂課的錄音檔重聽,
上課筆記重新整理一遍,講義上的題目也仔細做總結,
發現自己之前判題容易憑感覺,思考方式錯誤。
後來老老實實的運用A2教的橫向總結基礎,
就可以把無關答案刪光光,
練習題目多一點後再配合縱向總結的思維,
思考什麼因素會影響論點和結果,
讓我篩選答案的速度明顯比當初快許多,
有時候不需要每個選項都讀完就能選出正確答案!
至於Boldface,A2的方法大概是最無敵的吧!
快狠準的程度讓我Boldface題幾乎沒再做錯。
後來在考前參加了Dustin的模考班,
經過Dustin指點後,
我把所有寫錯或思考過久的題目總結檢討一遍
(總結真的很重要!),
配合A2和Dustin上傳的OG解題影片,
我更加熟悉CR的問題的方向還有解題思路,
快速辨認混淆選項,答題狀況又提升許多!
數學
大學四年幾乎沒碰過數學的我,看到數學難免都有點距離感。
KH把Gmat所有會考的題型都整理的很詳細,
也會提醒我們考試的出題趨勢。
本來對自己數學很沒自信,只求能49就好。
但在助教時間和KH多討論解題思路,
把不懂的觀念弄到懂!
發現只要細心讀懂題意,計算過程不粗心,
不要眼殘看錯數字,
破除Q49的魔咒沒有想像中困難
(KH抱歉我二戰Q還是退步到49...)
IR
一戰前一個月把講義題目都寫完,
想說題目不難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所以考試前一週才再拿出來掃一遍,
結果遭到報應...一戰才3分。
後來每天都會練習一點IR題型讓自己熟悉界面和問法,
二戰才稍微回歸正常水準,總之IR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亂準備一通!
AWA
平常我固定時間會閱讀幾篇AWA的文章,
和讀書夥伴一起計時並討論可以攻擊的點,
有時候甚至會辯論到像要吵起來XD
基本上把A2講義的七宗罪記熟(超級萬用!),
平常多練習在有限時間內提出論點和反例,
考前每天練習一篇,訓練時間壓迫下的英打速度,就可以安心上場了。
我兩次考試寫完AWA時都有剩下幾近5分鐘的時間檢查文法錯誤。
機經
原本是自己上追夢網下載數學機經,
結果光釐清問題和驗算答案就浪費太多時間。
於是二戰前一個禮拜報了機經班。數學的部分KH不只整理出解答,
難題觀念的部分也會詳細解釋思路,一定要自己親自驗算一遍,
千萬不要死記答案,不然會被JJ反噬反而失掉冤枉分;
Verbal的部分Dustin把RC每篇文章整理得很有條理,
整理題目和答案時也會提醒大家不要死記JJ答案,
大概考前三天前把JJ所有文章都看完,考試時遇到JJ加速閱讀速度蠻多的。
考前24小時真的不要再看JJ,
不然原本長期培養起來的英文語感會流失,
而且JJ背出來的答案不一定符合題目,當作輔助閱讀速度就好。
一戰
大概課程結束不到一個月就上戰場試水溫了,
OG、PP、GWD都做過一遍,
模考幾次成績都恨天高,自以為狀況很好,沒認真做總結...
就去考試了(而且當時還犯大忌Gmat跟托福同時準備,
托福在Gmat一戰後一個禮拜考XD注意力有部分被分散)。
考Verbal時看到RC全中JJ,前面也寫很順,
想說真的是出運了,考到中間一度鬆懈慢慢寫。
結果後面五題剩不到5分鐘...整個嚇歪,
幾近用好壞判斷一路猜完,
但考完V當下也自以為狀況不差,就繼續考到結束。
看到成績跑出來當下真的傻眼,不知在心裡罵了多少髒話,
平常比較有把握的V沒30(IR還只有3...氣歪),
反而沒自信的Q竟然50,當下就飲恨勵志二戰雪恥。
二戰
為了趕換題時間,比原定二戰時間提前了快一個禮拜上場。
好死不死托福成績在考前一周出爐,
有點被影響所以把原本殺氣騰騰的我弄得有點浮躁,
再加上每天大量總結到後期的煩躁
,後面其實念書也有點不專心還開始寫SOP...
不過因為沒有托福的壓力,又加上心態的調整,
只求進步就好,所以其實考試當下心情蠻平靜的。
雖然總分只進步10分,
也沒成功破700難免還是有點失落和遺憾。
但IR有雪恥到,
目標的MS有達標我就很開心了XD
也因為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規劃就沒有繼續考的念頭,
二戰終於與Gmat分手!
Gmat是我遇過最挫折的外文考試,
不管是以往的念書習慣、思考模式都受到很強烈的衝擊。
雖然準備過程很痛苦,做錯的題目多到無法計算,
常常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和困惑,幾度好想放棄。
但撐過之後其實是無限感激,
讓我能在轉跑道進入商學院的殿堂前調整成正確的思維模式!
也謝謝A2GMAT恩師們耐心精闢的教導,
無限容忍我課後或助教時間問的許多白癡題XD
最後還是要大力推薦A2老師們上傳的解題影片和Dustin的部落格,
A2GMAT老師們對於有效的解題思路和讀書方法從來不藏私,
除了一定要熟悉上課講義的基本觀念外,
從另一角度解題讓我的思考速度真的快很多!
希望還在為考試所折磨的考生們
都能早日順利跟Gmat分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