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短期衝刺 二戰720

作者: bonostalgia (班)   2016-10-08 01:36:37
考試成績 一戰 690 Q51 V31 AWA:5 IR:5 (2016/9/19)
二戰 720 Q50 V38 AWA:_ IR:5 (2016/10/07)
學習背景 NTU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托福109 大學指考95分
準備時間 2016/7-2016/8 (七週精品培訓班)
2016/8-2016/9 (自修)
準備教材 OG、OV、PP、GWD、Manhattan CAT、A2培訓班講義
前言
跟gmat奮戰這兩個月,我完全能理解為什麼全世界商學院都如此重視它。
不得不尊敬這個考試,不管是心理層面或思維層面都是極為精實的訓練。
一戰準備過程
寫OG熱身,A2培訓班結束後開始花兩週總結完pp1-pp2,考前兩週gwd+pp模考。
真的太想一戰衝過去了,試了一下水溫,pp模考兩回都是V38,
所以考前兩週真的是賭了身家,TN24幾乎都被我做光,也沒想如果要二戰怎麼辦。
我永遠不會忘記一戰完看到螢幕冒出690時崩潰的感覺。
大概就是兩年前的賭桌上檯面兩張南風,打南風放槍混一色小四喜的感覺吧。
一戰到二戰
先想了一下自己是怎麼失敗的。
考前有點太走火入魔做題目,尤其是gwd常常都是有看過的題目,
所以做題時並沒有真的按照做題應有的策略在執行。
實戰遇到都是陌生的題目時立刻慌了手腳,加上考前沒有確實重複訓練做題策略,
腦袋徹底空白只剩下靠感覺做題。
那個恥辱的晚上,去書局買了OV,爬了一下版上的心得文,
決定試試看「重質不重量」的策略。
花了一週總結OV,每日份量SC20 CR10 RC3篇。
然後把A2的SC錄音檔重聽了一遍。
接下來開始一天一回manhattan模考。
manhattan模考對我最大的幫助是,讓我熟悉面對完全陌生題目時的應對。
而且因為是適性測驗,可以順便演練pace,還有不同階段的做題策略。
檢討的時候可以看到manhattan餵給你的題目難度,
看看自己在低分區跟高分區的耗時還有答題狀況。
錯的題目會偏多但不用太在意,manhattan應該有自己一套數學模型去衡量。
總共做了6回manhattan,V在36-40之間。事後證明真的還滿準的。
有了manhattan加持,二戰時我更能確實執行擬定的策略,
前20題求穩後20題求快,雖然壓力下還是會慌張但至少可以冷靜下來分析考點。
SC
我覺得這是A2課程最精彩的部分。
A2講義裡對考點透徹的分析幫我省去非常多繞圈子的時間,
不得不佩服A2能在GMAT官方打哈哈的解釋中準確歸納出所有考點。
SC是很考驗決策能力的一科,熟悉考點之後還必須能擬定一個解題策略,
知道如何在眾多考點中迂迴前進,遇到不確定時該如何做出一個相對好的決策。
一戰完重新聽了一次上課錄音檔,感覺觀念瞬間又提升了一級,除了對考點更加熟悉,
更知道如何靈活運用考點層級,
在對錯問題、好壞問題、修辭精神、時間壓力中對題目做出最有效率的判斷。
A2的總結方法是用不同顏色標出所有考點,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把題目分析透徹,
不同顏色的標注可以幫助思考解一個題目時能走的不同路徑。
如果在前20題保守戰略下怎麼走比較好,後面要快速答題時如何快速幹掉選項,
都是邊總結可以邊思考的。
越讀越透徹的時候,會覺得能運用的武器非常多,而且知道哪種情況下使用哪種武器。
到了後期,因為常常檢討錯題時看manhattan的解釋,
漸漸地也抓到一些用語意解題的方法。
到了中高分區的考題常常都跟語意有關,只要仔細思考一下句子要表達的邏輯,
就能很快刪掉明顯表達有問題的選項。
對於語意解題我比較小心,除非非常確定才會用它刪選項,
畢竟對於英文不是母語,常常自己對語言的感覺還是會有偏差。
第一次做完OG正確率大概只有6成,到了中期做完pp1.pp2正確率接近8成5,
後期做OV、pp3.4和重新總結 SC正確率拉到9成以上。
CR
這是我讀得最掙扎的一科。我的CR正確率一直很不穩定,也是一戰崩盤的主因。
儘管橫向總結、縱向總結都做了,還是沒有改善。
一戰完,我花了一個禮拜再總結一次OV試著找出問題點。
其實正確答案的邏輯我都能說出來,但為什麼選不到呢?
再次總結的時候,我歸納出了自己最常犯的幾個問題:
1.閱讀問題,沒看懂
2.在兩三個選項中猶疑,尤其時加上題目沒有看很懂的時候,
更容易腦補錯誤選項的邏輯,因而選錯。
因此,我試著建立一些刪答案的模式,透過總結ov和manhattan模考中印證。
比如我自己歸類的「語氣問題」,哪些語氣不太可能當答案,
或是看到哪些關鍵字直接刪掉。
此外,參考國外論壇的方法,
我發現看完題目先做pre-thinking大幅改善了在兩三個選項中游移的狀況。
改變做題方法後,看完題目我會先花點時間想可能的答案會怎麼走,
也就是縱向總結搭配橫向總結,比如這題是採取手段達成目的,
那有可能是手段不能達成,手段不能達成可能是因為非常時期政策無法施行。
想完之後正確答案不一定會跟你想的一樣,但卻大大地確認不會走偏,被混淆選項迷惑。
新的做題方法搭配manhattan模考印證,最後做錯的都真的只是我沒看懂題目。
沒看懂,就送他吧,不然要怎麼辦。
至少收穫是,在最後20題遇到我知道我看不懂的題目時,
就不浪費時間,直接猜,買做其他題目的時間。
RC
我覺得這是相對起來比較好準備的一科。
RC本身還是頗有難度,但是可以單純靠大量練習進步。
一開始讀的很痛苦,就真的是有看沒有懂。
最開始做OG的時候,我就先乖乖用A2的邏輯簡圖慢慢畫,釐清文章的架構、語氣、論點。
慢慢習慣看文章架構後,開始試著不畫邏輯簡圖,
邊看文章邊在腦中構出邏輯簡圖中的東西。
尤其看到關鍵字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停下來想一下文章往哪個方向去了。
這時候真的是超高強度的練習,每天看15篇以上,加上計時。
到後期,已經可以不用特別去想這些,感覺大腦已經習慣了這套模式,
看完文章很自然地理解架構語氣論點。
這絕對是RC正確率的基礎。
只要我有把文章架構語氣論點分析出來,再加上A2歸納的一些刪錯誤選項的技巧,
我幾乎不會做錯主旨題或功能題,幾乎都只剩下細節題跟推論題會做錯。
這樣就可以保證一篇長篇文章4題最慘最慘也就錯兩題。
到後期大量做模考的時候,我的RC正確率滿穩定維持在70%。
至於細節題和推論題,就留給板上的高手們分享了。
心態的試煉
身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準備gmat真的是心靈的折磨。
gmat的範圍是無邊無際的,越做就越知道永遠準備不完,
越做就越知道如果你你所瞭解的有多麽冰山一角。
所以,學會跟不安定感共處是我在準備過程中學到的功課。
一戰前那幾週簡直是鬼打牆,
我記得連續做了4回gwd都錯5題以內,但我完全沒有安心的感覺。
於是我又繼續幹下回模考,為了尋找一個「我準備好了」的感覺。
那段時間每天胃痛到睡不著,翻來覆去想著自己如何可以更好。
去助教時間時Dustin跟我說:
我知道你覺得你沒準備好,但真的不會有人覺得自己準備好了,相信我。
後來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現在遇到的情況不就是我未來要面對的嗎?
在未來的商學院,到商業職場上,本來就不可能有準備好這回事,
永遠都只能在無邊際之中盡量精進自己。
如果在gmat這關就承受不住這種心理壓力,那我也不用去唸商學院了。
準備二戰時我開始能比較不被這種壓力影響,focus在我能做的,
盡量歸納整理自己的弱點,做錯的不要錯第二遍等等。
找到一個mentor
唸書絕對是自己的事,但一個好的mentor可以讓你少走一些冤枉路。
mentor可以適時提點你,讓你確定你的方向沒有走偏,
或是心路歷程的分享,讓你知道如果覺得很痛苦那都是正常的,他們都是這樣走過來。
我真的很感謝在準備的過程中認識的兩位版友。
一位在我一戰前跟我分享許多他準備時的經驗,
包括練習的強度,如何檢視自己的訓練有沒有達到效果等等。
第二位是我在一戰考完那個沮喪的晚上,爬文看到一個一戰失敗二戰超高分的版友。
寄信向他請益,他給了我一些可以修正的方向。
一二戰之間推了我一把的manhattan模考也是他強烈推薦我做的。
最後講一下JJ
一戰時完全沒看JJ也沒有JJ看,因為剛好換題。
二戰時加減看了一下,RC跟CR就當成背景故事看,不去記位置也不去記題目。
我相信沒有所謂對的使用方法,因每個人狀況而異。
對我來說,刻意去記反而會在實戰時阻礙我思考。
Q的話,也是二戰時快速掃過,看起來難的才動筆算一下。
反而有JJ還比一戰沒JJ少一了分。
如果Q滿分,總分大概就是740了啊,小小遺憾。
作者: donna808 (crisp)   2016-10-08 11:53:00
推!!! 恭喜你可以進入下個階段了XD
作者: lifegame (??)   2016-10-09 13:47:00
恭喜!
作者: gmnxix (果凍)   2016-10-15 18:22:00
原PO歌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