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什麼樣條件的基金大家會越低越買?

作者: uyulala (The Neverending Story)   2017-03-03 11:12:04
※ 引述《IFNever (如果從不)》之銘言:
: ※ 引述《uyulala (Neverending)》之銘言:
: : 我自己的標準是:
: : 1.至少有五年以上歷史
: : 2.每日報價
: : 3.淨值規模不要太小(和同類型基金相比)
: : 會想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以基金這個投資工具來說,
: : 要獲利就是要「低進高出」,單筆如此,定期定額也
: : 是如此,所以也會常聽到「越低越要扣款」這句話。
: : 不過因為基金也會有被「清算」的風險,如果今天我
: : 特別選擇淨值位於長期相對低檔的基金來扣款的話,
: : 上面那三條大概會是我因應「清算」這個風險所設的
: : 條件(當然最壞情形還是有可能被清算)
: : 因為以相對低點定期定額這個策略來說,我基本上是
: : 不考慮停損的(但會限制投入資金上限),所以蠻想知
: : 道大家在基金標的淨值位於低點定期定額時,會做哪
: : 些考慮?謝謝
: 淨值低雖然會造成基金規模下降,但是清算與否還是要
: 看基金規模
: 一般會有清算問題的,大多是國內投信自己發行的基金
: 至於越低越要買 對 但也不對
: 投資基金未必要獨沽一味,整個市場處處有機會
: 何必守著一隻持續往下探的基金/市場
: 雖然說是逢低進場
: 但也要看趨勢對不對 持續探底的原因是什麼
: 就好比最多人愛賭的世礦
: 從90塊一路摔到17塊夠低了吧
謝謝I大的回覆。
我有考慮過您所提的狀況。因為我想的策略是
「長期相對低點定期定額」,所以以世礦這支
基金來說,我就不可能從90塊開始定期定額。
舉例來說:
我用MoneyDJ的進階搜尋,找
1.美元計價
2.有5年以上淨值績效記錄
3.目前淨值處於5年內高點的「一半」以下
大概可以找到比較知名或公司品牌比較大間的標的有:
1.施羅德環球能源A1 5年-52.45%
2.摩根環球天然資源 5年-52.44%
3.貝萊德世界礦業 5年-51.93%
4.富蘭克林黃金 5年-50.7%
或許這幾個標的一、二年內不會太好,未來會不會漲
也不知道,但是這樣會不會比較能避免「追高殺低」呢?
: 一路往下買 你子彈夠不夠?
: 如果從90塊一路買到40塊你沒子彈了
: 然後一路跌到17塊 現在彈到30幾塊
: 不是吐血了
子彈的確是個問題,我的想法是:
「準備5年夠扣的子彈」,還沒扣到的部份存定存
以每月3000來說,那就是每支3000*1.015*12*5=182700
(假設手續費3%打5折)
所以接下來有三種情況:(以世礦為例)
1.上漲
超過最高價的一半停扣,如世礦5年內最高價為69.1元
,一半價為34.55元,目前淨值(2017/3/1)為34.28元,
若超過34.55元則停扣。(現在隨便一漲就超過了...)
2.持平
這個可能性感覺很低...真遇到也沒辦法了,希望5年後
至少勝過銀行定存。
3.下跌
一樣扣到18萬完,但是中間如果有非常低點,想賭也
可以把未扣的部份一次扣掉後停扣。
個人的投報期望值是5年50%以上,即18萬資金
5年後可以變成27萬以上,即使上面的「長期相對低點」
進場法做不到,能達到以下目標也就可以了...
1. 5年後年化報酬率5%
2. 再差 5年後勝過6年期儲蓄險複利
3. 再再差 5年後勝過3年期定存
4. 再再再差 5年後勝過1年期定存
5. Q_Q
: 再者 世礦下跌這段期間
: 全球股債都在漲
: 只看價格不看趨勢 也是錯誤投資
: 資金套在那邊也是有成本的
: 以上供參
目前全球市場處於火熱狀態,比2015年那時要
執行相對低點定期定額顯得很不容易(可能一
下就要停扣)
所以我也有在思考「如何追高」這件事,個人
認為「追高」就是對某標的未來看好(「長期相對
低點定期定額」則是著眼於低點佈局&景氣循環),
所以若資金是單筆型態,則一次投入或於一個月內
扣完。
像現在比較有話題的「追高」標的可能是:
1.因應美國升息的金融股
2.因應美國川普提倡「美國製造」的美國大中小型股
我覺得買這些不是問題,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停損,把
2008金融海嘯時的各類基金拿來研究,我真的不敢靠
「信心」而不思考何時停損的問題。至於停損設多少
,怎麼停,停了以後何時進,要進什麼,怎樣的情況
可以長抱,對我個人來說,還沒有很完整的策略。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從相對低檔定期定額先開始思考的
原因。我真的很不會看趨勢,等整理好自己的想法再
來和大家請教。
作者: wintercan (冬天)   2017-03-04 09:24:00
有關停利可參考蕭碧燕說的,我是覺得不錯也考慮依那個方式做
作者: ffaarr (遠)   2017-03-04 09:29:00
最重要的就是考慮,如果扣完18萬還一直跌怎麼辦?再來就是這個策略的基礎想法我覺得有疑問,因為主動基金在不同時候持有的內容是不同的拿淨值高低來判斷不見得有意義類似的作法,如果你拿基金的對應指數來看我覺得還更合理除非你能確定該基金近5年週轉率都非常低,可以忽略這因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