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管理費的迷思

作者: lifeisshine (芋頭)   2014-10-28 22:12:12
說真的 這個問題困擾了兩個理工科整個晚上....
是這樣的 這是在比較共同基金與ETF時發生的盲點
假設條件是不考慮淨值波動、匯率波動、申購手續費...
只考慮每年的"經理費"1%(方便計算)
以下直接切入數學式:
1-year 單筆100萬 收取經理費1% → 99萬
2-year 單筆100萬+前一年99萬 共199萬 收取經理費1% → 約197萬
先看這兩年所投入本金200萬 因經理費賠了3萬 總報酬率-1.5% → 年化約-0.75%
3-year 單筆100萬+前兩年197萬 共297萬 收取經理費1% → 約294萬
接著看這三年投入本金300萬 因經理費賠了6萬 總報酬率-2% → 年化約-0.67%
以下依此類推
由以上得知 長期投入的話 經理費是否慢慢被稀釋 1% → 0.75% → 0.67%
接著,再考慮申購手續費3%(股票型基金)
300萬三年下來 因手續費賠了9萬 總報酬率-3% → 年化-1%
一樣隨著時間效應 申購手續費慢慢被稀釋 3% → 2% → 1%
綜觀上述
即使沒向美國劵商開戶買超低成本的ETF
而買進指數型(被動)的共同基金 並長時間投資的條件下
是否成本的問題就可以漸漸忽略呢?
還是以上觀念和大大們有所出入
以上!
作者: ffaarr (遠)   2014-10-28 22:16:00
後半手續費部分是對的長期投資會被稀釋,但前半計算是錯的你要算年化是要看那筆資金的年化,不是摻在一起算。只投入一年的資金就只用一年來算年化,以此類推。或者更簡單,不要算年化,算總共花了多少管理費,年分愈長當然是愈花愈多。另外你不開美國券商要在那裡買指數基金?
作者: rongwu (龍五)   2014-10-28 22:30:00
管理費每年都會收喔!!
作者: lifeisshine (芋頭)   2014-10-28 22:36:00
回ffaarr:尚未頓悟XD 另外廣義點 我是指經銀行通路販售的共同基金 其持股分配是依加權指數前幾權重說起來其實也算是指數型吧!回rongwu:我知道@@ 所以我式子裡每年都有扣
作者: ashidaka (阿席達卡)   2014-10-28 22:50:00
你算錯了,年化報酬率不用算也應該知道恆為-1%總報酬率除以年數不是年化報酬率
作者: lifeisshine (芋頭)   2014-10-28 22:55:00
回ashidaka:我知道 因為有複利的效應 但可以估算短期
作者: ashidaka (阿席達卡)   2014-10-28 22:56:00
你才三期誤差就那麼大,這種估算有意義嗎?
作者: lifeisshine (芋頭)   2014-10-28 22:57:00
剛開始我也是深信不疑認為是-1% 但數字在上面顯示...
作者: ashidaka (阿席達卡)   2014-10-28 22:58:00
而且你整篇的立論還是建立在忽視這麼龐大的誤差之上你先去搞清楚真正的年化報酬率怎麼算就知道你的"估算"根本就是偏離事實的數據了
作者: ffaarr (遠)   2014-10-28 23:09:00
那個是主動基金,持股會換的,不是指數型基金,差很多。
作者: lifeisshine (芋頭)   2014-10-28 23:13:00
我想1%在3年的複利效應 不會差很多的....回ffaarr:是喔!但是會換是因為重新篩選市值排前幾名?
作者: ffaarr (遠)   2014-10-28 23:17:00
經理人高興就可以換啊,主動基金才不用管市值。
作者: guest2 (wayne)   2014-10-28 23:18:00
資金投入的時間不同 不能這樣算
作者: ffaarr (遠)   2014-10-28 23:18:00
你可能只是剛好看到前幾大跟市場一樣…。
作者: hijacker (懶人一枚)   2014-10-29 10:09:00
台灣也是有指數基金 不多而已..大部分都元大寶來的
作者: edwar (海邊的野孩子)   2014-10-29 15:26:00
你計算裡的隱含假設是若不算費用,基金每年報酬率=0%. 如果這個數字改成1%, 你每年都會看到相當於投入本金的1%被吃掉了.
作者: a0806449 (天)   2014-10-29 17:27:00
管理費是你贖回的時候才會扣的吧,所以不能用複利算
作者: yamiyodare (shantotto)   2014-10-29 23:07:00
許多銀行的管理費是每年收, 不只管理費, 還有保管費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