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拒服貿反核四 小確幸夢一場

作者: y800122155 (@__@)   2014-05-01 23:59:59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47510.shtml
從反對兩岸服貿協議到要求核四停工,台灣社會出現了一股聲浪,強調寧願放棄大陸市場
,接受限電可能,犧牲經濟成長,也要守住台灣正在開展的生活方式,就是創造點小清新
,保有些小確幸,享受一下小日子。
這種「後物質主義」思維的具體表徵之一,是學生占領立院時發表的宣言中說:「我們相
信,台灣是個可以讓青年實現創業夢想,開咖啡廳、開個人公司,可以靠自己打拚就能變
『頭家』的創業天堂。」
平心而論,「後物質主義」的生命情調,的確讓我們可以多一層反思,想一想大家到底要
什麼樣的生活,而現有的發展方式又可能要付出那些代價。不過,環顧歐美發展經驗,從
一九七○年代就出現的「後物質主義」論述,從來都只是一股輔助性的批判力量,並未能
成為各先進國家主流的治理思維,道理安在?
說白了,這就是人性。因為,大多數的人或者說人心的常態,都有改善自身物質生活的欲
求。少了這種欲求動力,我們難以想像人類文明會有今天的成就。
當然,一味看重經濟成長,可能會帶來分配惡化和環境破壞,造成社會得不償失的畸形演
變。所以,含容分配公平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像「永續發展」、「包容性發展」和「幸福
指數」這些論述,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研究領域的顯學。
不過,經濟成長或物質生活的改善,雖不是幸福的充分條件,卻是必要條件。以幸福指數
出名的不丹來說,不追求產業發展而能維持國民生活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的水力發電
能量,可以將七成左右的多餘電能賣給印度,成為重大收入來源。再加上「世外桃源」的
旅遊吸引力,讓不丹能夠用「幸福指數」來妝點自己。
然而,在全球化大潮流中,不丹也在改變。近年來,隨著通訊、傳媒和旅遊的發展,不丹
和外界更多接觸的結果,人民開始嚮往物質生活的改善,喜歡購買進口商品和移居都市,
但都市謀職不易,結果就是失業率上升,政府財政困難,幸福指數下滑。
所以,「後物質主義」也許可以作為某些人生涯規劃上的參考座標,卻難以成為大多數人
嚮往的生活境界,用這種浪漫情懷來美化阻撓服貿與反核四行動,結果很可能是得不出小
清新,保不住小確幸,過不了小日子。
別的不說,當國際間各種雙邊和多邊的貿易協定如火如荼地簽定之時,拒絕服貿協議,會
不會影響台灣和其他經濟體的往來,會不會干擾台灣加入RCEP和TPP?老實說,兩
岸服貿協議過不了,台灣肯定要在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中不進則退。
同樣的,不要核四廠,必然要面對用電限制和電價上漲,其影響不只是生活的不方便與開
銷增加,還會抬高商品成本,造成物價上漲,讓小老百姓生活更苦。而成本墊高了的台灣
商品,在國際銷售上少了貿易協定開路,還得加上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我們的未來處境就
可想而知。
拒絕服貿協議和核四的結果,台灣恐怕沒有多少人有能力過悠閒的日子了,小確幸又要從
何而來?
全文網址: 拒服貿反核四 小確幸夢一場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47510.shtml#ixzz30TphpgXA
Power By udn.c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