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15-20萬美金買債券

作者: asleepme (500年沒換暱稱了)   2020-12-09 23:08:52
Hi 各位前輩好!
最近家裡聚餐聊天時,家中長輩說他一個以前買的美金計價商品要到期了
會有 15-20萬左右,拿了一張永豐銀行給的債券商品問我們覺得如何
小魯雖然有用FT進出美股或是ETF,但是完全沒想過債券
也沒有這麼多金額的操作經驗,對於債真的是比菜雞還菜的菜蛋都說不上
所以也給不上什麼想法,但是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想多了解一點
方向是
1. 沒有要換回台幣
2. 風險低、配息不要太差,原本的就是每月配息
3. 國內有人/聯絡窗口
永豐銀行給的是一種債券組合,還有分是不是專業投資人
裡面有Apple、AT&T、Qualcomm、Oracle、Altria
有一個單次手續費2.9%,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費用
到期日都還有2X-3X年
也可以單買一家,低消1萬
這邊有遇到一個問題是
永豐給了不同組合,但是裡面同公司卻配了有點不同的債券
例如有的是 Apple (X)、有的是 Apple (VII),評等跟面額也不一樣
請問這有什麼不同?
還有就是到期日還這麼久是好還是不好?
有上網了解一下,如果債沒有要抱到期,中間要賣出去好像不像股票那麼單純
是有點像在喊價的市場
如果透過國內銀行,好像更差,不知道有沒有誤會?
另外就是現在的好像都溢價,還是買債券的時機嗎?
如果還是要買海外債/美債的話,對老人家來說,怎樣買比較好?
或是有推薦其他商品,或是財富管理?
謝謝大家!
作者: alex1973 (alex1973)   2020-12-09 23:21:00
你確定那不是連動債?純債券沒有這麼複雜還包好幾個一起賣的現在的投資等級公司債,很難找到沒有溢價的,除非剛上市才有機會
作者: ffaarr (遠)   2020-12-09 23:24:00
沒到期要賣就有可能虧,不論有沒有溢價都一樣。如果是公司債,手續費2.9%就把一年的預期報酬都吃掉了
作者: yakifone (復員兵)   2020-12-09 23:51:00
既然你有FT,就研究一下ETD呀
作者: yamitis (神已飛躍起來了)   2020-12-10 00:15:00
手續費哪有這麼高的,你那幾家海外債都嘛可以談到0-1%看起來是把一堆公司債設計成債券組合,包一包來賣因為你長輩要求每月配息,這幾家都是半年配,他就找6隻不同時間配息的,設計成每個月都有配(但配息率不同)
作者: SRXtw (SRX)   2020-12-10 00:48:00
複委託歐印SHYG好了
作者: ktan (赤貧)   2020-12-10 01:27:00
我中信買at&t債券都沒另外手續費耶,因為都在價格上吃虧(像買107賣100
作者: tomy10417 ( ...)   2020-12-10 01:29:00
證券商好像也有公司債
作者: ktan (赤貧)   2020-12-10 01:34:00
比如at&t 2043年到期,最小單位10萬美元,票面3.1%,到期日100回購,半年配,發行量25億,評信bbb,現價101.5左右,單純就債沒包裝,就歸初始的價差,當然是想賣就能賣,但也有機會半路call回
作者: awss1971 (令狐沖)   2020-12-10 06:41:00
用銀行端買海外債劵,費用一定相對高(像原PO例子是在買or賣直接收一筆 ; 也有說是沒有收費用但是買賣有很大的價差),可以的話,以複委託購買市政債orETD(但風險較普通債劵大),或直接開IB等劵商直接買海外債劵,但涉及挑選個股,有一定風險&需要操作,但這筆錢又是長輩的......很難建議我的例子...我是幫爸媽選擇信用比較高AT&T ETD & 月配市政債,然後都跟老人家說 : 配息下來就拿來花,不用客氣,至於萬一將來有虧損(風險)發生,我都已經準備好拿自己的$$補貼給爸媽上述是以複委託買進,標的買賣&美金換匯都是我來操作
作者: ffaarr (遠)   2020-12-10 09:18:00
永豐銀行應該也買得到lqd這類的投資級債券ETF,沒有深入研究真的不建議買個別債券,lqd殖利率現在大概2%,當然沒有那些長期公司債要高(但蘋果長債應該也低於3%)但現在利率本來就低,不能拿好幾年前買的產品來比了。但還是要確認一下銀行買手續費如何以及有沒有很重的保管費然後既然沒有要換回台幣用,每月配息的意義不大。
作者: ckcck (ckcck)   2020-12-10 09:24:00
買債券ETF就和
作者: percy10442 (派西)   2020-12-10 10:41:00
債券梯就是買一堆債券分配好配息的時間讓你每個月或每年都有配息領,可以看一下每個債券的投資等級,但2.9%真的把獲利都吃光了。
作者: windalso (windalso)   2020-12-10 14:15:00
複委託BND?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2020-12-10 14:27:00
手續費2.9%坑爆了吧
作者: wayneak (疑?)   2020-12-11 08:02:00
除了國內銀行手續費,買賣價差也不小,會吃掉很多利潤,然後債券的現值也是會變動的,不能當作完全保本,可以注意看看
作者: tomap41017 (絕夢)   2020-12-13 13:06:00
每個人都在想保本是哪招XDDDDDD要保本然後付出3%管理費,嗯,智障才這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