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美股etf進入時間點

作者: nature2226 (nature2226)   2019-04-08 12:34:30
各位先進好
小弟美股投資新手 想投資美股etf 80% vti 20% bnd
從ft一次下2萬5美
但vti從歷史看起來似乎處於高點
請問會推薦在這個時間點下嗎?
這筆資金五年內不會用到
謝謝
作者: memoryer (memoryer)   2019-04-08 12:52:00
VTI可以等崩盤 不過有可能一等就好幾年不然你VTI比例這麼高 遇到崩盤 壓力會很大
作者: wr (~~)   2019-04-08 12:56:00
會怕就分批 要分幾年隨便你邏輯上 只要市場未來是成長的你可以直接all-in實務上 大家都會怕all-in之後就崩了 所以分批取其中間值
作者: KuboShiori (くぼちゃん)   2019-04-08 13:13:00
美股崩其他國家也好不到哪去
作者: Rex1992 (大沈)   2019-04-08 13:27:00
股市部分建議40%VTI、40%VXUS,如果對美國有信心,VTI比例調高,FT沒手續費,分批投入(但也不能拉太長錯過參與市場報酬的機會..)
作者: willychild (Willy)   2019-04-08 13:50:00
怕崩盤,債券比例配高一些囉遠的不講,你把時間倒帶到去年9月投入,回測一下這樣的股債比例你是不是可以持有的安心
作者: csjan (...)   2019-04-08 14:45:00
去年十月初投入一大筆,現在漲回來了。雖然短短半年,但感覺很差。理性上適應一下就可以了
作者: map123 (御)   2019-04-08 15:12:00
選擇可以讓你睡的好的股債比例就好吧
作者: awss1971 (令狐沖)   2019-04-08 17:14:00
漲時 怕買了後跌,跌時 更怕買了繼續跌....現在就開始買+分批買吧…就怕一直觀望
作者: pineapple530 (BeeChen)   2019-04-08 17:25:00
沒有很多,all in 了啦
作者: smallrice23 (黃小米)   2019-04-08 17:59:00
美股正要進入關鍵時刻,挑戰前高,過不了就崩崩
作者: ab111122   2019-04-08 18:24:00
參考看看 https://reurl.cc/Dqege是否需要預測漲跌? https://reurl.cc/rZbLk
作者: dojob (友情歷久一樣濃)   2019-04-08 19:51:00
你覺得高,何不降低持股等你覺得低再提升持股...
作者: ruve (黑鬍子哥)   2019-04-08 19:59:00
乾脆就vti+tlt各50%投入吧,不就是猜不到進出場點才做被動投資嗎?
作者: map123 (御)   2019-04-08 20:35:00
今天綠角的文章很適合你,可以去看看https://reurl.cc/Z4ER6
作者: ffaarr (遠)   2019-04-08 21:58:00
5年就投資來說並不長,5年可能會用到的錢請拉低風險
作者: bloodycat (布羅迪 凱特)   2019-04-08 22:19:00
lumpsum & rebalance
作者: kitten123 ( )   2019-04-09 00:48:00
我去年九月借了一筆錢半年內分批投入,原本到負10%現在漲回來變正1%了,給你參考
作者: yasmydio   2019-04-09 07:10:00
三年前就投100% VTI,去年11月下探時出清,獲利大概10%左右
作者: lovebridget (= =")   2019-04-09 08:06:00
美股牛市時本來就一直創新高 歷史高點不代表跌永遠不創新高 那道瓊還在100點 不是25000點了現在不買 十年後漲到50000點在買 更慘越晚買只是越接近崩盤 這樣想就懂了
作者: spider605228 (百哥)   2019-04-09 09:14:00
我去年9-10月分兩次進場,最大負報酬16%,現在正報酬4%,給你參考。(還好我抱住了
作者: cs01580 (哆啦次郎)   2019-04-09 09:47:00
就是現在
作者: yata4547 (yata)   2019-04-09 11:37:00
每年都說高點 結果每年都創新高
作者: lovebridget (= =")   2019-04-09 11:54:00
去年大跌板友幫你承受了 要感恩 把握機會XD一次大跌後面就是好幾年的加速大漲 都漲回來
作者: O187 (187cm)   2019-04-09 13:24:00
幾年前我也以為是最高點,幸好後來看它漲了20趴後就投入了
作者: killer1 (光與影)   2019-04-09 14:03:00
闕又上是這麼建議的 每個月投 分個24~30期因為這十年來美股要回檔10%的機會都很少
作者: davidchen329 (懶豬爵士)   2019-04-09 15:08:00
指數投資不擇時的
作者: Redchain (水光瀲灩晴方好)   2019-04-09 19:35:00
如果真的怕就分批,例如5千×5次投,只要能讓你吃飽睡好的方式就好
作者: kichikuou (鬼畜王)   2019-04-09 21:14:00
怕的話債的比例弄到40%就好啊 錢放銀行根本沒用
作者: kitten123 ( )   2019-04-10 00:27:00
闕又上是哪位? 創立某基金創新低然後回台撈錢那位嗎?
作者: lovebridget (= =")   2019-04-10 00:56:00
搜了下樓上那人的基金UPUPX 2016前真的還不錯 怎突然整個爛掉 真世事難料還是指數永遠不敗
作者: dreamsweaver (夢想者)   2019-04-10 05:49:00
所以闕又上也是高度推崇指數投資的。指數真的不敗。
作者: map123 (御)   2019-04-10 08:15:00
指數投資不是萬能的,要買到長期趨勢往上的市場才會有報酬率
作者: darkjedi (一百萬匹力量海虎爆破拳)   2019-04-10 16:48:00
闕的基金績效超爛 爛到不知該說什麼還整天看一直跑出來
作者: eplovecm (expect)   2019-04-11 11:13:00
請問大家都不怕錢突然被美國券商扣住會很麻煩嗎?我還在猶豫要複委託還是直開美券商
作者: dreamsweaver (夢想者)   2019-04-11 11:16:00
六萬美以內直接衝美國券商,超過以後就兩個都開 :)
作者: avigale (阿比蓋爾)   2019-04-11 12:46:00
以前自覺很聰明開美國 中過風就乖乖複委託了
作者: willychild (Willy)   2019-04-11 13:03:00
請問dream大,以6萬鎂為界線的理由是?
作者: dreamsweaver (夢想者)   2019-04-11 14:42:00
哦,遺產稅問題。如果去世,超過六萬美金的資產會被美國政府課遺產稅。但如果是透過複委託,目前聽到的情況,「有可能有機會」可以避免。(但不確定)但至少,複委託有方便、中文、台灣券商幫處理的好處所以如果超過六萬美金,我自己就會分散部分到複委託的確如你所說,從美國券商匯款回來,終究有一點風險尤其是語言如果又不是很通順,稅務法規也很難掌握下資產比較大的時候,採用複委託有比較安心的優勢而在六萬美以內,資產還沒很大,用美國券商很省成本
作者: willychild (Willy)   2019-04-11 15:20:00
感謝dream大釋疑
作者: duriel3313 ( 4545)   2019-04-11 18:02:00
我超過六萬美還是賴在美國券商QQ 確實有想回家的想法
作者: overhead (overhead)   2019-04-11 20:44:00
但六萬鎂內,電匯費FT 600+1500鎂,和複委託0.2%+0.2%也差不了多少..除非是常常買賣
作者: avigale (阿比蓋爾)   2019-04-12 09:12:00
以前是換匯半年再一次匯出 再分半年分批投入後來發覺這樣省了手續費跟匯費, 損失了利息.跟複委託成本其實就沒差多少了.
作者: RXIJDIL (S.C)   2019-04-12 10:52:00
複委託也是有遺產稅的, 怎麼會有 有可能有機會的想法咧
作者: eplovecm (expect)   2019-04-12 10:53:00
感謝樓上大大回覆,收益良多決定複委託安心一點接下來就是決定標的物了
作者: RXIJDIL (S.C)   2019-04-12 10:54:00
國外券商也有中文阿 客服跟網頁都是中文,資金越大越應該用國外券商, 一筆10萬美金的買賣,複委託算%數,國外券商是是算單筆多少金額, 差真的很多
作者: willychild (Willy)   2019-04-12 16:29:00
的確,想不透為何複委託就不用課遺產稅的道理
作者: dreamsweaver (夢想者)   2019-04-12 17:00:00
國外券商有中文,但遇到特殊狀況如稅務法規遺產洗錢防治等等情況,有時會被凍結。有時就不是中文文字能處理得了的。而遺產稅複委託到底課不課得到,網路上的確爭議很大
作者: RXIJDIL (S.C)   2019-04-12 17:22:00
其他我認同,就是花錢買服務。但想為了省遺產稅而複委託真的是笑話,台灣券商可能幫你逃漏遺產稅嗎?這是違法的。業務員敢保證嗎?不能因為做了違法的事情沒被抓到就認為這種行為沒違法。
作者: NT300 (sent from my BMW)   2019-04-12 18:16:00
目前複委託的確沒人被扣遺產稅。券商說法因為對外是券商的名義以後不知道。但目前沒人被抽
作者: RXIJDIL (S.C)   2019-04-12 18:29:00
怎麼我所知道的富邦就在幫人處理遺產稅。會收到104表格我的認知不應該是以券商名義對外。有錯請更正
作者: NT300 (sent from my BMW)   2019-04-12 18:33:00
你打通電話就知道。這個現在是灰色地帶。沒有人特意去規避美國就還沒來注意這一塊。舉個複委有被抽遺產的例子?事實上就是目前沒事。以後大家推論是遲早會被注意。你隨便google 如果複委託有被抽遺產稅 早就傳開了
作者: RXIJDIL (S.C)   2019-04-12 19:30:00
所以我上面說「業務員敢保證嗎?不能因為做了違法的事情沒被抓到就認為這種行為沒違法。」,國外(非美國人投資美國)也有論壇討論美國遺產稅(複委託或是美國券商)的問題都是偏向要繳的,結果只有台灣複委託特別?剩下就不回覆了,感謝NT300的分享。
作者: NT300 (sent from my BMW)   2019-04-12 21:34:00
我也是回你這句。業務並沒有特意在違法,這還沒被管灰色地帶不來細查的原因不明,但目前就是沒案例理論上是該繳啊!但複委託特別 不是你直接面對美國稅局算了 我表達不清 你問券商好了。反正目前沒案例
作者: avigale (阿比蓋爾)   2019-04-12 22:51:00
改透過英國投資就好了,沒有遺產稅,連預扣稅都降成15%
作者: ckcollman (collman)   2019-04-13 10:56:00
請問樓上A大如何透過英國投資呢?是指說透過複委託購買VUSD嗎?
作者: avigale (阿比蓋爾)   2019-04-13 13:58:00
https://www.bogleheads.org/wiki/Nonresident_alien_taxationhttps://bit.ly/2Kz7T05複委託找有英股的,美國券商有IB,歐洲的海外券商也可以。
作者: ckcollman (collman)   2019-04-13 14:09:00
感恩A大,來研究看看
作者: NT300 (sent from my BMW)   2019-04-13 17:09:00
遺產稅40%太多了。你畢生績效-40起跳.勸大家以台灣為主
作者: memoryer (memoryer)   2019-04-13 19:07:00
真的出意外走了 也不用太在意這40%了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擔心沒辦法留給家人 那投資美股不要投資太多就好
作者: dreamsweaver (夢想者)   2019-04-13 21:28:00
聽到一些前輩是保定期壽險cover遺產稅。不過遺產稅不是全部資產的四十趴這麼多啦,也是有級距的。
作者: lovebridget (= =")   2019-04-14 02:24:00
最保險的是買歐洲上的ETF 但剛查QQQ歐洲版一天才幾千張 有些甚至幾百張 少得可怕 有解嗎@@ 還是我找錯
作者: chienshih (chienshih)   2019-04-14 06:16:00
請問樓上歐洲版QQQ的代號是?謝謝
作者: NT300 (sent from my BMW)   2019-04-14 16:15:00
美國遺產稅大家都一樣40% 只要你免稅額超過6w美元是台灣遺產才有級距。賺錢只顧自己花不用替後人想嗎?
作者: lovebridget (= =")   2019-04-14 17:31:00
https://tinyurl.com/y6e8rqo8我是看IB的 聽說IB能買歐洲股在想要不要開IB 古時候試過一次但資料審核被擋掉
作者: memoryer (memoryer)   2019-04-14 17:42:00
如果投資賺了很多 回去台灣還是有一定數量 後代應該是不說什麼才對 除非扣完之後本金虧損 但這也不是一個風險嗎
作者: wr (~~)   2019-04-14 17:48:00
如果是為了後人著想 你優先要考慮的是保險保險的目的就是轉嫁意外的風險 不要整天想遺產稅的問題保個一千萬 基本上就已經足夠後人生活無虞了
作者: dojob (友情歷久一樣濃)   2019-04-14 18:22:00
若複委託沒被扣過,那聽起來選擇他比較有利為何要選擇一定扣的另一條路?
作者: wr (~~)   2019-04-14 18:58:00
說真的 複委託跟海外券商真的各有優缺 我自己是都有用
作者: downdragon (hsf)   2019-04-14 20:45:00
我同意NT300的說法 難道投資只顧自己不管後人嘛 而且會讓人猝死的病應該不是只有意外吧
作者: ph49 (如果不是你我依然是我)   2019-04-17 00:01:00
量少才用複委託,資金大當然直接美國券商,複委託手續費太驚人了
作者: jackcomtw (黃色獅子頭)   2019-04-20 23:55:00
複委託手續費這麼低,當然大推囉,0.2%, 低銷20鎂,不是嗎
作者: a9284850 (leo)   2019-04-21 19:19:00
一半vti 一半brk b 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