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資產配置 偏重小型股與價值股提高報酬

作者: k0783154 ( )   2014-12-04 20:48:52
小型股跟價值股的溢酬,
是由1992年由法瑪(Eugene Fama,2013年諾貝爾獎得主)和法蘭奇(Kenneth Frence)
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所提出的。
另外,散戶投資正典的作者席格爾(賓州大學商學院教授)也將觀察的股市數據
延伸到2006年,亦觀察到這種現象的存在。
這篇文章從實務面的角度切入,如何利用這個現象來選擇標的做資產配置。
因為有一些表格比較,建議可以看
部落格原文版:
http://hclovenote.blogspot.tw/2014/12/20141204.html
純文字版本:
實務面上,若要在資產配置策略中偏重小型股與價值股,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捨棄追蹤標普500指數(S&P 500)的ETF
(目前追蹤標普500指數有三檔ETF:SPY、IVV、VOO)。
標普500指數囊括全美500大企業,並採市值加權,這表示市值越大的個股,
在指數中的權重會較高。因此,納入標普500的個股,除了有大型股的特質,
另外也因為深受投資人的喜愛(造成追高),有成長股的傾向(成長股被認為股價高於
其基本面,也就是高本益比、高股價淨值比等)。
市值越大投資比重越大,很明顯的缺點就是容易掉入"追逐市場上贏家"的陷阱,
例如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事件,許多股價高到不合理的科技股被納入標普500,
結果在2000~2002年期間,標普500指數累積跌幅將近-50%。
取而代之的選擇是投資在範圍更廣泛的標的,例如:全美股票市場(Total Market Index)
、羅素3000(Russell 3000 Index)等指數,可以拿到整個市場完整的風險與報酬,
並且持有更多的小型股(Small-Cap)甚至是微型股(Micro-Cap),並納入更多的價值股。
投資在全股票市場的好處,就是讓資產不特別偏重哪一個部位,
獲得整個市場的平均報酬,不管今年是價值股當道抑或是小型股爆發,
一樣都能獲得好處。只要長期(30年以上)保持在市場的平均,就能贏過許許多多在投資
路上載浮載沉的投資人了。
介紹這兩檔廣泛的全市場(大盤)指數ETF:
VTI -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Vanguard發行的全美股票市場ETF),
這檔追蹤的指數為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完整涵蓋了大、中、小、微型股
一共3784隻個股,內扣費更只有0.05%的超低比率。
IWV - iShares Russell 3000 ETF,也是完整涵蓋微型至大型股,
不過持股數目較VTI少,只有3029隻個股,內扣費用比率為0.2%,是VTI的四倍。
這兩檔ETF都是TD Ameritrade的免交易費ETF,買進跟賣出都不收任何手續費
(規定買進後30天內不可賣出)。
其實不難看出,VTI絕對是投資美國股市的首選,內扣費只有0.05%、追蹤誤差低、
流動性好、資產總值大。
再來看實際的數據,我拿IVV這檔ETF(也是TD的免交易費ETF)代表標普500指數,
和VTI及IWV來比較,根據美國晨星提供的數據(截至2014/12/02止):
(表格詳見網誌)
IVV短期的報酬,的確很有可能會贏過VTI及IWV,那是因為在那一段期間,
大型成長股的表現較突出。但是將時間拉長來看,時常有回歸均值的現象(運勢輪流轉)
,所以不難發現,VTI及IWV的長期表現都能贏過IVV。
過去十年的年化報酬,平均VTI一年贏IVV約0.5%個百分比,若是經過十年的複利,
那會是很可觀的數字。
作者: hhcelll (ww)   2014-12-05 00:13:00
感謝,真是受益良多
作者: djo (cder)   2014-12-05 00:35:00
小型股估值太貴了。http://cdn1.valuewalk.com/wp-content/uploads/2013/10/1-rut-drags.png
作者: Doric (886^^)   2014-12-05 09:43:00
定期定額分批進場是否能迴避樓上的疑慮?
作者: jason751231 (大牛)   2014-12-23 13:58:00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話 溢酬還存在嗎?
作者: zeroking0519 (麵包)   2013-01-06 17:06:00
小弟認為風險溢酬和知識溢酬應該是不一樣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