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台北東區 Waiting Bistro 等待好酒與好菜

作者: Farrahliu (菲拉)   2018-03-06 21:17:11
餐廳名稱:Waiting Bistro
消費時間:2018年/3月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251巷13弄6號1樓
電話:02-27318803
建議閱讀圖多網誌版 https://goo.gl/EHsQ9K
人生,有許多時間,是在等待中經過的─等長大、等退伍、等發薪日。
或是,等一個懂得跟你一起享受生活和美食的人。
「Good things are worth Waiting for.好酒、好菜,還有一些好東西值得等待。」
在Waiting Bistro的粉絲團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一下就被擊中,
所以很臨時的,就拉著男友直奔這間位在忠孝復興站附近,
一條安靜巷弄裡的餐酒館。
也許是去的時間早了點,推門進入的時候,只有一桌正在品嘗紅酒的客人,
這讓我們兩人都稍微擔心了一下,但才入座沒多久,
就聽見櫃台對著電話另一頭的客人致歉,原來這一晚的訂位早就已經全滿了。
能撿到一桌吃晚餐,也是種意外的幸福。
Waiting Bistro是間有些特別的餐廳,牆面上滿滿的酒瓶,
冰箱裡啤酒的選擇也多樣,但另一頭卻有一面正在播放運動賽事的大螢幕,
這裡其實像是餐酒館加上運動酒吧的綜合體,
可以同時滿足運動迷和美食獵人兩種不同客層的需求。
翻開menu,開胃菜、主菜、沙拉的選擇都不少,不過甜點倒是只有一樣。
豐富的酒藏也是這裡的特色,各式紅白酒任君挑選,
可惜這日又是開車前來,只能跳過這個部分。
Waiting Bistro有不少充滿創意的菜色,正是我熱愛餐酒館的原因,
小鳥胃二人組當天覺得胃口特別好,
點了兩道前菜、兩道主菜、一份甜點加上一杯飲料,
算是在挑戰我們自己的極限了(笑)。
牛肋小山丘($320)
一道端上桌就香氣滿點的料理!
小鐵鍋裡裝著的牛肋條切成小塊狀,淋上深褐色的醬汁。
叉一塊送入口中,不是軟嫩的口感,而是帶點筋,充滿嚼勁的體驗。
牛肉在嘴裡越嚼越香,沾著番茄酸甜中帶點酒香的醬汁,更是誘人。
牛肋條底下襯著兩塊香蒜麵包,吸飽了醬汁,稍微有些軟,
但散發出的蒜香卻仍濃郁,很適合當做止餓的前菜。
南法紅酒無花果櫻桃鴨($320)
一看到IG上這道菜的照片,菲拉就失心瘋的決心要點了。實在是太美!
櫻桃鴨肉一片片鋪排在蔬菜上,搭配了少見的無花果入菜,
光是顏色就讓人喜歡的不得了!
入口之後更覺得自己沒有點錯菜,帶著微微煙燻味的鴨肉軟嫩不韌,
輕易就能斷開,帶著Q度的鴨皮不會過肥,還帶著些許的焦香味。
無花果實在是一種很特別的食材,明明是水果,吃起來卻有點像是肉類。
猜想應該是用酒漬過,咬下的時候感覺帶點酒味,
酸甜的口感正好中和了鴨肉可能造成的膩口,顯得清爽起來。
多樣的蔬菜讓整道菜多了層次,菇類多汁Q彈,
南瓜則是有些脆脆的口感,青椒也維持了原本的甜度,
不同食材各有特色,不是統一的軟爛,顯得特別用心。
松露松阪豬燉飯($430)
菲拉其實是衝著這道菜來到Waiting Bistro的,當然是不能放過。
份量其實不小,比某些餐酒館的迷你版燉飯來得大方許多,
相信是可以餵飽一般食量的朋友。
松露的香氣在菲拉拍照的時候就不停的誘惑我們,
終於放下相機的那刻挖了一勺來吃─真的是,太~好~吃~了!
松露的味道極濃厚,選用的應該是義大利米,但是比較偏圓潤飽滿的種類,
所以吃起來的口感是Q彈的,其中米心的熟度又拿捏得恰到好處,
更特別的是在米飯中加入了甜甜的洋蔥丁和蒜,
微微的辛味但不辣,又是另一種口感。
搭配的松阪豬肉切成薄片,軟軟嫩嫩的,帶點火烤的焦香,
沒有讓人害怕的豬腥味,卻也不會搶掉松露的鋒頭。
這道燉飯讓菲拉決定要霸占整盤料理,一口接一口完全不想要放下!
還有那帶著微酸的油封番茄,不是只有好看配色而已,
適時的調和味覺,連平常不愛吃番茄的我也吃光了。
不過要提醒大家,若有點這道建議趁熱吃,
冷了之後的松阪豬味道就稍微差了點,有些可惜。
主廚的奶油培根蛋黃筆管麵($300)
先說結論,這道是整頓飯中比較沒有亮點的料理,
如果不是對這經典的義大利麵口味情有獨鍾的朋友,
建議可以挑其他更有特色的料理。
培根、蘆筍、油封番茄,再打上一顆蛋黃,
刨上起司絲,視覺上其實是挺華麗的。
但在攪拌蛋黃的過程中就覺得有些微不妙,醬汁似乎太稀了些,
不太能夠順利的掛在麵體上。
不過筆管麵本身的Q度是相當足夠的,蘆筍也保留著清甜,
培根的口味對我來說則是稍鹹一些。
整體來說,雖然表現的不差,但也許是前幾道菜的分數太高,
吃到這裡就覺得比較普通了。
西班牙人的點心($150)&不加一滴水的新鮮果汁($220)
這天的果汁配方是紅蘿蔔加蘋果,既然沒有不喜歡的鳳梨,
服務人員又特別強調一滴水一塊冰都不加,就點來試試看。
果然一整杯橘紅色的果汁,濃郁中帶著兩種食材的香氣,
互不搶味,搭配的挺完美。口味上不會太甜,主要是蘋果的甜味,
沒有什麼人工甜味的參雜,果泥渣渣過濾的滿徹底,
喝到最後也不覺得有沙沙的口感。
而這整間店裡唯一的一道甜點,其實就是短版的吉拿棒,
但應該比電影院的好吃百倍!
一份六塊,跟融化的巧克力醬和巧克力脆片一起上桌,十分邪惡的甜點,
拿起來的時候還熱著呢!
外皮酥酥的,灑上一點糖粉,內裡則是鬆軟的口感,吃起來和可麗露有幾分相似。
巧克力醬是大人氣的口味,不會太甜,雖然份量有些多,
但小鳥胃二人組還是很爭氣的完食了!
有這樣的料理作為飯後甜點,相當完美呢!
在冬末一個下著雨的夜晚,在昏黃燈光的東區靜巷小酒館裡吃上一頓好的,
忘掉煩心的瑣事,牽著另一個人的手散散步,覺得滿足而溫暖。
一份好的食物,一個懂愛的人,都是值得花上時間去等待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