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台北 中山 辣麻味噌拉麵 鬼金棒

作者: earth875 (噗啊juujon~)   2016-02-11 21:38:13
餐廳名稱:辣麻味噌拉麵 鬼金棒
消費時間:2016/01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19巷2弄35號
電話:無電話號碼
營業時間:11:30 ~ 14:00; 17:00 ~ 22:00; 11:30 ~ 22:00 (Sun, Sat)
每人平均價位:230 ~ 300
圖文網誌:http://juujon.pixnet.net/blog/post/208558387
東京神田的カラシビつけ麺鬼金棒也來台灣展店了,現在台北已有三間分據點,且還有分
成拉麵跟沾麵的專門店,這天跟朋友造訪的是辣麻味噌拉麵的中山店,就是要來見識看看
既麻且辣又迷人的滋味。這間中山店位於中山站一號出口後方三分鐘的路程,交通來說算
是相當方便但就是不好停車,店面稍微長而狹小了點,採用食券機來簡化收銀的手續,算
是跟東京一樣的風格,享用美味又直率的小店。
其實店內標示了不少注意事項,而且到處都有張貼有些雜亂,其實這些看似複雜的規矩並
不難懂,秉持著尊重店家跟其他賓客的想法之下就會覺得很理所當然,不過有一點是比較
不直觀且混亂的就是排隊的順序,要先入店內用食券機買票,再到店門外面排隊,這樣出
入的過程往往很難分辨是誰先誰後,希望能更簡化流程。此外店內有提醒用餐完畢後不要
佔用座位,畢竟拉麵店本就不是適合滑手機聊天的咖啡廳,享受完美味就趕緊讓給後方久
候的賓客吧。
這裡的拉麵只有兩種,一個是基本款的辣麻味噌拉麵,另一個是特製辣麻味噌拉麵,後者
多了一塊叉燒、豆芽菜增量跟一顆糖心蛋,愛吃肉的朋友應該很適合特製的版本。
另外拉麵本身都可以選擇「辣」跟「麻」的程度,店家有提供基本建議讓賓客參考,也有
不麻不辣的選項,這天的感想是「辣」倒還好畢竟台灣人也蠻會吃辣的,但「麻」的話盡
可能不要超過普通的程度,甚至減低到少量會更好,像個人自負麻辣都重口味,兩者都選
鬼增量,辣是辣得到位又過癮,但「麻」就讓整個味蕾都痠到變味,連喝水都難以緩解退
去,這可有些浪費了這碗美味。
首先最吸引人的就是湯頭,本身是渾厚又濃郁的味噌湯頭,入喉後是一股滑順的鮮美上來
,這樣飽滿的湯頭再搭配上刺激性之後更為迷人,尤其是上頭鋪的豆芽菜已經過爆炒,香
氣更加開胃,雖然濃厚卻不霸道的好味道。麵體也選擇較適合濃湯的粗捲麵,口感偏硬韌
的嚼感,搭配湯頭很自然舒服。
叉燒本身得說是非常肥膩的豬腩肉,肥瘦分層明顯且比例是一比一的肥美,煮得功夫拿捏
得很好是一致性的軟嫩,單吃的話多少會容易膩口,但配上這種重辣重麻的湯頭反而變成
絕配且不膩,尤其是肥油的部分已經煮得甜化,正好提供味蕾喘息的空間,叉燒本身又很
大塊誠意十足,是跟其他坊間不一樣的對比很不錯。
配料的話是有點微妙的,豆芽菜因為炒過之後變得塌扁,師傅又把辣粉跟花椒粉撒在上頭
,整個口味會過重又不好入口,倒不如最後再放豆芽菜來得好些。玉米筍是坊間拉麵較少
見的配料,建議放到湯裡泡著不然上面的粉末也會影響口味。這兩者都很容易受到辣粉跟
花椒粉的影響,所以感覺糖心蛋跟叉燒表現較佳,所以也再次提醒要造訪的朋友別點太麻

鬼金棒的拉麵風格跟近年東京流行的背脂チャッチャ系有所不同,走的是味噌湯頭搭配四
川風格的辣麻組合,而這兩者特色濃烈的湯頭能夠充分結合又滑順,正是個人認為鬼金棒
的迷人之處,尤其是本應肥膩得厲害的叉燒腩肉,卻跟湯頭結合後更顯油脂甜美,是坊間
拉麵較難品味到的體驗,這點就很值得一訪。而辣度來說因為台灣人普遍能接受,點到鬼
增量也不會太難入口,但麻度的話建議點少量甚至最多普通,一般麻辣鍋的麻度大約是他
們家的少量而已,太多就容易影響味蕾了。
作者: bentryit (輝英時代)   2016-02-12 12:07:00
寫的不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