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檳城 喬治市茶座、茶室、小吃檔美食攻略

作者: lusi (lusi)   2015-01-19 14:27:41
圖多無音樂好讀版:http://blog.roodo.com/lucida/archives/37710961.html
走透透旅行手札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ucidago
檳城是馬來西亞華人的主要居住城市,
不過其實也有許多馬來人、印度人在這個城市居住,
2008年檳城首府喬治市和馬六甲市一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
加入世界遺產的陣容,
當年因為其當年英國人佔領檳城時將之建設成一個商業市鎮
(但是後來又發現新加坡這塊寶地而放鬆對檳城的建設),
以及華人移民努力的開闢之下,
於是留下了建築亦中亦洋、文化中西融合、各路人馬交織出來的美食天地。
檳城的美食運用許多曬乾、炸酥的食材原料,
如中藥、香料、魚乾、蝦乾、油蔥等等,濃厚的口味和豐富的配菜是其一大特色。
由於檳城的路名中文英文並不相對,
同一條路在不同的區段名字也不一樣,
所以本篇提到的餐廳位置都標示在地圖裡了,大家可以按圖索驥。
多春茶座 Toh Soon Cafe
google地圖不知道為什麼顯示已歇業,但明明茶座還是在原來的巷子。
走到新街Lebuh Campbell牌坊旁便可看見位於巷弄中的小茶檔。
這間茶座以碳烤咖椰土司,現烤的吐司配上一杯咖逼歐(Kopi-O)真的是絕配。
坐在位子上聽到當地人談笑,平日下午來一餐點心活力倍增啊!
咖椰土司,咖椰醬(Kaya)算是馬來西亞的傳統美食,
是一種椰子果醬,主要成分是椰漿、鴨蛋(雞蛋)、香蘭葉,吃起來有一種特殊的香氣。
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很常見,許多咖椰土司連鎖店會單售獨門秘方的咖椰醬。
槐記蜜味燒臘 WAI KEE
位於青天旅社招牌底下,牛干冬街上(Chulia Street)槐記蜜味燒臘,
午餐時間一定會看到當地人擠滿了茶室。
掛在攤頭一串串烤得焦黑的叉燒肉,是他們家的招牌。
許多OL、上班族、三輪車伕都喜愛來這裡吃一餐。
大家聚攏一桌,合叫幾盤肉和青菜,氣氛非常熱鬧。
因為人很多所以坐下來還要等待點餐,
同桌的印度人一直用福建話跟我聊天,感覺很奇妙。
(是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的印度人,
我要跟他聊印度的是他還沒什麼興趣說自己只有住過馬來西亞。)
但是他非常的捧場這一家叉燒飯一直說很好吃,
一個印度人臉一直說『後呷、後呷』這畫面在檳城才看得到啊。
介紹一下這些茶室的消費方式,
馬來西亞的小吃檔多半以路邊攤的形式聚集在茶室周圍。
進去找位子坐可以向各大攤頭或者是負責的人力隨意點餐,
而飲料的生意就由茶室的主人經營,所以如果不點飲料多半要付一些座位費,
價錢由40仙到1令吉不等。
其實飲料價錢大概也就在1.2~2.5令吉間,
而且飲料選項超級多還有很多台灣沒喝過的口味,不算貴啦!
不管是飲料還是小吃,都是送上來的那一刻要付款喔!
來盤叉燒燒肉飯,那叉燒真的很好吃,
焦香焦香的令人沒齒難忘(這不是在形容恩情難忘的詞嗎)。
脆皮燒肉的味道也很香,搭配特調的燒臘醬油飯一下子就扒光光了。
伍秀澤海南雞飯
這家很多觀光客推薦,就在槐記燒臘隔壁,
可能是來得特別早的關係所以生意沒有很好。(跟隔壁差很多)
不過這家店只有伍秀澤一個攤位,專靠海南雞飯可以有這麼大的店面也非常厲害。
剛開店不久,店裡的人手都在忙著備料。
一套雞飯有雞肉、雞汁飯、雞骨湯,份量還蠻多的,
雞肉是屬於比較嫩彈的那種,醬油也不會太鹹,蔥油味沒有特別重。
(但剛好我是熱愛蔥油的那一派,所以個人比較喜歡在清邁吃到的海南雞飯。)
整體來說好吃但是不是印象深刻的那一種。
汕頭街四大天王、新月宮茶室
汕頭街的英文名字竟然是金百利街(Kimberley Street)。
每一間茶室的營業時間不同,有人專做早餐檔,有人做白天,也有人做晚上。
比如汕頭街這邊就是下午以後比較熱鬧,會一直營業到接近深夜。
這邊連續幾間都有茶室,叫對街的菜來吃也不成問題,
反正坐哪邊就點哪家的飲料就對了。
四大天王就是鴨粥粿汁、四果湯、炒粿條、天皇雞腳粿條湯,排名不分先後。
選擇在新月宮茶室坐下,
對面就是汕頭街四大天王之一的權記鴨粥粿汁
(拜託不要用國語點餐店員會反應不過來『果汁/粿汁』,福建話就是貴家Kua Chap。)
一次包了鴨粥和粿汁(材料都一樣只差一邊是粥、一邊是粿汁),
粿汁吃起來像基隆的鼎邊趖,比一般的粿條口感還要彈一些,很好吃!
湯頭尤其是一絕,配料豐富有許多拆得很碎的肉屑和內臟滷得很香,
是我心目中汕頭街小吃中的第一名。
另一個四大天王天皇雞腳粿條湯和他們家的滷雞腳,
非常推薦入口即化的滷雞腳,看起來滷得很黑但是一點都不死鹹,
放進嘴裡含一下連『蹭』都不用肉就都進胃裡了。
檳城的福建麵在馬來西亞其他地方稱為蝦麵,
在吉隆坡點福建麵會點到醬汁黑黑的滷麵而不是長這樣。
就像高雄的滷肉飯叫做肉臊飯,如果在高雄點滷肉飯會點到台北的控肉飯一樣的道理。
福建麵在各大茶室幾乎都可以看得到有人擺攤,
蝦乾和油蔥讓整碗湯變的鮮甜美味,麵條和米粉混在一起口感層次豐富,
加上鮮蝦、肉片、水煮蛋、丸子等配料,是一碗令人愛不釋手的麵
(結果去每一家茶室我都想點福建麵XD)。
有些攤販會提供加價加料的服務,可以添加排骨、魚丸等等。
四大天王之一的粿條也幾乎每間茶室都會賣,
路邊攤看到超大的炒鍋配上大火快炒,
重要的是安排材料下鍋的順序,將之一一炒香調味,粿條Q蛋汁香蠔肉提味。
松鶴軒涼茶
同樣在汕頭街上,
雖然檳城的涼茶攤還不少,路西達也喝了好多攤,但這家特別推薦。
除了退火的苦茶,還有菊花、甘露等茶類選擇,來一杯冰茶真的很滿足。
愉園茶室Joo Hooi Cafe
愉園茶室位於景貴街旁,從早上營業到黃昏,
這裡最有名的是旁邊的潮州紅豆霜和煎蕊,一樣可以點進來內用。
這一家在茶室旁的甜品攤,整天都看到排隊人龍。大家點了冰品會直接在路邊吃起來。
這個綠綠的像米台目的東西就是煎蕊,是來自印尼的點心,
不過味道應該有經過檳城版的改良,畢竟人家是叫做『潮州煎蕊』。
煎蕊成分是白米粉和香蘭葉汁,配上紅豆、椰漿、椰糖、刨冰一起食用。
這碗煎蕊甜甜鹹鹹,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味道有點像是泰式奶茶,很容易入口!
而紅豆霜更豐富了,除了很多配料之外,裡頭的紅色醬汁吃起來竟然有沙士糖的味道。
景貴街上還有一攤囉吔應該也是潮州煎蕊紅豆霜的相關企業,也可以在愉園茶室點到。
豬腸粉,因為外觀長得像豬腸而得名。
其實是一種使用米漿製作的廣東食品,用醬料和芝麻調味。
可以搭配魚丸、豬肉丸、腐竹、豬皮等食用,
馬來西亞醬料多使用蝦膏,所以吃起來會有一種蝦腥味,算是一種點心。
而愉園茶室本身最有名的則是炒粿條,品嚐過後覺得的確比汕頭街的好吃。
這邊也可以點到叻沙,叻沙有分亞參叻沙和咖哩叻沙兩種,味道渾然不同,
但是都非常好吃。(顯示為兩種都很愛吃。)
這碗是亞參叻沙,偏酸的湯頭和魚肉味,非常鮮美。
大東酒樓 TAI TONG RESTAURANT
檳城也可以吃到港式飲茶,這間大東酒樓在當地非常有名。
廣闊的店面,許多推車來去其中,有點心、包子、粥等等任君挑選。
和香港一樣,坐下來就會問要喝什麼茶並送上茶杯和清潔用的熱水,
點了普洱茶,事後感到非常後悔,不知甚麼緣故喝起來就像是洗碗水。
直接和推車的服務人員點餐,他們就會將食物端到桌上,
並在桌上的計費卡上劃記,所以可以隨時知道吃了多少錢。
普洱茶的味道雖然非常不可取,
但是每一樣點心都非常好吃,估計還要吃更多家檳城美食,
所以很謹慎的點了兩種燒賣(超美味)、大包、蘿蔔糕和春捲。
價錢也不貴,很推薦這間的點心。
中路美沁茶室MAXIM CAFE、益香綁線肉骨茶
剛剛介紹的美食都分配在核心區,也是喬治市主要的觀光地區,
而在位於緩衝區的中路(Macalister Road)也被稱做是美食街。
這裏晚間還有電視台曾採訪過的New Lane夜市,也是檳城美食的大宗集合處。
這裡的福建麵也是很令人滿意,上次到吉隆坡愛上叻沙,這回到檳城又愛上福建麵了。
大家都說去馬來西亞要吃肉骨茶,
中藥熬煮的肉骨茶可以驅寒、消除疲勞(馬來人有需要驅寒嗎?)
位於中路的這間益香綁線肉骨茶就成為地利之便的首選。
因為肉骨茶已經是大馬的名產,而新加坡也輸說自己是肉骨茶的發源地,
兩邊的肉骨茶其實味道有所不同,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馬來西亞的肉骨茶肯定比新加坡的還要早,
聽說有的獨家湯頭還有人想要申請專利。
肉骨茶如今除了豬肉也發展出素食、海鮮等口味。
小小一碗肉骨茶要價10.5令吉,
這碗是招牌肉,可不便宜,可以加湯。
台灣比較不容易吃到肉骨茶,
但很容易吃到統一肉骨茶泡麵,那是我對肉骨茶香味的想像,
不過可惜真正的肉骨茶中藥味比較重,香味則不如化工泡麵(真是慚愧),
雖然味道是不錯,但難免還有一絲絲的遺憾感,
難道沒有味道像是統一肉骨茶但是食材又很純正的大馬肉骨茶嗎?
(癡癡找尋中,還望大家推薦。)
對了,大馬美食帶不走,但是這伴手禮泡麵倒是十分熱門,
尤其去年有來自『美國』的泡麵達人將檳城白咖哩泡麵評為世界第一後,
檳城到處都見得到賣泡麵的攤販。
網路上推薦的品牌是MyKuali,但當地人好像喜歡阿來,
總之泡麵也不貴(只是很佔空間),可以都買來試試看。
但也有一說第一名的泡麵是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MAMEE CHEF CURRY LASKA泡麵
(亞航飛機上也是這樣廣告),爭什麼爭,通通買來吃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