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早期臺北最盛大廟會文化

作者: tommytsai123 (海偶一老叟)   2020-05-18 14:12:08
若需要引用,請標明作者「tommytsai123」
非經本人同意,禁止轉載
小弟我本身是個「95後(1995年以後出生的)」,從我有記憶以來,總是覺得中南部的廟會
比北部,特別是台北市的廟會來得更加盛大。
台中的大甲媽、彰化的南瑤媽、雲林西螺的太平媽、嘉義市的城隍夜巡、台南府城的送天師
、屏東的迎王祭典……等等,甚至是基隆的中元祭這種不太能算是傳統定義上的「迎神賽會
」,只能算是「歲時節慶」,其規模都比台北來得大。
但是,如果各位去翻閱日治時代的《台灣日日新報》、《台南新報》與《台灣民報》……這
些是日治時代的「三大報」,戰後到戒嚴時代的《台灣新生報》、《中央日報》、《中華日
報》及余紀忠主持的《中國時報》、王惕吾主持的《聯合報》,甚至是距離現在已經非常近
的黨外大報《自立晚報》……等等在台灣社會與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報紙。
其實大家可以發現,當時的新聞幾乎都是關注台北的廟會。特別是農曆五月十三的大稻埕迎
城隍,以及十月廿二的艋舺大拜拜。
除了這兩個最為知名的「迎神賽會」,整個北部地區其實還有非常多年例性質的「大拜拜」
、「歲時祭典」與「平安祭典」。
依序表列如下(歡迎補充、斧正):
正月初六:三峽祖師廟清水祖師聖誕祭典
正月十一:北投慈后宮「北投大拜拜」
正月十五:內湖、社子島「夜弄土地公」
正月十五:野柳保安宮、仁和宮「野柳洗港」
正月十五:「平溪放天燈」
正月十五:通宵慈雲宮「通宵射炮城」
正月十五:中港慈裕宮「竹南炸寒單」
正月十五:苗栗市「苗栗火旁龍」
正月十五:利澤永安宮「利澤簡跑尪」
正月十七:桃園景福宮「桃園大拜拜」
正月二十:雙溪「雙溪迎媽祖」
三月初三:羅東奠安宮「羅東大拜拜」
三月初八:蘇澳晉安宮「蘇澳大拜拜」
三月十二:萬華廣照宮「加吶大拜拜」
三月十五: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
三月十五:淡水三芝九庄輪祀大道公年例
三月十五:樹林濟安宮「樹林大拜拜」
三月十六:鶯歌龜公廟「鶯歌大拜拜」
三月廿三:永和保福宮「永和大拜拜」
三月廿三:土城五穀廟「土城大拜拜」
三月廿五:松山慈祐宮「錫口大拜拜」
三月廿八:宜蘭東嶽廟「宜蘭大拜拜」
四月初一:九份迎媽祖「九份大拜拜」
四月十五:金山慈護宮「金山大拜拜」
四月十六:金山慈護宮「二媽回娘家」
四月廿三:松山慈祐宮值年街庄過爐繞境
四月廿五:三重先嗇宮「三重大拜拜」
四月廿六:士林植蘭亭迎媽祖
五月初一:新莊地藏庵「新莊大拜拜」
五月初五:中港慈裕宮「竹南端午洗港淨江」
五月初六:淡水祖師廟「淡水大拜拜」
五月初七:三芝福成宮「三芝大拜拜」
五月十三:「大稻埕迎城隍」
六月十八:龜山壽山巖「龜山大拜拜」
六月廿四:大溪普濟堂「大溪大拜拜」
農曆七月:土城大墓公「擺接堡十三庄中元祭」
七月十三:雞籠中元祭
七月十五:新竹城隍廟「竹塹中元城隍祭」
七月二十:新埔褒忠亭「新竹義民祭」
七月三十:頭城搶孤
八月初八:五股龍鳳巖「五股大拜拜」
八月十五:十分成安宮「十分寮大拜拜」
九月十五:林口竹林山「林口大拜拜」
九月十八:蘆洲湧蓮寺「蘆洲大拜拜」
九月十八:泰山頂、下泰山巖「泰山大拜拜」
十月十五:新莊慶臨宮「西盛大拜拜」
十月十五:景美集應廟「景美大拜拜」
十月十七:板橋浮洲「浮洲大拜拜」
十月廿二:「艋舺大拜拜」
十月廿五:蘆洲大眾廟暗訪
十一月十二:芝山巖惠濟宮年例繞境
十一月十五:二結王公廟「二結王公過火」
光復節:法主公廟繞境
除了這些「年例」性質,每年固定舉辦的大拜拜以外,台北地區也有通常三到四年一次的「
尪公過頭(迎尪公)」、「迎關渡媽」,抑或是「弄過火(過金火)」,也有一些不算是「
境主大廟」,但也有「庄(角)頭大廟」地位的地方公廟都有每年固定繞境(如:蘆洲保佑
宮、古亭長慶廟、公館永興宮、萬華河溝頭助順將軍……等等)。
也有一些是輪祀、爐主制的神明會,採用跟雲林六房媽、五股開台尊王、新社九庄媽相同或
類似的祭祀模式,諸如:淡水三芝九庄大道公、士林郭姓汾陽忠武王……等等
另外有一些是各庄頭每年例行的「許平安」、「謝平安」與「平安戲」,因為會請大廟的神
明來「拜天公」,所以開始形成年例祭典。
上述很多年例性質的「大拜拜」,當中很多因為宮廟管理人事的決策(如:提報無形文化資
產或國定重要民俗),以及政府單位的規劃……等等原因,開始轉變成以「文化節」或「文
化祭」的名義舉辦。不只是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金山大拜拜現在的登錄名義是
「北海岸媽祖文化祭」,龜山壽山巖觀音寺的「龜山大拜拜」的登錄名義是「桃園縣觀音文
化節」。
「過火」在宜蘭地區最為常見,幾乎每間庄頭公廟都有,而且是每年都要舉辦。在台北地區
則是以淡水沙崙保安廟(清水祖師)、新莊中港厝福德祠(福德正神、玄天上帝)與新莊保
元宮(池府千歲、中壇元帥)最為知名,新莊「弄過火」那種小法也是很特有的(保元宮是
蘆竹南崁廣盛壇主持小法科儀)。
「炸寒單」其實是從新竹跟竹南流傳過去台東,原則上是被移居台東的竹南人流傳過去。「
寒單爺」的祖廟,應該是新竹市安大路地下道旁邊的「安南宮」,神號是「趙府大人」。
在以往,新聞媒體只關注台北地區的迎神賽會與歲時節慶,相當程度是受限於當時的地理與
交通限制。
也因此,當新聞媒體大篇幅報導台北地區各大廟會祭典的盛況的時候,也就引起政府單位的
關注。特別是農曆五月十三的大稻埕迎城隍與十月廿二的艋舺大拜拜。
家父正是老大稻埕人,祖上世居大稻埕以歷五代,到我正是第六代,祖上定居大稻埕正是跟
清代的「頂下郊拼」有關。
在家父的記憶中,因為大稻埕與西區是以往老台北最為發達的商業區,也是舊行政區所在(
舊市政府(市役所)正是今天捷運中山站的「當代藝術館」)。因此,大稻埕迎城隍,在當
時代可說是整個台北市,甚至是整個台灣最大規模的廟會祭典,也因為當地人特別重視,其
規模甚至可以媲美今日的東港迎王。
但是,在1960到80年代的黨國威權體制下,當時政府對於這樣大規模的人群聚集非常敏感,
也擔任造成經濟與戰備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是當時台灣正在向工商業社會轉型,台北市的
城市機能還在發展中。一次大稻埕迎城隍,在1960年代是會造成半個台北市的交通因此癱瘓
。因此,在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任內(1972-1978),開始針對台北地區的廟會進行「輔導
轉型」。
所謂的「輔導轉型」,就是開始限制廟會的規模,給予大稻埕地區三年的「適應期」,到了
第四年,只要是被認為是超出限制的廟會規模,就會遭到警方關切與取締。特別是陣頭、藝
閣、花車、北管、遊行與流水席(辦桌),最早被限制的是辦桌,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了。
隨著城市機能的改變,市區的轉移(1987年忠孝東路SOGO開幕,1990年開始市議會、市政府
相繼遷移到現在的大樓,信義計劃區開發),大稻埕地區作為「市區」與「商業區」的地位
走向沒落,很多有錢人開始移民美國、日本,或是移居東區,逐漸放棄對於傳統產業(中藥
、布匹、紡織、夜總會)的投資,開始轉向餐旅業(爭鮮壽司)、零售業(聯華食品、萊爾
富)、房地產……等等「新興產業」從事投資。
這不只是造成地方政治與社會的「權力真空」,也造成地方公廟的權力結構與管理人事開始
被動的「世代交替」。從而也就造成今天大稻埕地區「廟宇」與「軒社」通常各自為政的情
況,第一個沒落的就是大稻埕霞海城隍「鯤溟八將」的「倒館(散館)」,至今都不太能看
見有恢復的可能性。
廟宇的「權力真空」與「世代交替」,以及大稻埕開始轉型為觀光區,開始發展觀光產業鏈
,霞海城隍廟也開始轉型為「觀光廟宇」,自然而然的,傳統廟會也就不太受到重視。從而
造成今天「月老」比「城隍」更加知名,更加被重視的現象。
「配祀神」比「主祀神」更加知名的現象,雖可說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通常是有特殊的緣
由,諸如:地方社會的發展歷史、真人成神、靈驗神蹟或是有採乩童在濟世辦事……等等。
像是:
嘉義東石副瀨富安宮,最知名的是日本警察「義愛公」,但主神是「五府千歲」。
嘉義東石三塊厝福靈宮,最知名的是一尊大砲「鐵嘴將軍」,但主神是「觀音佛祖」。
這些可以參見我以前的文章,在此不再贅述。
最後,也就造成今天廟會沒落的情況,從神轎改成「車巡」,用發財車載著繞境,以及神將
陣頭陸續解散而未能恢復,各位就可以窺見這個情況。
作者: louis5566 (布宜諾斯劉詩詩)   2020-05-18 14:55:00
大台北地區的年例多會迎請關渡天上聖母、大龍峒保生大帝、淡水蓬萊老祖及集應廟(or忠順廟)的尪公 這幾位在大台北信仰圈佔有重要意義說到尪公信仰 問問大家:「尪公」到底是保儀大夫還是保儀尊王呢?
作者: tommytsai123 (海偶一老叟)   2020-05-18 15:11:00
尪公這個詞,我想可能只是泉州、安溪人在語言上的一種暱稱,有好幾位神明都被稱為尪公。除了張巡與許遠有「尊號互易」的情況。基隆暖暖東興廟的「里主尊王」,景美會元洞祖師廟的「靈者尊王」與高雄旗山雙龍寺的「迦毘羅王」都被當地人暱稱為「尪公」
作者: louis5566 (布宜諾斯劉詩詩)   2020-05-18 15:34:00
哈哈 我可能問的比較不精準 但我想表達的是 在大台北地區的尪公信仰有忠順廟(保儀大夫)及集應廟(保儀尊王)兩支 有些地區是到景美集應廟迎請尪公以前迎請這幾位神明的路途艱辛遙遠 後來部分地區就在當地自塑神像 可以參考平溪三聖宮另 里主尊王及迦毘羅王為同一位神 俗名張純 有一個說法是名字與張巡相像 所以才也有尪公之稱至於靈者尊王是為保儀大夫
作者: tommytsai123 (海偶一老叟)   2020-05-18 15:41:00
景美(高尪公)、木柵(張尪公)跟萬隆(林尪公),後來各因為固定的「請尪公過頭」又形成各自的分靈宮,不只是平溪三聖宮、北投集應廟(高尪公)、淡水小坪頂集應廟(張尪公)、淡水義山集應廟(張尪公)跟艋舺進天宮進音社都是這樣
作者: louis5566 (布宜諾斯劉詩詩)   2020-05-18 16:01:00
高尪公、張尪公的部分在這裡算是屬於三姓宗族輪祀信仰的部分 與大台北地區開墾的歷史相關甚多 之後有機會再寫一篇來探討
作者: tommytsai123 (海偶一老叟)   2020-05-18 16:13:00
可以啊,有機會我再來寫一篇,林尪公分到開基的尪媽,不過後來因為人口外移而式微,目前最鼎盛的還是高尪公
作者: PlatinumPt (白金)   2020-05-18 17:31:00
啊…那鄭保惠鄭大夫呢?
作者: louis5566 (布宜諾斯劉詩詩)   2020-05-18 17:59:00
這有點複雜 故事的流傳不一樣 歷史就不一樣 祖廟是是鄭保惠派 臺灣這裡是張巡許遠派
作者: nick770105   2020-05-18 18:34:00
三重大拜拜日期似乎打錯 應該是廿五才對
作者: tommytsai123 (海偶一老叟)   2020-05-18 19:15:00
已修改,感謝斧正
作者: angechen (angechen)   2020-05-18 19:43:00
尪公其實就是佛公,神像的意思,是尊稱,所以神桌有的地方會叫尪架桌,也就是置神像的桌子,但在台灣後來漸漸就成了保儀尊王的稱呼。然後平溪天燈節是政府推一鄉一特色的時候被製造出來的活動,並不是原本就有的民俗活動三芝淡水一帶在三月初還有九庄輪祀大道公的習俗,過爐大拜拜跟請客的習慣都還有保留,算是北部保存的蠻好蠻傳統的文化
作者: tommytsai123 (海偶一老叟)   2020-05-18 20:19:00
其實平溪當地的大拜拜是八月十五,十分寮媽祖廟年例,不過沒有那麼知名,而且很多原有的角頭人口外移跟老化,規模也一直縮減,現在變成整個平溪就是放天燈
作者: louis5566 (布宜諾斯劉詩詩)   2020-05-18 20:26:00
雖然有些牽強 但我有聽過尪公是從恩公訛傳來的XD
作者: tommytsai123 (海偶一老叟)   2020-05-18 20:53:00
除了九庄大道公,還有士林的郭姓汾陽忠武王,算是台北最知名的幾個爐主制祭典炸寒單其實是從竹南開始,被移居台東的竹南人流傳過去的,寒單爺的祖廟是新竹市西大路地下道旁的安南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