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南媽祖廟的一些軼事

作者: gn01223489   2018-04-23 15:20:06
※ 引述《tnsshscsa (STING)》之銘言:
: ※ 引述《gn01223489 ()》之銘言:
: : 這說法邏輯有點怪怪
: : 當時並未有正統之爭,如顯宮為古祖廟之繼承者,何以任海安宮將原屬神尊轉移至他

: : 海安宮豈如此草率?
: : 有一說法是海安宮當時也不知道古廟之下落,亦不知徵詢何方,首先洽詢顯宮,經顯

: : 故才由土城迎回鹿耳門媽
: : 窮庄之說,下面我一併提出我的看法
: : 說西港因顯宮小而改去土城之說,這西港人會有意見吧....
: : 如果查人口數來說,土城區域內的土城仔庄及青草崙庄明治45年時(1912)
: : ,兩庄人口合計僅2084人,與鄰近的安順寮庄(3216人)及和順寮庄(3151人)
: : 相較並不算大,可謂地廣人稀,迎五王上山後所建之廟宇(1915年)亦非現今的巍峨大

: : 而僅是一普通廟宇之規模
: : 至於沒面子一說,早期之請水, 通常只有西港五角頭出轎出陣, 規模較小且儀式較為

: : 而從土城請媽祖時代開始, 參與迎請媽祖的陣頭越來越多, 因此在1988年之香科,
: : 廟方遂將遶境正式併入迎媽祖的行程. 從那時開始,
: : 迎媽祖遶境之規模, 已直追正式刈香之遶境.(引自西港說法)
: : 顯見本非全境參與,而是僅為西港五角頭之活動,況且如顧慮面子為真
: : 那原本覺得沒面子,土城退出後反而不會覺得沒面子?
: : 還變成媽祖壓後?
: 其實照耆老講西港土城未斷香時已知有顯宮開基媽的存在,只不過未斷香所以也沒動作
: 斷香之後改往顯宮請媽祖本來是我打算分享的小故事
: 就用這個機會講一下吧
既是如此,想了解當初為何往土城請,又舊廟窟請水時期不往一水之隔的顯宮?反而在結
束舊廟窟請水前往土城請媽?
: 當時斷香後,雖然土城與鄰近聚落退出,但是參與香科的規模還是有一定數目
: 具耆老講顯宮居民的誠意真的很讓人感動,當時參與的宮廟數目可能都快與顯宮戶數依

: 顯宮是個小村莊,戶數與參香宮廟相差無幾,每間宮廟背後的參與人數點心
: 對顯宮是很大的負擔,那時顯宮一戶幾乎準備10桶以上的點心
: 那桶可是以前那種鐵水桶,顯宮居民聽說是前一晚就在準備
: 可見顯宮對西港香境的用心,然後在下雨泥濘的路上跪迎千歲爺
: 耆老說那種景色會讓然看了眼睛紅紅的
以前的人對於信仰的虔誠真的很令人動容且敬佩,聽說以前西北寮也都要挑著點心從西北
寮走到土城給陣頭吃點心
在土城參加西港香的時候,土城的信眾舉境參加,都是大包小包,草蓆棉被都背在身上,
跟著鹿耳門媽渡過曾文溪參加,夜晚就夜宿西港國小,隨便找個地方瞇一下,馬上就要出
香,直到刈香結束才又跟著鹿耳門媽渡溪回到土城。
除了那些歷史紛爭,在這個物質生活缺乏的年代,這些感動的時刻是曾經屬於西港、土城
香境的共同記憶。
作者: cliff880528 (萬惡的考試)   2018-04-23 20:06:00
gn大真的很了解 當年所有神轎.武陣.信徒渡河都是坐竹筏 晚上就是住學校 而且不像現在大廟有津貼 頂多涼水點心而已 媽祖轎的路線為了收香案還比繞境隊伍多走很多 沒有深厚交情是不可能每科都這樣挺的當時還是各個角頭都有自組武陣 粗估至少逾千人
作者: tnsshscsa (STING)   2018-04-23 22:27:00
其實就是單純土城撐得起西港香境請水的點心而已要不然舊廟地請水是要餓肚子的,土城邀請然後出的起點心,轉往土城請媽祖何樂而不為有些事別想的太複雜其實事情都很單純,各有各的信仰圈,別互相攻訐就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