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社區行動組織案例分享

作者: OscarJeff (藝術與城市)   2014-02-03 23:34:01
重見,不重建:「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社區行動組織案例分享
時間/
2014/02/07(五) 19:30~21:30
地點/
江山藝改所 (新竹市江山街17-4號/城隍廟旁/江山街13.15號巷縫中)
Jiang Shan Yi Gai Suo (No.17-4, Jiang Shan St., Hsinchu City/near Cheng Huang
Temple/in the alley between No.13 & 15, Jiang Shan St.)
講者/
張淳善 (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負責人、企劃)
魏榮達 (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策展人)
柯濟昇 (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設計)
聖誕節 (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畫家)
※免費入場
交通方式/
●大眾運輸
火車站出口出來,沿著左前方林森路直走約100公尺,於左手邊「台灣銀行」前搭乘大遠
百免費接駁車,在第三個停靠站(中山路北門街口)下車,往前直走約50公尺右轉仁德街(
地標為貢茶),直走約50公尺左轉江山街,找到13號及15號之間的防火巷,進入巷子約15
公尺右手邊即為本空間正門。
●步行
火車站出口出來,沿著左前方林森路直走,看到右手邊的「南門醫院」後右轉復興路並直
走東門街,看到城隍廟前廣場往正前方找到仁德街(地標為貢茶),進入仁德街直走約50公
尺左轉江山街,找到13號及15號之間的防火巷,進入巷子約15公尺右手邊即為本空間正門
。(約15~20分鐘)
●地圖 Map
中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18695844895096&set=a.418695798228434.1
073741838.401184409979573&type=3&theater
English version: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20338138064200&set=a.418695798228434.1
073741838.401184409979573&type=3&theater
///////////////////////////////////////////////////////////////
關於講座及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
現為一個半開放的私人空間,又或一個半私人的開放空間。
因緣一群生活在淡水、跨越三個年級的各路人馬2013秋天、前後在淡水重建街相遇,由於
重疊的生活圈使能快步開啟對話與交流而持續聚集。因為街道上遭遇陳年的拓寬工程復發
,於十月底發起組織成為工作室並展開發聲,於地方透過藝術行動積極干擾政府並尋找開
發之外的替代方案;彼時承租這個老舊公寓的三樓也還不到三個月。
然而承租視野面觀音山與淡水河的公寓之初,原屬個人使用及接待背包客為主的空間規劃
,直接因社區公共議題的發生而自體質變,由於成員的淡水生活經驗,能透過與地方組織
合作,開啟成為集結居民的會議空間,並逐漸擴大演進為淡水公共議題討論的場域。
截至目前工作室的行動大多以藝術為方法,透過社區角落的「重見」取代政府想要植入的
「重建」,現在社區已留下一些畫作、或是短暫發生、還有會隨時間消逝的現地創作。此
一由工作室延伸到公共/半公共空間的發展方向,還不斷在曖昧的地方認同中爬行,能否
步入以創作者和居民一起合作的力量,使地方/社區朝向藝文聚落發展而存續,是工作室
仍在摸索的一個未知。
未來將持續號召有志者一同加入。
目前成員:
魏榮達 / 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 / 擔任策展
柯濟昇(老柯) / 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 擔任設計
聖誕節 / 遷居淡水3年‧曾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志工 / 專注畫畫
王守瀚 / 資深淡水青年‧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 / 媒體實務
張淳善 / 落腳淡水8年‧於淡水區公所公任職6年 / 工作室企劃
聯絡方式:0955453620
EMAIL:tamsuistay263@gmail.com
來找我們: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26號3樓
行動發佈:https://www.facebook.com/Not.Rebuild
進駐洽詢:https://www.facebook.com/TamsuiStay
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2895782395532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