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劉耀中的雙空間個展[99%確定]

作者: corainn (ç‚«)   2013-11-06 22:19:18
年輕就是本錢之歡喜做認真玩 ──劉耀中的雙空間個展[99%確定,Z空間、自由人公寓]
出處文章好讀版: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ljs/2013110602
除了有些「卡到陰」,或是被畢卡索附身,以及被馬遠、夏圭上身,莫名其妙的就開始創
作,一般創作還是會有一種源頭動機,有的要畫得很像莫內、陳銀輝,有的要做的很像國
際雙年展的作品,有的要引爆媒體效應,當然,也有簡單到看到風景很漂亮,想把它畫下
來留做紀念的狀況。各式各樣的創作動機,形成後續的各種作品風貌。
就像法官對犯罪現實的審判,「犯意」動機對最後的宣判影響重大。藝術創作者一開始「
起心動念」的狀態,也是判讀作品的重要線索依據,尤其是西方「達達」藝術運動以後,
很多「藝術品」本身常常不甚了了,甚至就只是一堆破銅爛鐵,但是瞭解了藝術家的創作
動機之後,很多「作品」立刻藝術上身,變成意義非凡,甚至成為美術館典藏品,拿到市
場上也會賣到很好的價錢。
所以,當代藝術創作,作品本身很重要,「看不見」的創作動機也很重要,鑑賞當代藝術
,絕不應該看到一堆破銅爛鐵就論定那是破銅爛鐵,因為,即使只是破銅爛鐵,往往是藝
術家無可按耐的衝動、或是百度思索推理的結果,對藝術家而言,那是必然且必要的,也
是無可取代的,絕不能等閒視之。
就因為當代藝術的創作動機很重要,藝術家除了用心經營作品本身,也要很用心經營創作
動機,尤其是「動機」一般並無法看到,如果很會經營,有時候也會有不錯的效果。因為
創作動機很重要,當代藝術家多半要用很多時間經營創作動機,有人甚至經營創作動機好
幾年,都還沒有開始經營作品,創作動機對於當代藝術創作的影響之巨,由此可見一斑。
創作動機在當代很重要,而動機和作品是需要平衡的,真正用心經營的創作動機,是大量
閱讀、思考、體驗後的結果,形成創作者的「內力」,一旦發展為創作,就會如滔滔江水
,一發不可收拾。也有創作時並沒有想很多,等到作品完成的時候才驚覺缺乏創作動機,
只好回頭後設一番,以小學生看圖說故事的方式操作一下,因為已經有圖了,講故事也不
會太離譜,只是作品有時候就是沒有「內力」貫徹,碰到鐵沙掌或降龍18掌之類,可能很
容易就瓦解。
2013年9月中開始,年輕藝術家劉耀中的雙空間個展[99%確定,Z空間、自由人公寓],基
本上就體現了創作動機和作品的平衡狀態,在當代台灣年輕藝術家族群中,表現出令人耳
目一新的效果。這個標題為「99%確定」的展覽,藝術家提出大部分以「英文」English
為創作思考原點的多件作品,在不是英文「語境」的環境,一個台灣年輕人擷取的英文內
容,很自然的會有Slogan化的傾向,一方面Slogan言簡意賅,在非英語社會方便解讀,使
作品即使在台灣社會,還是有溝通的介面;另一方面,Slogan較無一般英文文書「子句」
綿長的狀態,非英文母語創作者也較能確實掌握文義。藝術家以Slogan化的英文,作為創
作思考基點,應該是長時間思考後的結果。
當創作動機已經確定,作出來的作品則很多元化,有很古典細膩的寫實海景,畫出很像南
太平洋火山島的風景,被加上「Look, a island」的英文,本來是風景明信片的樣版風景
,加了那句英文,似乎就被帶入冒險、漂流情境,鼓動著觀者在畫面上觀察敵情、搜索目
標。還有一件木心板切割的「INSTALLATION ART USUALLY COST A LOT AND SO DOES
THIS ONE」,藝術家親自操作線鋸,那當然會COST A LOT,但,如果不曉得是藝術家親自
操鋸,又會覺得木工有些粗,所以,知道創作動機很重要。還有一件「IT’S MY HONOR
TO BRIGHTEN YOU」的霓虹燈作品,孤獨的掛在一個空房間,而霓虹燈即使很孤獨,依舊
沒有忘記本分,不斷的BRIGHTEN進去觀看的人,甚至還覺得那是它的HONOR,那樣的精神
情操,真的是宗教古典到一個程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