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觀念粗敘(七):地球上的生態圈

作者: lightwish (輝願)   2016-03-06 00:15:31
網址: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51460
觀念粗敘(七):地球上的生態圈
作者: 陸章
【正見網2016年03月02日】
十三、地球上的生態圈
在我們觀念中的物質世界還是個死寂冰冷的領域,而生物領域則是一個充滿生命風采的世
界,連植物世界也是擁有了秘密生活方式的社會。
慵倦充滿寂靜的樹蔭下,青白色的小小草花也有它溫柔的秘密的生活;連陽光也似乎充滿
了無窮的好奇,想要從森林的頂部進入那無聲的叢林深處;躲藏在蕭蕭綠葉里的鳥兒鳴囀
著對深情的嚮往。
地球蒼茫起伏的地表由岩石圈、水文圈和大氣圈構成了生靈居住的物質環境,在三個物質
圈中又交匯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遍布大地的生物圈,而我們人就是生物圈裡眾多碳基生物種
類中的一個生命群種,飽經滄桑地漂泊在由塵世無數的生命匯集而成的生命的汪洋里。
岩石圈、水文圈和大氣圈三個物質圈和生物圈之間通過億萬年不變的陽光提供的能量驅動
著碳、水等物質與能量以生物生產繁衍、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等環節在這四個
圈內循環著,並實現了圈內所有的物質循環、生物間的營養傳遞、生命物質的合成與分解
、生物與環境間的物質交換。
放眼望去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物質環境中大量無機物質被合成為生命物質參與了廣密的
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在其間的種類眾多的飛禽走獸內部的物質循環。
遍布大地的植物吸收太陽光能轉換成化學能與生物能貯存在植物生命的內部。生活在叢林
或者草原上動物取食各種植物以吸收植物的物質與能量。太陽能同時還被大氣圈、水圈和
地圈吸收增加溫度,造成風、潮汐和物質的風化裂解等地理現象。地球內部的能量又通過
火山、地震和溫泉等形式輸送出來影響著地球上地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
地球上的許多能量都來自太陽,億萬年以來太陽的能量一直在地球中不斷地被消耗又不斷
地補充。地球上所有為生命所需的各種物質則在各圈內平衡地循環,周而復始,沒有多大
的損耗。
作為地球上碳基生命構成的基礎元素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不斷地被植物吸收,又經植物和
動物的呼吸作用排出,被動植物固定在體內的水、鈣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旦死亡會重新分解
回到其他自然圈,有部分生物所固定在體內的物質據說還有可能積累形成化石礦物。
在相生相剋的作用下經歷了上千年或者上萬年甚至更久遠的時間的演生使得地球上所有物
種之間、生物和環境之間長久地相互依賴、彼此制約、彼此高度適應、彼此完美協調和生
命之間達成總體統一的極其完美的生態平衡程度。
廣袤的森林中有許多高大喜陽的喬木,又有許多矮小耐陰的灌木,植物之間和睦相居,各
得其所。林中動物有晝出夜出之分,還有食性差異,互不相擾,互利共生。例如地衣中菌
藻相依為生,大型草食動物依賴胃腸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幫助其完成食物的消化,螞蟻和蚜
蟲的共生關係等都展現了物種間相互依賴的關係。
當然物種之間制約的作用也是極其有效,不可或缺的。動物中捕食者的生存依賴於被捕食
者,其數量也受被捕食者的整體種群生存狀況制約,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數量也同樣受捕
食者的制約,兩者間的數量在漫長的歲月中保持著相對穩定。
除了制約作用下產生的物種的數量平衡外,競爭也給生物世界帶來了勃勃生機。種類繁多
的同一地盤內的植物間爭奪陽光、爭奪空間、爭奪雨水、爭奪土壤養分;各種強悍的動物
群種之間爭奪食物、爭奪配偶、爭奪棲居地等。
生物圈中整體生態系統還形成了一個共屬整體的代謝功能來保持圈內所有生命所需的物質
不斷地循環再生。生物在生存過程中不斷地由環境輸入營養物質,並同時向環境輸出生物
代謝物質,而被生物改變的提供生存的物質環境反過來又影響或選擇生物,兩者總是朝著
相互趨向完美的協同發展維持整體系統內的生物組織結構的自治,並擁有對來自外界的脅
迫傷害的恢復力和修復力。
近代科學剛剛出現時,來自四面八方的哀鳴劃破了千萬年寂靜深沉的夜色,為了發展工業
它們把無數的擁有眾多完美生物群落演生出複雜而穩定的結構的原始叢林大量砍伐了。
那時的科學家據說是非常崇拜現代巨型機器和工業大煙囪的,他們把那些東西視為美麗和
先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