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111地方特考四等一般行政 跨考花東區上榜

作者: limbolimbo (我不是歐巴)   2023-03-16 13:59:03
大家好啊,看到其他人貼的上榜心得,我的準備歷程應該不算太特別,比起衝刺幾個月就
衝線的高手,我花了2年才脫離苦海,這應該比較接近大多數人的準備時長(考選部的數據
是說大家從報考到考上的平均時長是2.7年),而且本人是技術性報考花東區,一方面是北
部真的競爭太激烈(110地特考到桃園區第17名,但當年的缺好像才開4個,所以也沒用),
另一方面是要逃離六都恐怖的業務量(誰希望自己好不容易上岸又跳進另一個坑......),
至少再怎麼爛的缺也不至於像六都一樣一個月加班破百小時吧。
以下附上成績單
https://imgur.com/HTsrZCZ
一、準備考試的背景說明
本來大學畢業後是先到私人工程顧問公司上班,但後來因為本科系領域發展有限(連經理
自己都說做兩年就差不多學完可以自己出去開業了),加上公司前輩們各自都很忙也不太
有空教我這個新人,而且小公司也沒什麼福利,做到後來感覺很像在幫人打工跑腿,也沒
學到多少新東西,所以一開始就想轉職到遊戲業。然而又發現台灣遊戲業前景不樂觀,加
上離職隔天就是武漢封城及隨後的疫情大流行,在這些外部因素下才決定先以穩定為主的
公職。
二、選擇桃園/中壢志光的原因
當時認為離職後沒必要再繼續關在板橋的老公寓裡面,剛好八德這裡有一棟新房子,於是
就打算搬到八德來備考,所以就找附近有名的補習班。至於為什麼是志光,主要是因為他
們的教材比較齊全,因為在2020年底有自修兩個月去考初等考,那個時候就發現自己買的
課本東西真的太不齊全,加上我在阿摩練習題目的時候看到底下詳解很多人引用陳真老師
的行政學精論,查了之後發現是志光的老師,所以就選擇去補志光。
三、補習班的課程選擇
我覺得這對於備考還滿重要的,所以單獨列一點出來講。我備考第一年是買函授,想說在
家自己看就好,而且想說有線上申論批改、線上提問應該沒問題了,但有一個顯而易見的
缺點,就是要等很久才會得到回覆,申論甚至需要一個月以上才會回來,有的時候連這個
月的申論都已經交出去了,上個月的都還沒改回來,這樣很多問題不能及時得到修正,疑
問也沒辦法盡快得到答覆。所以有鑑於函授能給你的面授課也可以,而且又更及時,第二
年就改成面授班,還能找老師討論一些比較個人因素的問題,所以真的不要嫌說面授課還
要出門好麻煩,面對面找老師真的是必要的,等你快考試或上榜後你就知道找得到老師問
問題的幫助有多大。
再來補習班會有所謂題庫班或奪榜班之類的,本人在函授班部分就有加選題庫班,我覺得
對於新手不熟悉考試科目來說(尤其是需要寫申論的科目,如政治學),題庫班的幫助頗大
,不過有上過一次就夠了,我第二年報面授班就只是拿之前函授題庫班的筆記來複習。奪
榜班的話就比較看個人需不需要一個讀書氣氛和外在督促,我個人是只要答案找得到課本
出處就可以自己念,所以我沒參加奪榜班,這部分就衡量個人因素做決定。
四、考取經驗與準備技巧
因為我本人比較重視偏向技巧面上的東西,心路歷程在我這裡其實很乏善可陳,我當初就
單純是因為希望在變動的環境中能夠有點立足之地,我自己做的唯一心理準備就只有設定
兩年的停損點,在這兩年內就是做好覺悟把心力都放在備考上,基本不需要消耗多餘的腦
力去思考可能的結果,只要盡量利用所有你可取得的資源、配合志光這邊的進度安排跟課
、下課找老師提問討論、每週練習申論交給老師批改,按部就班堅持兩年,一抵達停損點
也不用管以前花費多少時間資源,就是先去找工作重返社會就對了。所以我一開始其實並
沒有預期會上榜,是到了查榜想要一個塵埃落定的結果時才發現原來「上榜」這件事是真
的做得到的。
1. 語文類:
不論是國文還是英文,這些都是需要長時間累積才能有成績的科目,所以我其實這部分主
要是靠過去累積的語感,至於希望能夠短時間有點進步的方法,可能還是要問老師並且慢
慢調整會比較好一點。
(1)國文(含作文、公文):
像公文的部分就比較單純,因為有固定的格式,多寫幾次熟悉格式,行有餘力再去做一點
額外發揮,不過要確定不要畫蛇添足或弄巧成拙,讓自己因此被扣分就好。作文可以多觀
摩課本上學長姐的範文,有佳句或比較好的寫法可以特別記下來,考試時就直接照寫節省
腦力。至於選擇題大多是國學常識,考前稍微背一下課本上的表格看能不能多拉2分就好

(2)英文:
這部分也是需要累積單字量,不過英銘老師的筆記還滿清楚而且齊全的,如果想要惡補一
下英文可以把老師筆記好好看看,加上一天背五到十個單字也許會有用。
2. 公法/法學緒論類:
憲法、行政法除了單純的背法條以外,最麻煩的就是大量的實務見解,所以需要講得比較
有條理的老師去上他的課才會比較有辦法把前後知識給串起來。
(1)憲法:
這一科我強力推薦韋伯老師的教材和上課風格, 老師會依照憲法條文順序去帶進度,然
後會講每一條的相關實務見解,所以基本上只要專心上課然後記得複習,應該不會有太大
問題。
(2)行政法:
函授那邊配的老師據說是大家公認的名師,不過我聽完的心得是沒有辦法把每個片段串聯
再一起,變成整顆的記憶被切著一段一段完全不相關的片段,因此看到題目也沒辦法處理
。到面授班就換成林葉老師,剛好林葉老師有準備行政法的體系表,方便你課後複習還有
加上自己的筆記,以及課本上重要的實務見解也可以影印貼在體系表上,上課也會把思考
流程明確寫在黑板上,基本上只要課堂中認真上課抄筆記、回家整理體系表,手上那本體
系表加上註記過的法典就會變成你應考的兩本「聖經」,剩下的問題就是練習和反覆背誦
了。
(3)法學緒論:
這一科的老師我一樣有換過,法律類科目有沒有選對老師真的很重要,我在面授班是選擇
陳治宇老師,因為這一科範圍真的太大,而陳治宇老師的覆蓋面會比較大,雖然是跟得比
較辛苦一點,但是沒辦法,光民法就像打地鼠一樣,有1200多條就有1200多個洞,有的時
候還會有首次命題的條文,所以準備這科的投資報酬率可說是極低(除非你考三等有修民
總刑總,但是新制度刪掉了),因此我覺得就上課專心聽,回去稍微把課本和上課講的條
文、題目、筆記複習一下,剩下的心力就能去準備別科了,真的別花太多時間在這一科上
面。
3. 行政學類:
包含行政學、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三等)三科,不過新制度會把公共管理併入行政學,但
這不影響我推薦陳真老師,不管筆記或教材都非常清楚,而且很樂於回答同學的問題,基
本上不懂就問老師就對了。
另外公共管理我之前是上凌襄老師的課,老師上課很有趣(下課的交流也是),上課補充的
東西也足以應付申論,而且老師也是會盡量回答每個學生的問題,我也是會每週寫申論給
老師批改然後討論怎麼改進。總之這兩位老師的教材都有包含綱表(體系表)協助你考前總
複習,上過他們的面授課你會慶幸選對老師了。
4. 政治學:
之所以我要把政治學這一科獨立出來講,是因為這一科的評分標準與其他科非常不一樣,
準備方法上也是,同時申論應該也是最難寫的一科(很慶幸平時有看中文自媒體時事評論
和國際新聞的習慣),這一科沒有所謂「筆墨分數」,只要文不對題或正面回答問題,就
算把整面稿紙寫滿,也一樣只有個位數分數。所以這一科對於平時沒有接觸相關資訊(不
論是時事或國際新聞或政治制度)的考生,準備起來應該會是最為吃力的一科,而且這一
科最重要的能力是跨章節整合,除了要把課本裡面的東西記起來,還要能夠連結不同章節
的理論,對考卷所提問的東西去做解釋,所以政治學對於理論在實際面的運用上也是相當
重要。
這一科被講得這麼困難,那要不要乾脆直接放棄算了?當然不是。這一科我還是推薦韋伯
老師,他的拆解式政治學其實很有一套,算是提供了一個「模板」讓你組織你的論述語句
,課本裡面也有一些「萬用前言」讓你在寫申論前5分鐘等待腦袋開機的時間中直接套用
,等到腦袋開機再開始論述、回答問題。我覺得學習政治學申論的過程就是一種模仿、模
仿、再模仿,一開始寫申論照抄課本其實非常正常(其他要寫申論的也是先抄課本),最後
慢慢發展出自己的風格,對題目開始有自己的見解,之後又有自己對於這個題目的延伸思
考。必須承認,如果政治學學得好且紮實,是會明顯改變自己往後的思考模式的,會讓你
對於以後發生的大事件有更深、更透徹的觀點與思考。
我個人平時有把中文自媒體(個人推薦《文昭談古論今》)配早餐一起服用的習慣,看多了
自然就可以訓練出對於時事或政治局勢、權力關係的解讀能力,還有像關鍵評論網的
YouTube頻道也可以打開通知隨時追蹤,有的時候影片裡面不經意提到的一些訊息會變成
你分析題目的重要依據。像之前有考古題要求以阿富汗為例說明何謂「失敗國家」,而我
寫題目當下其實對阿富汗的基礎知識就只有中文自媒體所提到的「部落社會」、「地形破
碎多山」等等,我當下就只能以這些資訊去分析,結果老師居然說很驚訝我有去查資料,
但其實我沒有,我只是習慣拿這些東西配早餐而已。
稍微小結一下政治學準備方法:專心上課、抄筆記,回家熟悉課本、綱表、筆記內容,平
時多看時事、國際新聞,有不熟系的歷史事件可以上維基百科看來龍去脈,休息時間把中
英文自媒體配飯吃(如果英聽程度足夠的可以再去看一個叫Real Life Lore的頻道,裡面
對於現代政治、軍事衝突的說明非常清楚),如果行有餘力可以再挑戰台大、政大的轉學
考和研究所考題(政大的題目會稍微簡單一點),因為寫到後來你可能會發現國考政治學難
度真的比不上政治系的考題,所以如果想挑戰一下自己的,可以去試試看。
五、結論
總之,除了上面講的那些方法以外,心理層面就是你是不是做好覺悟了,有覺悟的人會自
己去找方法,或許還能找出比我上面講的一大堆更好更有效的方法;但是沒有做好覺悟的
人,很容易找藉口,說自己不是那塊料、不適合、很難考等等的理由。真正有決心勢在必
得的人其實也不會說這麼多有的沒的,做就對了,總會有方法。
我能分享的大概就這些吧,給你們參考,也許你自己會摸索出比我更好的方法,那就等你
自己上榜再分享給大家吧。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發表心得文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動贈書、提供筆記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贈送書籍、提供筆記等不正邀約,
        違者依照版規處置。
作者: Cary0506 (多)   2023-03-16 19:25:00
謝謝分享!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23-03-21 14:03:00
推!恭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