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高員高考機械工程上榜心得分享

作者: cdcd902000 (無色無味)   2017-09-26 22:16:48
一、背景
103年國立科大車輛系畢業,大學時期並不是很專心在課業上,只求ALL PASS,
只求順利畢業,大多時間都在打工賺取一些生活費,以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畢竟首都的話費相對較高,大四更是全職在工作上(某德國名車修配廠當黑手,
實務實習課程有算學分),畢業將近,看到部分同學考上前段研究所,部分同學
則藉由教授推薦進入不錯的公司,相較之下自覺根本沒有競爭力,將近有2~3個月
的時間都持續著低落的心情,某天上班時剛好聽到某位老同事非常自豪的在跟其
他同事分享他兒子考上國考,其他同事聽到後也紛紛給予祝福,心想是考上甚麼
這麼爽進而引發我的好奇心,之後便利用各種管道了解國考與公職,經過各種評
估,畢業後即經朋友介紹進入TKB正式踏入國考的旅途。
二、準備時間
(1)103年9月~104年12月,共15個月
(2)105年11月~106年7月,共8個月
三、成績
(1)104年普考
國文 32+12=44
機械力學概要 86
機械原理概要 32
法學與英文 58
機械製造概要 34
機械設計概要 59
平均 52.1666 (錄取標準:62.67)
(2)104年地四
國文 42+8=50
機械力學概要 100
機械原理概要 95
法學與英文 62
機械製造概要 54
機械設計概要 82
平均 73.83 (錄取標準:64.5)
(3)106鐵特高員
國文 35+10=45
法學與英文 56
流體力學 65
工程力學 42
熱工學 81
機械設計 63
自動控制 65
機械製造 61
平均 61.17 (錄取標準:60.07)
(4)106高考
國文 26+14=40
法學與英文 54
流體力學 68
工程力學 74
熱力學 61
機械設計 70
自動控制 70
機械製造 88
平均 66.87 (錄取標準:50.67)
四、各科師資(TKB-數位)
(1)原理+靜力+動力:祝裕 (5星)
教學由淺入深,上課生動有趣,就算連上好幾堂課不會感到疲乏,從上課影片中及
其他心得文看得出來與學生交情蠻好的,是我非常想要上面授課的老師,可惜時間上無
法配合,而且上榜後也會對於選填志願的方面給予建議,此外祝裕老師在某堂課有提供
一個方法(將計算練習的紙張保留下來,久而久之就會累積厚厚一疊考前看到這疊厚厚的
計算紙,有提高信心之作用),非常有效。
(2)材力+設計:姜伯 (4.5星)
跟祝裕老師似乎是蠻要好的朋友,課堂中會互虧,算是一個冷面笑匠,教學上屬於版
書很多的類型,常常要按暫停抄筆記,上兩堂課後手會很痠,但內容非常豐富,講義的題
目超多,解答都寫得很詳細,非常用心。
(3)熱力+流力:林禾 (4星)
這位老師在版上的討論度似乎不高,當初也有試聽李祥老師的課,但由於我熱流的基
礎很差(幾乎沒基礎可言),大學時都稱這兩科為"天書",故李祥老師的課上起來有點煎熬
,似乎比較適合略有底子的人,反之林禾就從零開始,終於讓我看懂"天書",上課非常活
潑,會自創一些口訣幫忙記憶,但內容就稍嫌不足,我還有額外購買鼎茂出版(編者:李祥
)
的1.熱力學與熱機學上+下 2.流體力學上+下,共4本,非常值得買,講解詳細、內容豐富
,但也因為太過豐富所以有厚厚的四本,我是跳著看,每個章節最後比較進階的內容幾乎
都略過,考題出的機會不大。
(4)自控:韓特 (3.5星)
說到自控,大學期末曾經全班最高分,但被老師叫上台解題卻愣在原地,最後被請下
台,以上小故事想表達的是小弟我雖然全班最高分,但完全不了解自控在幹嘛,上了韓特
的課才大致了解自控二字,適合基礎不好的人,內容也是稍嫌不足,但講義(張碩、詹森
編著)的部分就可以補足,要自己額外再多花點時間消化,不過可以慶幸的是國考自控這

課目的出題方向算是非常好抓的,轉移函數、穩定度、時間響應、根軌跡、頻域響應、波
德圖、奈氏圖,以上算是必考題,只要把握住就能拿到至少一半的分數,另外近幾年很愛
考1.動態方程式2.物理系統之數學模式,只要再加強這兩個章節,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5)製造:莊伯 (1星) <=安慰獎
相信有爬過之前心得文的人都略知一二,在此我就不多說明了。
製造這門科目往往是機械人最沒有信心的一科,甚至有人會放棄,我也不例外,很多
人看到成績後會覺得我在唬,相信我,考前我設定製造拿40分就很滿意了,但看到成績單
連我自己都嚇一跳,我覺得我可能誤打誤撞剛好用了一本不錯的參考書,在此推薦給大家
,這是我大學修課的用書:
書名:機械製造 修訂版
FUNDAMENTAL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3/e
Material,Processes,and Systems
原著:Groover
編譯:何正義 姚威宏 鄭朝旭 蕭肇凱 聶國禎
出版社:高立
另外我也跟大家分享我的解題技巧不外乎就是圖文並茂,但又不是每題都能畫圖,我建議
大家在解題時,把閱卷的人視為完全不懂製造,由淺講到深,後講到題目的問題,例如今
年高考製造的第五題:何謂CVD及PVD,其加工原理為何?
作答時我會從大範圍一直寫到小範圍,大概是
1.何謂披覆?
2.披覆的用途
3.各種披覆的介紹
4.CVD及PVD的原理
5.優缺點比較
以上這種方法寫對的話,幾乎分數全拿,就算寫錯也能拿到不少的筆墨分數。
(6)法緒、國文、英文:略
四、心得
從我的準備時間可看出我第一次上榜總共花了15個月,這期間因為一陣子沒碰書,一
直靜不下心,也一直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算是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摸索如何應對考試,
第二次準備三等時就用一樣的方法,準備時間相對就少了很多,所以找到符合自己的讀書

法是非常重要的,並不是說一定得怎麼樣才能怎麼樣,沒有絕對(但努力是不能少的)。
我的讀書習慣與大部分的人較不相同,我習慣一科從頭看到尾,這期間可能花2個禮
拜到1個月的時間,接著換下一個科目閱讀,也就是說函授同一科從第一堂看到最後一
堂,中間並無穿插其他科目,所以全部科目看完大約要半年的時間,爾後因為第二次閱讀
,所以花的時間要比第一次來的少,約1~2個禮拜一科,讀到第4次以上,大約3天就能看
完一
科,直到考試前1~2個月的時間才轉而穿插不同的科目在同一天以適應考試的流程,而我
也沒有特別作時間的規劃,很多人會做表格安排細部的科目分配,這是個很好的方法,也
可以隨時檢視自己的進度,但對我來說安排讀書計畫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這些時間用來讀
書是對我的效益比較好。
在投入國考的過程中,我最大的心得就是"不要想太多",儘量屏除腦海中的任何想法
,讓自己習慣於甚麼時間點就做甚麼事的生活,簡單來說就像機器人一樣,在大眾眼裡機
器人是沒有自我想法的人、最沒有競爭力的人,不過在考試這條路上,機器人卻是最好效
率的,甚麼事都按部就班,跟著補習班老師的進度走,跟著考試的趨勢走,隨著時間逐漸
累積自己的實力,在考試當天發揮出來往往都有預料不到的好結果,考試的範圍非常廣,
怎麼讀都不讀完,甚至還會忘記,不過沒有人是讀完的,沒有人敢說自己已經完全準備好
,只要循序漸進穩穩的準備直到考試結束,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就夠了,不愧對於自己,老
天自然不會虧待你。
話說一直到放榜前,我一直都不覺得自己能上,因為考試的時候每一科都寫的超沒信
心,一度認為自己根本沒那個實力,想直接離開考場,把希望放在下一次考試,不過我最
後還是選擇把它考完,有考有希望,事實證明,我賭贏了,我想應該很多考生都跟我一樣
,考完某一科就覺得沒希望了,很崩潰,而第二天、第三天缺考甚至當天下午就回家了,
希望藉由我的例子讓這些考生下次面臨考試可以堅持到最後,加油。
最後,公文寫成下行文,崩潰@@,還好還有3分....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發表心得文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動贈書、提供筆記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贈送書籍、提供筆記等不正邀約,
        違者依照版規處置。
作者: cdcd902000 (無色無味)   2017-09-26 22:18:00
修正:是寫成下行文
作者: harry901 (harry901)   2017-09-26 22:20:00
恭喜 自控70根本神 這分數大概榜首榜眼了
作者: misawa0102 ((沒有暱稱))   2017-09-26 22:40:00
推 恭喜
作者: BIGbibby (可愛的跳跳虎)   2017-09-26 22:51:00
學長好!明年追上你腳步
作者: a710267 (Hsiang)   2017-09-27 00:55:00
我也是上tkb的 莊伯真的讓我很無言無誤
作者: auraandy (愛情易找真愛難尋)   2017-09-27 10:21:00
穩紮穩打的實力派!恭喜!志願應該很好填@@
作者: yoloveamber (meng)   2017-09-27 18:26:00
我也是上tkb! 強者同學
作者: sonyano1 (池城一定會得百想視帝~)   2017-09-30 11:56:00
謝謝分享! 已收錄精華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