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高考二級水產技術上榜心得

作者: megafy (megafy)   2016-12-05 21:44:39
文代po,但此文章不小心被我放在資料夾內,
最近整理檔案才發現ORZ…雖然是去年心得,
還是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版友們~~~~
104年高考二級水產技術上榜心得
有幸於104年高考二級水產技術類科榜上有名,
這要感謝許多前輩、學長姊的分享以及考前常在國考版潛水,
得到許多實用的考試資訊與技巧,
但水產技術類科在板上一直沒有心得文,
期望本篇能對未來要參加本考試的版友有些許的幫助。
背景:
大學: 國立大學水產相關學系畢業
研究所: 國立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畢業
工作: 103年研究所畢業後,參加高考二級水產技術類科考試,
但第一階段未達錄取標準落榜,後在漁業管理相關工作11個月。
104年高考二級考試:
一、考試成績:
共同科目:
國文:39
英文與憲法:25 (共同科目分數超爛,第一天考完共同科目當下真的覺得上榜已無望)
專業科目:
水產綜論: 62
水產資源學:63
高等魚類生理學:59
海洋生態學: 62
第一試筆試成績:55.6分 (錄取標準:52.50分)
第二試口試成績:83.0分
總成績:61.08分 (錄取標準:60.56分) 排名5
二、準備方式:
共同科目:
1. 國文:只準備公文部分,其他就盡量寫,盡量答。
公文基本的格式要會,基本上格式對,沒有離題,公文都能得到十幾分。
2.憲法與英文:英文只有考前看以往考古題的類型。
憲法如板上大眾分享,看釋憲,考題不確定性很高,
個人覺得很難掌握,也可能我考前一個禮拜才看,所以有看無懂。
共同科目只占筆試成績10%,因此相對來說比較不用刻意準備,
但是當大家的專業科目成績平均起來都差不多時,
共同科目的成績反而變的是關鍵了。104年因為我憲法寫太久導致英文沒寫完,
白白的失了好多分,考完完全絕望,雖然後來第一試錄取,但口試前因筆試成績近,
覺得很抖..因此共同科目還是要看自己的情況來評估了。
筆試專業科目:
1.水產綜論
這一科每年出的方向都很不一定,結合海洋漁業和養殖漁業產業的時事狀況,
但偶爾也會出基本題問這些產業近年來遇到的瓶頸與解決方法之類的,
這種題目就一定要掌握住。平時多注意漁業相關新聞,漁業推廣、
國際漁業資訊或水試專訊,平時我都利用休閒時間來閱讀,
很適合當調劑身心的科目來服用。如果是重要議題會常出現,
看久了自然而然就可以記得。另外漁業法規定的相關保育措施也要知道。
近年看水產概論的考古題,趨勢好像都是出時事題,
但本次考試時,竟然遠洋漁業、沿近海漁業、養殖漁業的瓶頸與展望以及
休閒漁業和近年常出現的HACCP認證制度的內涵都考了,
這幾項幾乎是台灣漁業主軸的大方向了,
我之前自己做的筆記都有整理這些考題的制式答案,103年考前一直背都沒考,
今年不背了,就考出了! 我在考試時看到這些題目,實在是嘔,
很緊張自己寫得不好,後來冷靜下來,思考平時看的產業新知
以及以前背的印象結合漁業法保育方向,才慢慢的把答案卷寫滿。
2.水產資源學
這科大學及研究所完全沒有學過,
去年我向研究所實驗室學姐借她們以前上課的筆記,
然後從頭自己學,但我邏輯能力好像不是很好,一知半解的,
可是今年再重讀一遍,發現很多觀念都通了,
後來看莊慶達教授寫的海洋資源管理理論這本書,將觀念互通,
之後做考古題理解。另也去圖書館借漁業生物數學來看,
講蠻多數學公式,需要花一點時間來理解。
3.高等魚類生理學
大學有修過這門課,上課的筆記很實用,加上學長姐的筆記一起比較。
考古題一定要做,考試常出類似題目,我另外參讀作者施瑔芳的魚類生理學,
在考試時寫的越完整越好,近年題目方向似有悄悄地在改變,
好像沒有這麼直接問出他想要甚麼答案,
感覺分數不太好拿,因此看到題目時要記得舉一反三。
4.海洋生態學
本科目研讀邵廣昭老師寫的[海洋生態學]這本書,
裡面也有一些其他專業科目用的到的基礎概念,所以這本書很實用,
但重點還是做考古題,及近年海洋生態保育、海洋資源的管理時事都很重要。
第二試口試:
1.依照版眾及學長姐的分享,二試口試的第一題,都是自我介紹
(包含學經歷及生涯規劃),因此我擬了3-5分鐘的自我介紹,
稿不用死背,要講的順,不然口試一緊張很容易忘記。
2.準備口試的方向和之前準備水產綜論差不多,
看近一年的國內外漁業相關新聞政策時事,到漁業署的網站看新聞稿,
再從新聞稿延伸相關新聞及自己的結論。剛好在口試前這一個月期間,
發生了很多漁業大事,而這些大事,最後在口試時都有考。
因為我的臨場反應很差,也沒參加過高考口試,
所以先用自問自答、自言自語練習,然後考前兩天擬一些題目,
請男友當口委我當考生,完整的把口試從自我介紹到測驗題演練一次,
把覺得不順的地方或比較不懂的地方加強,
這樣至少在正式考試時,我已經不算第一次面對口試。
口試當天:
口試當天大家都穿著正式套裝應考,口試是採集體口試,
依筆試錄取人數按准考證分配順序。
我在第一梯次,這一梯次三人,每次面試時間約一小時,
平均每人大約講20分鐘,進到考場,每人說上擺有鉛筆及兩張筆記紙可做筆記。
1.開始面試時,腦袋開始空白,心裡的緊張無法言喻,
但仍要記得要面帶微笑(但當下其實變成了呆笑)。
口委有三人,一位是前農委會沙副主委,一位是台大海研所孫志陸教授,
但是另一位口委我不認識,依照版上前輩的心得,應該是考選部的長官。
2.口試開始第一題自我介紹,包含學經歷以及生涯規劃,
限時三分鐘,我當時是第三位講,趕緊在腦海中將自我介紹減縮。
3.每個人分別自我介紹後,口委開始每個人輪流出題,
一樣的題目每個人都要答,輪流答題,輪流的方式就跟板上前輩分享的一樣,
幾乎都會限時回答,考生就要在時間內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說出。
4.當天考的口試題目,我只大致記得考題方向而已,因口試時聽口委講題目,
為了能馬上完整講出自己要的答案,所以在關鍵字上才特別注意
(1)台灣觀賞魚產業...
(口委描述一大段,但大致應該就是說觀賞魚產業的過去未來及展望)
(2)臺菲漁業協定…
(口試前幾天才發生的大事,新聞報導了好幾天,當時有猜想到應該會出這題目)
(3)臺日漁業協定…
(大致問能如何修正談判之類的,我記得這題我亂答一通)
(4)遠洋漁船順德慶888號事件…
(這也是10月發生的大事,台灣因此被歐盟列入IUU漁業黃牌警告,
當時很多新聞以及社論,我大致回答了前因後果跟影響以及如何應對改進)
(5)放流魚苗之爭議…
(我大致往放生團體、慈悲心與生態破壞方向回答,但方向不太對,
畢竟放流和放生不一樣)
(6)石斑魚產業…
(腦海中有出現今年達產量倍增計畫..然後答此產業的過去未來與展望和推廣)
(7)沿近海漁業管理…(這一題能答的方向很廣,我往沿近海漁業
應導入遠洋漁業的管理方式,如MCS、全面實施卸魚聲明、禁漁期、
禁漁區、總量管制、食安方向等等,沿近海管理之趨勢)
到後來因為時間的關係,口委多會要求回答時間在兩分鐘內,
因此在這兩分鐘內就必須完整回答自己的想法,
我在考試當下真的覺得腦袋一陣空白,回答也有點錯亂感。
高考二級口試成績占20%,筆試成績占80%,筆試差1分,口試要4分才能補回,
但口試成績每位考生約介於區間76-84分,
所以基本上能拉高筆試成績才是重點。
三、感想結語:
從筆試考完後,原本我對於自己的共同科目表現很差覺得不期不待,
但第一階段放榜後看到自己錄取,又燃起一絲希望。
考選部公布筆試成績級距後,推測自己筆試成績排名第六名,
蠻危險的,104年第一階段錄筆試錄取9位最後要取6位上榜,
且我和下一名筆試錄取考生的筆試分數只差1.2分,擔心翻盤焦慮。
一直到口試結束放榜前,我都對自己很沒信心,
也安慰自己這次的口試就當一次經驗,明年繼續努力…….。
甚至放榜日當下我還不敢查榜,
記得10:30時聽到電話、LINE、messenger的鈴聲持續想起,
抱持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接電話,男友恭喜,一開始還不相信,
接著看手機,發現是朋友們的道賀,當下大哭了,
也許是兩三個月來的緊張感終於能卸下來的壓力釋放。
內心對於支持、幫助我的家人、朋友、師長及學長姊深深的感謝。
真的非常感謝我的家人、男友在我準備國考這段期間的鼓勵及督促,
也非常感謝給予我許多意見及鼓勵的學長姊及我的貴人阿福大哥,
不厭其煩地分享讀書方法,到口試經驗談,讓我跳過許多需要自己摸索的步驟。
也一定要感謝文昌帝君及眾神明的保佑,
當我在讀書迷惘時心靈上有寄託,考試時賜予我不錯的考運!
最後謝謝ptt國考版的版友們,每當讀書讀累了上來潛水,
感覺大家都一起努力著,自己並不孤單,就有了繼續讀書的動力!
祝福大家考試都能成功上榜,從國考版畢業!!!
作者: popo889 (雞蛋糕)   2016-12-05 21:50:00
恭喜
作者: alvar (( ′-`)y-~)   2016-12-06 00:00:00
作者: brantya (均)   2016-12-06 00:17:00
高考二級 好厲害 恭喜你呀
作者: s0993569 (carolan)   2016-12-06 03:28:00
恭喜~
作者: leo8847 (阿宗)   2016-12-06 05:45:00
看到共同科目分數笑了XD 原po強者 推
作者: HAVEaCAT (有隻貓)   2016-12-06 09:02:00
感謝分享,恭喜
作者: preed (Freedom)   2016-12-06 10:22:00
恭喜你
作者: ella9612   2016-12-06 21:06:00
恭喜恭喜~原po正妹~
作者: noshfju (輔園店長)   2016-12-06 21:53:00
作者: qzpmabba   2016-12-08 18:04:00
恭喜,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