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3年高考新聞行政上榜心得(二)

作者: BeTony (Al Huang)   2014-09-24 23:55:42
三、申論題的作答方式
1. 理想格式:前言、回答、結論
這個格式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題目,有時候甚至不用這種格式,直接回答問題就好。
在寫題目時,要用含有關鍵字(也就是閱卷委員可能給分的考點)的小標題來引導論
述。在102年的考試中,我是用四段論述法(起承轉合)、也沒有下小標題,
所以有些題目的分數就很難看(例如傳理和新聞學)。
因此,懂得下小標題是拿分的關鍵
2. 實例
以今年的傳理第一題為例,來說明作答方式。這題是問:
在數位匯流與新媒體普遍使用的今天,傳統的大眾傳播理論是否還適用?
請舉出一種仍然適用的理論,並且舉出一種已經明顯不適用的理論,試申論之。
我的作答方式是:
前言:先寫出數位匯流和新媒體的特性(例如分眾化、即時性)
回答:這個地方就回答哪些傳統理論適用數位匯流時代、哪些已經明顯不適用,
我的小標和論述這樣寫的:
A. 傳播萬能論:不適用於數位匯流時代的理論
由於傳播萬能論強調傳播訊息對所有的閱聽人有相同效果,
明顯不適用於強調分眾化的數位匯流時代……(接下來舉實例)
B. 議題設定的溢散效果:新媒體對主流媒體的傳播效果
開始提議題溢散效果理論是誰提出來的……(舉實例)
最後結論的小標是『分眾化的限制:數位匯流的有限效果』。
這樣大概用四到五個小標來回答問題,不僅可以讓閱卷委員方便直接看到關鍵字,
對考卷留下好印象,拿到基本分的
機會變高(15~18分)。
另外傳理第二題拿到算不錯的分數(22分),這一題的答題格式就跟上一題不一樣,
我沒有寫前言,而是單刀直入,有沒有寫結論已經忘了,我的寫法是:
(一)自製率低的原因有
1.觀眾的收視習慣和大碗公心態
(開始論述……)
2.有線電視系統生態結構問題
(開始論述……)
3.法規限制過多
(開始論述……)
(二)政府振興的方法
1.法規鬆綁,黨政軍三退改成實質影響力評估
2.政府責成文化部成立廣電基金補助產業及相關從業人員
3.加強頻道分組化的宣導
這題因為有補習,再加上自己考前有去NCC官網找廣電三法的修法資料,
就直接把背的資料寫在考卷上,努力也反映在分數上。
從之前的失敗經驗中,以及《考典》的內容中,如何寫考卷比看多少書還重要。
閱卷委員只看得到考生如何架構自己的答案,但不會看到(也不在乎)
考生念了多少書,所以寫出漂亮的答題格式(但內容也很重要)
來獲得閱卷委員的青睞就相對重要。考試不是做學問,
是一場短時間內寫出正確答案的賽跑。
還有兩個部分,分別是各科準備方式和參加國考的感想,
請耐心等候(話太多了...Orz)
作者: pilibigcat (榛果拿鐵)   2014-09-25 00:03:00
認真推
作者: nina129 (SANA)   2014-09-25 00:35:00
申論答題好詳細,大推!
作者: raeraeptt (re)   2014-09-25 02:32:00
推很棒的申論寫法心得 !
作者: precipitate (Get it right)   2014-09-25 09:25:00
感謝分享~
作者: MakaKao (Good Luck)   2014-09-27 04:34:00
感謝分享
作者: Musasi (以無所得故)   2014-09-27 18:53:00
推一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