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 (電子學)共模輸入範圍 ICMR

作者: chungfei   2014-07-30 16:27:30
各位同學大家午安
又是我,電子魯蛇
我對於ICMR有些疑問,發現張維剛老師的算法與SMITH的算法有落差
(A圖)張維剛老師 的算法http://ppt.cc/uSjj
(B圖)SMITH對ICMR的詮釋http://ppt.cc/sEwP
(C圖)SMITH的ICMR的例題http://ppt.cc/YMib
(因為Vcm在圖上沒有畫出,所以我猜想Q1的1應該就是Vcm的輸入點)
(D圖)SMITH的ICMR的例題解答http://ppt.cc/0xTX
(E圖)自己找的ICMR題目http://ppt.cc/bzPj
我有幾個疑問想請教各位同學,因為各家算法有落差,想釐清之間的差異.
1.A圖中張老師的算法是不是錯了,Vcm_MAX應該是5V而不是5.5V是嗎?
2.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張老師有假設VCE=0.2V,而在SMITH的圖C中沒有假設VCE=0.2V的原因
我看了一下SMITH的圖D中的算法,從這段話"此時Q3的集極電壓低於基極電壓的-14.3V"
,所以我感覺S是假設VCE=0V,不然Q3的集極電壓應該是-14.3V+0.5V=-13.8V.
(其中的0.5V是0.7V(VBE)-0.2V(VCE))
3.E圖中,我用SMITH的算法,可以知道
VCM _MAX=15-(10K*0.5MA)=10V
VCM_MIN(VB1)=VB3(-10V)+VBE3(0V)+VBE1(0.7V)=-9.3V (這是我推想的算法)
如果VCM_MIN是對的話,那為何不用考慮RE的壓降,還有在此題中,VCE該用多少?
因為題目沒給,正式考試的時候,VCE到底是要用多少呢
4.S和張哪一個才是標準的算法呢?
謝謝大家
作者: jerryh888 (Jerry-h)   2014-07-31 14:10:00
E圖可以給全部的題目嗎? 這樣我才可以解答B,C,D我看不懂你想問什麼A圖應該是5V沒錯5V是照定義的的算法,5.5V是照近似模型的算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