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俄羅斯 聖彼得堡 彼得霍夫宮

作者: TypeCurry (Norman)   2020-12-17 08:21:17
網誌完整圖文好讀版: https://typecurry.com/?p=9669
畢竟是用St. Peter Line的72小時免簽進入聖彼得堡,
只能待上短短三天兩夜,即使有一大堆想看想逛的地方,
還是得忍痛做出取捨才行.....探訪完主要目標的強襲魔女聖地巡禮地點,
以及其他主要知名景點後,剩下的最後一天,幾經思量後,
個人選擇了據說有”俄羅斯的凡爾賽宮”之譽的─“彼得霍夫宮”!
彼得霍夫宮離聖彼得堡市區稍有距離,
網路上雖然有不少搭乘地鐵轉計程車的教學,
考慮到我完全不懂俄文,最後一日又有準時報到登船的時間壓力,
便沒有使用陸上交通工具,而是選擇在涅瓦河搭乘快艇:
和其他家渡輪比起來Peterhof Express有點貴,
而且船艙內沒有空調,稍嫌悶熱,不過每家渡船的票都是一位難求,
Peterhof Express班次密集又快,無須在碼頭邊等上數小時,
倒也是個頗為方便省時的選項.
船隻行進時還有員工會在座艙前方以夜市表演的方式,
推銷印有聖彼得堡景點圖樣的透明雨傘,
產品看起來還好,不太像是單純削觀光客的廉價品,
但選在這陽光普照的大晴天賣連遮陽都沒辦法的透明傘.....
感覺整個船艙中的遊客心理都在吐槽船公司是不是沒其他產品可挑了 XD
船隻停靠碼頭後需要購票方可進入,
彼得霍夫宮不愧有”俄羅斯的凡爾賽宮”之稱號,
人潮洶湧與混亂的程度與正港凡爾賽宮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完全看不懂排隊動線.....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曉得到底有沒有排隊這種事,
被人群推著推著近40分鐘後才好不容易抵達櫃台前換了票 “orz
整個彼得霍夫宮主要分成”上花園”和”下花園”兩個區域,
由主宮殿建築分隔開來,由碼頭抵達的話會從進入下花園進入園區:
遠遠就能看見的白色水柱,就是此處最為知名的”參孫噴泉”,
選擇參孫為噴泉主角除了宗教意義,
據說還有”獅子為瑞典標誌元素之一”的政治意涵,
所以”大力被撕開的獅口象徵被擊敗的瑞典”這樣;
20公尺高的噴泉現今來看或許並不稀奇,但彼得霍夫宮中這超過150座噴泉,
最為特別的就是其中沒有一座使用幫浦驅動,
全都是使用高度差來噴發....原始設計是這樣,
不過此處於二戰時曾被德軍大舉破壞過,
所以現在是否仍真的保持著當初水道設計,大概只有院方管理人員知曉了.
考量到排隊所耗時間根本無法盡興參觀,
甚至連能否準時趕回市區也成問題,個人當時便沒有購買主宮殿的門票,
可惜的是上花園雖然免費參觀,但離開目前所在的下花園到上花園之後,
回碼頭就必須重新買票,沒有像其他博物館那樣手上蓋個章就能回場的機制,
所以從碼頭進入彼得霍夫宮等於少了上花園可以看.....
重新買票的花費是筆額外負擔不提,光是再排一次隊所耗時間就讓人提心吊膽,
所以今回個人僅參觀了下花園的部分.(倘若有買主宮殿門票,
從下花園經由主宮殿到上花園之後是否也得重新買票,個人就不清楚了)
冬宮館
18世紀時歐洲有錢人有個流行,就是建造被稱為”Hermitages”,
或”places for seclusion”的特殊涼亭,
這種涼亭是兩層樓的屋子,廚師和僕人待在一樓,二樓則是主人的密友團體,
廚師和僕人在一樓準備食物並由升降機運到樓上,
這座Hermitage Pavilion就是這種用途的屋子.
(引上引述自Peterhof Museum官方介紹)
馬爾利宮
當初是當作皇室成員住宿處的客房,後來成為彼得大帝紀念館,
展出彼得大帝的一些日常用品,該建築曾於二戰時被毀,
目前的建築是後來依據照片與檔案而重建過後的模樣.
Sady Venery,爬上去後外邊就是海灘
大概因為參觀者以外國遊客居多,不像彼得保羅要塞那樣有一堆人在玩水,
也沒看到販賣水煮玉米的小販,真是有些沒有俄羅斯風味(?)
之前參訪凡爾賽宮時花了一整天也沒能全部逛完,
原以為這次也會有同樣狀況,還有些擔心預留的時間不太足夠,
然而下花園占地其實遠比個人預期的要小,
加上購票排隊時間大約3~4小時就能看遍.....
即使如此,還是沒有足夠時間讓我去排隊參觀主宮殿,
只得按照規畫的時間表搭乘快艇回市區,主宮殿和上花園就以後有緣再看了.
這趟三天兩夜的初探聖彼得堡之旅還滿令人愉快的,天氣大抵還算不錯,
參觀的景點也都符合期待、沒有什麼看到實景反而大失所望的情形,
聖彼得堡的居民其友善程度更是大出個人意料之外─
即使大多不諳英語,語言不通卻仍十分樂於助人,
個人迷路時就受了不少當地居民與郵差比手畫腳的熱情幫忙,
我要是住在這種觀光大城大概早被遊客煩死了,
他們能保持如此溫和善良的態度實在不簡單 ww
聖彼得堡當地居民與景點非常棒,但軟體設施就比較需要改進了.....
在計算過門票與交通花費後,個人於旅程的第一天購入了St. Petersburg Card,
其他大城市的Pass常將票證儲存於卡片中,只要刷卡或秀出卡片日期就能直接通關,
St. Petersburg Card卻是給一本小冊子,要入場時再拿著小冊子去排隊換票,
不但完全沒有省時間,有時還更花時間.....
因為接受St. Petersburg Card業務的櫃台比較少 “orz
若能全面導入早已十分普及的卡片認證系統、
門票線上預購與時段預約等分流方式,
不但遊客賭塞在售票處的狀況會好上許多,參觀體驗應該也會更加提升,
只是以聖彼得堡的熱門程度.....卻不曉得該地政府未來會否有這個打算就是了.
以下為個人在歐洲四處旅遊的紀錄,
歡迎來看看:https://typecurry.com/tags/travel/
作者: trukinus (ARIS)   2019-01-24 12:32:00
後來發現有Uber 可以叫。好像已開放全境電子簽了,不用受限三天旅遊了
作者: linchen1121 (伯陵)   2019-05-05 13:43:00
從下花園移動到上花園不用重新買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