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加利利北法團 莎特大教堂

作者: littlesmall (littlesmall)   2018-07-24 16:52:16
2018 加利利Package in法國 - 180617-1 莎特大教堂
網誌版:http://littlesmall420.pixnet.net/blog/post/225598418
今天早上8:30在大廳集合完畢之後,小凱就帶大家到莎特鎮上散步,
和我們昨天晚上自己出來逛的路線類似,
也是從Epars廣場(Place des Épars)麥當勞旁的路進去~
星期天的早上店家也是幾乎沒開,甚至連行人也沒有,
好像整個城鎮都被我們包下來一樣~
途中經過了不動產,小凱還特地停下來帶大家看看房價,
便宜一點的大概20~30萬€,貴一點的大概500~600萬€,讓大家都想來這邊置產了 XD
接著,小凱帶大家來到的是克勞德哈維的房子(Logis Claude Huve),
這是一棟16世紀的建築,以前曾是郵局,現在則是書店~
只要在建築物上看到有紅色的Monument Historique標誌,
就代表這棟建築是個歷史古蹟,
這個Logo的靈感是來自蘭斯大教堂的迷宮,目前法國有超過4萬個建築被列為歷史古蹟~
繼續往前走,來到了馬索廣場(Place Marceau),
星期天的早晨連餐廳和酒吧都沒有開,非常寧靜~
感覺在這樣的街道,隨便拍都可以拍出一張畫報,
甚至連肉舖都很有fu~
之後經過了蔬果市場(Marchés aux Légumes),
這裡除了是市場之外,還可以當作是活動場地,這也是莎特燈光節的景點之一~
拐了一個彎,我們來到鮭魚之家(Maison du Saumon),
是一棟木條屋建築,以木材做為主要結構,以十字或交叉組成,再用石灰填滿牆面,
而這棟木條屋因為外牆上有以木頭雕成鮭魚的樣子,所以稱之為鮭魚之家~
而這也是一棟歷史古蹟,在1928年就被列入歷史古蹟中,現在則是做為莎特的遊客中心~
因為木條屋非常有歐洲小鎮風情,拍照起來十分有fu,
所以小凱讓大家在這邊停留一點時間拍照~
是說鮭魚之家旁邊有一個小廣場,從這邊下去應該可以走到厄爾河(Eure),
可惜我們時間不夠,無法去到那邊逛逛 Orz
離開鮭魚之家後,我們就朝莎特大教堂的方向前進,
雖然店家依舊沒開,但是距離教堂越近的位置應該就是越好的位置,
這邊的店家都比較大間~
穿過小路之後,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莎特大教堂的南面~
在莊嚴肅穆的教堂旁邊,悠閒的吃個早餐,感覺一定會很妙~
讓大家在南面稍微拍個照之後,
小凱就帶大家到正面來,也就是我們昨晚欣賞燈光節的這一面~
莎特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位於莎特的最高處,
推測建於8~12世紀之間,最初以巴西利卡式興建,
876年,查理曼大帝將聖母瑪麗亞在耶穌降生時所穿的襯衣做為禮物送給教堂,
1020~1194年教堂經歷了多次火災,進行了多次的重建,逐漸成為了哥德式建築。
在1194年又再次遭到祝融肆虐,教堂大部分都被摧毀,
但聖衣卻安然無恙,被認為是聖母顯靈,成為西歐重要的天主教聖母朝聖地之一。
1594年,法國國王亨利四世也在此登基加冕,
到了1979年10月26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莎特大教堂高114.6公尺,面積5940平方公尺,
西正門寬47.5公尺,最大玫瑰窗直徑13.4公尺,
是第一座完全成熟的哥德式主教座堂,也是法國哥德式建築高峰時期的代表作,
成為以後各主教座堂模仿的藍本,現在則是法國四大歌德式教堂之一。
西面大門有三個拱門,正面門楣上因有著耶穌基督的石雕,
故以王者之門(Portal Royal)著稱,
拱門上有三個高窗,是象徵著天主教「三位一體」的理念,
而教堂中的玫瑰窗是聖母瑪麗亞的傳統象徵,
其上方十二道細密的聯拱,以及玫瑰窗里十二個小圓形與松子形鏤空裝飾,
都是象徵耶穌的十二門徒。
而兩邊的尖塔卻不對稱,是因為是在不同時期所建,
南側是早期法國歌德式的八角形建築,
北側則建於12世紀初期,火焰式鏤空尖塔於16世紀開始建築,塔頂高為111公尺。
另外,北面大門上雕有聖母和舊約聖經中的人物,
而南面翼殿大門的浮雕則描述新約的故事,講述了基督的一生,
因此莎特大教堂被稱為「石雕聖經教堂」。
另外,外側牆上也會見到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是為了提供建築物支撐力所建,
整個教堂有太多小細節可以欣賞,但是我們實在沒有時間一一細看~
正當小凱打算帶大家入內參觀的時候,
莎特大教堂的工作人員卻說彌撒快要開始了,我們進去會打擾到信徒,拒絕讓我們入內!!!!!
小凱告訴他我們會在彌撒開始前結束參觀,而且他已經在外面做完解說,入內會很安靜,
但工作人員依舊不願讓我們進去,
小凱說以前並不會這樣,但可能最近規定變了 Orz
我只能說,參觀教堂還是盡量不要選在星期天的早上吧 T^T
黯然離開莎特大教堂之後,小凱帶大家往教堂後方走去,通過一道拱門之後,別有洞天,
從這裡可以看俯瞰莎特小鎮的另外一邊,才發現原來後面的範圍也還不小,
更吸引眼球的是,底下還有一座小迷宮,
但往下的階梯似乎沒有開放,所以就沒能下去了~
到此,小凱就讓大家自由活動,
可以到莎特大教堂的正前方廣場,也就是我們昨天欣賞燈光節的廣場拍照,
這裡開滿了繡球花,雖然是比較樸素的白色,
但是也可以彌補一下之前去鎌倉沒趕上繡球花季的遺憾~
而我們也在莎特大教堂的南北兩側拍了不少照片,
在教堂北側的後方是莎特美術博物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Chartre),
也是歷史古蹟建築,但我們只有在門外瞧瞧而已,沒有進去~
我們拍照拍得差不多,距離集合時間也剩沒多久,
但我們看到不斷有教徒進入莎特大教堂,所以yo決定要嘗試和門口的工作人員商量一下,
第一次他還是以裡面再進行彌撒而拒絕我們,但yo依舊不放棄,繞了一圈又再問他一次,
用英文跟他說我們只在教堂的最後面看兩分鐘就好,沒想到他這次就放行了!!!!
聖母瑪利亞保佑你!!
由於莎特大教堂的彩繪玻璃窗比起其他的教堂使用了更多藍色與紫色調,
12世紀的藍色是使用鈷,比一般的藍色更為清澈,因此被稱為「莎特藍」~
因為我們真的也沒有多少時間,
所以我們也真的只在教堂的最後方看了兩眼而已,就匆匆回到飯店,
10:00我們就要上車,離開莎特,讓我們在車上對莎特做最後一次的城市觀光~
莎特是個舒服的小鎮,但非常可惜的無法在莎特大教堂內好好地參觀,
算是為此行留下了一個遺憾,
套句上順的話,留下遺憾就是為了要留給下次再來,
雖然只能這樣想,但我如果有錢有閒的話,還是想先去沒去過的地方啊~
可以不要再留遺憾給我了嗎 Or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