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加利利北法團 巴黎~ 艾菲爾鐵塔等

作者: littlesmall (littlesmall)   2018-07-06 23:49:54
2018 加利利Package in法國 - 180616-1 巴黎市區觀光~
艾菲爾鐵塔 + 榮軍院 + 亞歷山大三世橋 + 凱旋門 + 協和廣場
網誌版:http://littlesmall420.pixnet.net/blog/post/225526859
離開戴高樂機場之後,大約30分鐘我們就進到了巴黎市區,
很快的我們就經過了傳說中的凱旋門,但現在還沒有要下車,
因為凱旋門本身就是個大圓環,
所以只要在巴黎市區觀光的時候,總是會來個360度的凱旋門觀光~
我們來到巴黎的第一個景點,
就是最經典的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通常被稱為巴黎鐵塔,
艾菲爾鐵塔於1887年開始興建,1889年完工,
當初是作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展覽作品,同時也為了慶祝法國大革命的100週年,
高312公尺,從1889年到1930年都是全球最高的建築物,後來被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超越~
原本有許多人覺得艾菲爾鐵塔就像一根大釘子,十分破壞巴黎市容,
後來因為通訊上的價值讓他保留了下來,
到了現在則成為世界著名的地標,每年有6.7百萬的人潮參觀,
在1991年,艾菲爾鐵塔連同巴黎塞納河沿岸整座被列入世界遺產~
巴黎鐵塔一共有三層,每一層都有開放遊客登上,門票由10~25€不等,
其中在第一層平台底下還刻有72個法國科學家、工程師與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
我們一開始下車的地方感覺離艾菲爾鐵塔有點近,要看全貌有些辛苦,
所以就走到了馬路對面,
馬路中間有個噴水池,將戰神廣場(Champ-de-Mars)分為前後兩個部分,
靠近鐵塔的部分,不知為何,草地被柵欄圍住無法進入,但是步道還是可以走的,
而遠離鐵塔的部分草地依舊是全部開放的,
可以看到大家在草地上或坐或躺,享受自由時光~
站在這個地方就還蠻好拍到艾菲爾鐵塔的全景,
今天天氣很好,藍天白雲之下,艾菲爾鐵塔就像一幅畫報一樣~
由於艾菲爾鐵塔只有停留30分鐘,我們也不好走太遠,所以我們就往鐵塔的腳下前進,
略帶仰角的欣賞艾菲爾鐵塔也是有不同的樂趣~
最後在柵欄的縫隙中,從正面再看一眼艾菲爾鐵塔,
沒有遊客在草皮上,乾淨的版本也是不錯的~
是說,小凱在這裡也不免要跟大家耳提面命一下,要我們不要跟陌生人有任何接觸,
尤其是問你會不會英文,要你填問卷或簽名聯署之類的,
或者是販售紀念品的黑人,如果沒有十分必須要買,也不要有所接觸,
只是我當時看到的這位女生,他還是自己主動上前詢問的 Orz
艾菲爾鐵塔沒能停留太久,無法在戰神廣場好好走走,
而且也沒辦法到他底下或是另外一邊,實在有點可惜,
如果到另外一邊的話,
還可以看到The Package中出現的旋轉木馬(Carrousel de la Tour Eiffel),
幸好最後還有在遊覽車上看到,只不過現在旁邊也呈現一個施工的狀態就是了 Orz
至於想要到塞納河的另外一邊,從夏祐宮(Palais de Chaillot)欣賞艾菲爾鐵塔的話,
由於太陽光線的關係,建議下午或是晚上再去會比較好~
搭上遊覽車來到第二個景點,榮軍院(L'hôtel des Invalides),又稱為傷兵院,
於1670年由當時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建造,
用來接待及治療退伍軍人及抗戰後殘疾軍人的醫院,
後來拿破崙和他的兄弟跟兒子也都安葬於此~
現在榮軍院中還有法蘭西軍事博物館(Musée de l'Armée),
是法國第五大吸引觀眾最多的歷史博物館~
但我們其實並沒有要入內參觀,
只是因為他的距離很近,所以小凱就臨時追加了這個景點,
讓我們可以遠遠的欣賞一下金色的穹頂,高達110公尺的穹頂,
在當時也曾經是巴黎最高的建築,而這裡也是拿破崙陵墓所在的圓頂教堂~
就在榮軍院前的這個廣場,我們往另外一邊看,又可以看到另外一個玻璃屋頂,
這就是大皇宮(Grand Palais),
也是為了巴黎世界博覽會所建造,現在主要作為美術館之用~
但是比大皇宮的吸引眼球的則是在他旁邊的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
1892年法俄同盟,雙方互贈一座橋樑,
俄國的尼古拉二世便以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為這座橋命名,
而法國同時也在聖彼得堡的涅瓦河上建造了一座橋,就是聖三一橋,
我們剛好就在一年前,在涅瓦河上游船的時候,
也欣賞了聖三一橋,算是見證了法俄同盟~ XD
亞歷山大三世橋被譽為是巴黎最美的一座橋,其中四座橋塔最為吸引目光,
17公尺高的四座橋塔上,塔頂分別有四個不同的金色女神雕像,
分別是藝術女神、農業女神、戰爭女神和戰鬥中的女神,
而塔座也有四個雕像,
分別是中世紀時的法國、當代的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和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
其中離我們最近的是位於左岸下游的橋塔,
頂部是戰爭女神,塔座則是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
可以看到頂部的女神雕像真的是金光閃閃啊~
遠觀了榮軍院和亞歷山大三世橋之後,我們再度搭上遊覽車前往下個景點,
在遊覽車上,我們經過了亞歷山大三世橋,在這裡也可以看到艾菲爾鐵塔~
接著經過了大皇宮的門口,看起來十分氣派,很有美術館的fu,
最後,車子停在小皇宮(Petit Palais)的旁邊,也就是大皇宮的對面,
嗯...第三個景點還是亞歷山大三世橋,但是這次我們來到的是塞納河的右岸 Orz
其實我覺得我們大可用走的過去,
畢竟不到一公里的距離,何必浪費時間搭上遊覽車繞路呢?
可以請遊覽車到右岸等我們,這樣我們也有比較多的時間作停留,這樣應該會比較好~
上次我們可以更近距離的欣賞到亞歷山大三世橋的美,
離我們下車地點最近的是右岸上游的橋塔,頂部是藝術女神,橋座則是中世紀時的法國,
旁邊則還有一尊雕像,是孩子帶領下的獅子像~
站在塞納河岸邊,可以從側面看到橋的全貌,看起來真的是十分華麗,
如果再仔細往橋中間的雕像看過去,橋兩側的雕像是不一樣的,
在上游這側的是代表俄國的涅瓦河仙女,
在下游這一側的想必就是代表法國的塞納河仙女了~
在塞納河邊拍完照之後,再走到橋上去看看,
首先會看到紀念碑,
由此可知這座橋是從1897年蓋到1900年,正好配合巴黎世界博覽會開幕~
最後,往下游望去,又可以看到艾菲爾鐵塔,
與他合影的是榮軍院橋(Pont des Invalides),是巴黎橋身最低的橋樑~
短暫停留15分鐘後,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
途中經過了大名鼎鼎的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從這裡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凱旋門,
在巴黎有三座凱旋門都是以香榭麗舍大道為準,在同一直線上~
原本香榭麗舍大道的街道兩旁都是知名精品林立,但近年因為店租實在是過於昂貴,
所以有不少牌子都已經搬離香榭麗舍大道,
現在留下來的牌子有許多都是為了廣告意義才進駐的~
即使如此,Louis Vuitton這個不懂名牌也能輕易喊出LV的知名品牌,
總部依舊屹立於香榭麗舍大道上~
是的~
我們的第四個景點就是今天已經經過很多次的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巴黎總共有三個凱旋門,
有一個在靠近羅浮宮的卡魯索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俗稱小凱旋門,
另外還有一個現代建築的拉德芳斯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 de la Défense),
俗稱新凱旋門,
而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是最有名,也是位在三個凱旋門的中間,
同時也有12條大街都以它為中心點匯集~
凱旋門位於戴高樂廣場(Place Charles de Gaulle)中央,
1805年拿破崙打敗俄奧聯軍,於1806年下令修建,
當時允諾他的將士們「你們將經由凱旋門返歸」,
殊不知1815年拿破崙慘遭滑鐵盧,凱旋門也被迫停工,
在波旁王朝被推翻後,才又復工,最後在1836年完工,
而拿破崙的骨灰則是在1840年時由馬車運載下穿越凱旋門~
不過我們這次也沒有安排到凱旋門的底下,當然更沒有登頂,
我們主要是在對面的人行道上拍拍照而已~
在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
有一座永恆之火,用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國犧牲的150萬官兵~
在面對香榭麗舍大道的這面,
左邊的雕刻象徵的是「勝利」,描繪拿破崙的凱旋偉業,頌揚維也納的合約,
而右邊的雕刻象徵的是「出征」,描繪1792年雄偉激揚志願軍出征圖,
也就是「馬賽曲」,是人民灑熱血出征和為國家的景象~
至於另外一面,也就是面對大軍團大道的這面,則是每次經過在繞圓環的時候拍到的,
左邊的雕刻象徵的是「抵抗」,表現人民英勇的抵抗之戰鬥意志,
右邊的雕刻象徵的則是「和平」,描繪大帝國太平世代的富裕生活景象~
很妙的是,在來到巴黎之前,
看到許多人都會拍到一些完全正面的凱旋門,但始終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拍的,
今天謎底終於揭曉了,原來就是站在正前方的分隔島拍的,
而且大家還會乖乖排隊,非常的有秩序~
我們也好奇去排了一下,但因為我們時間實在是有限,就只有意思意思拍了一張~
離開凱旋門之後,我們就順著香榭麗舍大道折返,朝著遠方的方尖碑前進~
方尖碑的所在位置就是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1763年以當時的國王命名為路易十五廣場(Place Louis XV),
但到了法國大革命時,廣場上的路易十五雕像被推倒,
也改名為革命廣場(Place de la Révolution),
革命政府在這裡立起了斷頭台,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成為第一個被推上斷頭台的人,
甚至在1794年的夏天,光是一個月就有1300人在這裡被處死~
我們在旁邊的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門口下車,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有這一側拍照,並沒有實際踩在協和廣場上~
協和廣場上有一座十分高聳的方尖碑(Obélisque de Louxor),
是19世紀埃及送給法國的,
它是一座高23公尺的紅色花崗岩柱,曾經豎立在盧克索神廟的入口處,
方尖碑上刻有象形文字,讚揚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的統治,
但原本的頂尖被偷了,是法國後來把它加上金色的頂尖~
而在方尖碑的兩側,還有兩座噴泉,象徵法國航海及江河航運技術,
靠南面的是海神噴泉(La Fontaine des Mers),
靠北面的是河神噴泉(La Fontaine des Fleuves),
而北面的河神噴泉正是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中
最後安海瑟威把手機丟入噴泉中的拍攝場景,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河神噴泉的人氣比海神噴泉還要高上許多 XD
雖然早上的巴黎市區觀光都只是短暫的停留,
先讓大家對巴黎有個基本的印象,經典必去的景點也先帶大家打個卡,
但是這樣也默默地已經中午十二點,該是去吃午餐的時間了~
沿途小凱還是繼續在遊覽車上為大家做城市觀光,為最後巴黎的三日遊有個基本的認知~
我們經過了未來飯店附近的瑪德蓮教堂(L'église Sainte-Marie-Madeleine),
還有飯店旁邊的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
看到它華麗的外觀,已經開始默默期待之後去裡面參觀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