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ay.4 羅馬競技場 - 古羅馬廣場

作者: b122771 (旅越張大師)   2018-02-08 23:45:44
Day.4 羅馬競技場 - 古羅馬廣場
取資訊於PTT,留資訊/更新資訊於PTT~
本文章時效性發生在︰2017/05
看圖說故事版連結︰(兩個都可以連結,哪個順暢就點用哪個)
螞蜂窩
http://www.mafengwo.cn/i/7788832.html
窮遊
http://bbs.qyer.com/thread-2848617-1.html
請選擇文章段落為︰Day.4 羅馬競技場 - 古羅馬廣場
===================================
君士坦丁凱旋門 The Arch of Constantine
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於312年10月28日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大獲全勝而建立的。君士
坦丁凱旋門也是羅馬現存的凱旋門中最新的一座。
羅馬競技場 Colosseum
作者購買的Roma Pass可以免費參觀一個購票景點,作者選擇了參觀羅馬競技場,使用
Roma Pass還有一個優點,可以從團體入口處進入,省去了排隊時間。
羅馬競技場這個景點對作者而言,並沒有抱著太多的期待,因為作者去年造訪過日本兩座
巨蛋球場;多年前作者也造訪過南法的亞爾競技場,再造訪這類差不多性質的建物,感覺
也就一般般~這座競技場只是規模大一點與更破舊。
羅馬競技場的位置起源
公元2世紀前,這個區域是人口密集的一個地方。
公元64年的一場羅馬大火之後,皇帝尼祿清除埃斯奎山坡上的貴族住宅,徵用羅馬城市中
心81公頃土地,大規模的合併這區域的土地、山丘與溪谷。
尼祿將整個地區建成一座花園,製作人造景觀,還建造了亭台樓閣和浴場、噴泉,並且在
中央建造一個人工湖。
後來的維斯帕先,當上皇帝後,將湖水排乾並填滿作為羅馬競技場。
羅馬競技場是一個橢圓形露天劇場,是有史以來建造最大的露天劇場。它由石灰華,凝灰
岩和磚面混凝土建成。
公元72年在維斯帕先皇帝統治下開始建造,公元80年下任皇帝提圖斯之下完工。在圖密善
皇帝統治期間進一步修改(81-96年)。
公元66年發生的猶太戰爭,原本猶太人反抗在耶路撒冷的羅馬駐軍。
公元70年提圖斯攻陷耶路撒冷,大肆破壞和屠殺,焚毀第二聖殿,大批猶太人被俘為奴。
並從猶太人的聖殿獲得了豐厚的財物。
戰後約有10萬名猶太囚犯被帶回羅馬,這些囚犯變成免費的勞動者付出了大量勞力建造羅
馬競技場。
公元80年羅馬競技場完工落成。時間不確定是公元80年還是81年的時候舉行了第一次比賽
,並且發行了紀念幣。傳說~首場比賽超過90隻動物死亡。
圖密善皇帝在位期間增建了地下室與地下通道,用於容納動物和奴隸。他還在競技場的頂
層增加了座位,增加觀眾容量。
據估計,羅馬競技場可容納5萬到8萬名觀眾,平均觀眾為65000人。競技場用來舉辦搏鬥
比賽、動物追捕、處決、重新演繹著名的戰役,以及古典神話的戲劇。
左邊是修補過的磚牆,看起來比較平整。
右邊磚牆保持原本的歷史風貌。
中間拱形柱還維持著沒有垮掉。
通道的階梯看樣子不知道修補過多少次了。
兩邊的磚牆與通道階梯都有修補過,上方的拱形天花板﹙觀眾席﹚已經垮掉。
通道上方的拱形天花板﹙觀眾席﹚歷經多次修補還支撐維持著。
通道上方的拱形天花板﹙觀眾席﹚已經垮掉了。
裡邊的磚牆是古代的遺跡,
外面是現代修復過的磚面。
1349年的大地震中,導致競技場的南側被摧毀,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大部分石塊被重新用
在羅馬其它地方建造宮殿,教堂,醫院和其他建築物。
走到中間陳列的是當年遺留下來的雕飾石柱。
作者更上一層樓。
原本的階梯破損不堪,現在的階梯都是近代重新鋪置的,方便觀光客行走。
上方拱形的磚都有灌注混泥土再補強過,但是看磚塊風化程度與破損的外觀,還是讓人覺
得頗危險,好像不定時炸彈隨時會掉下來。
這裡是第二層看台,部分的區域規劃成展示區。
第二層設置的展示區,展示一些模型、遺跡、歷史故事與典故。
羅馬競技場在中世紀早期不再用於娛樂用途。
後來被用於住房、工作坊,宗教宿舍、戰爭要塞、基督教聖地…等等用途。
羅馬競技場剖面模型
羅馬競技場不像早期的希臘劇院建築於山坡上,羅馬競技場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建築結構。
羅馬競技場是兩座羅馬劇院衍生出基本的內外部結構。橢圓形的競技場,長189米,寬156
米,底面積24,000平方米。外牆的高度是48米。周長是545米。中央舞台是一個長87米,
寬55米的橢圓形,周圍是高5米的高牆,上面有一層座位。
站在木板上的遊客是參訪地下層+第三層的團客。
這是必須另外付費的行程,作者並不鼓勵大家參加造訪,因為只是看更多的石塊,意義不
大。
217年,羅馬競技場發生嚴重的火災破壞掉表演場地的木板。直到大約240年才完全修復,
之後又有進行多次的修復。
碑文記載了羅馬競技場多次進行了不同部份與不同程度的修復工作,443年羅馬發生的一
場大地震對競技場造成的極大的破壞,484~508年進行過更多的修復工作。
羅馬競技場經歷長時間風吹雨打的洗禮,現在的競技場已覆蓋厚厚一層混泥土,保護著原
本已被摧殘風化的身軀。
在古代,中央的表演場地有著被沙子覆蓋的木地板,過去已經被火災燒毀,至今只有重蓋
恢復1/3的木地板供遊客參觀。
地下通道也存留著大量機械,升降機和滑輪可以用於升降表演用的景觀和道具,以及將籠
子裡的動物升到地面。
古羅馬的社會有明顯的階層分級,這點也套用於競技場比賽的觀賞位置。
皇帝在南北兩側擁有視野良好的包廂。
其他分級分層分區還劃分為︰參議員、貴族、騎士、富有的公民、貧窮的公民…。
有些石塊還看的到名字,推測是高官或富人的保留席。
競技場旁邊設有一間"角鬥士訓練學校",學校裡面有小型舞台,供角鬥士使用練習。
訓練學校也被發現有器械庫,器械庫裡面存放角鬥士使用的武器。還有醫院,提供角鬥士
療傷休養。
以前的至高點裝置240個桅杆,用以吊掛伸縮式帆布,帆布覆蓋了1/3的競技場,用來遮陽
和避免雨水淋到觀眾。
羅馬競技場進出的觀眾人數龐大,人群的進場與離場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競技場地面環繞著80個出入口,其中76個為一般觀眾使用的出入口。每個入口和出口都依
序編號。
讓進出的速度更加流暢。
另外4個出入口是皇帝與高官達人的專用通道。
競技場的比賽或活動通常是由私人舉辦,這些活動也代表權力與威望的另類展示。
競技場偶爾也被用於處決用途。
一個被判死刑的人,可以以各種可怕但神話般的方式被殺死,比如被野獸吞..
近年來,羅馬競技場已成為反對死刑運動的象徵性場所。
2000年羅馬競技場前發生了幾起反死刑示威活動。從那時起,每當世界任何地方被判處死
刑的人得到刑期減刑或釋放,或某個地方廢除死刑,羅馬競技場夜間照明的顏色就由白色
變為金黃色燈光。
最近一次發生於2012年11月,美國康涅狄格州廢除死刑之後,競技場在2012年11月被金黃
色燈光照亮。
羅馬競技場旁邊的景點為古羅馬廣場 Roman Forum
羅馬競技場與古羅馬廣場的門票共用同一張,所以看完羅馬競技場之後,就可以走到位為
西側的古羅馬廣場參觀。
提圖斯凱旋門
圖密善皇帝為紀念其兄提圖斯皇帝生前平定猶太叛亂而建造。門上刻有猶太人文化的浮雕
及戰利品,因此至今仍受猶太人鄙視。它亦是法國凱旋門建造時的藍本。
提圖斯凱旋門本身有13.50米寬,高15.40和4.75深,而內在的的牌樓是高8.30米,和5.36
寬。
它的建築材料使用潘泰列克大理石。
維納斯和羅馬神廟為已知最大的古羅馬神廟,位於古羅馬廣場的最東端,靠近羅馬競技場

這座神廟崇拜對象是幸運女神維納斯和永恆的羅馬。
哈德良皇帝是這座神廟的建造者。神廟始建於121年,141年完成。307年毀於大火,馬克
森提皇帝加以重建。
之後嚴重的地震再次摧毀了神廟。大約850年教宗利奧四世下令在神廟遺址上新建聖瑪利
亞教堂。
聖方濟加教堂 Santa Francesca Romana
經過百年之後,聖瑪利亞教堂也變的破損不堪。
十三世紀時,當時的教皇整建這座教堂與增建鐘樓。
古羅馬廣場遺跡
古羅馬廣場位置夾處在羅馬競技場、帕拉提諾山丘及市政廳廣場之間的一大片遺址區域。
這片區域有許多不同年代、不同用途的建築,如凱旋門、教堂、廣場、紀念碑…等的遺址
遺跡。
Basilica of Maxentius 的外面。
308年馬克森提斯皇帝開始建造,君士坦丁一世312年建造完成。
建築由一個中央教堂中殿組成,裡邊構造由大型橋墩懸掛39米高的三個腹股溝穹頂。穹窿
由兩邊側牆支撐著。
通道由三個垂直於教堂中殿的半圓桶形拱頂組成,拱廊與桶形拱頂下方的教堂平行。教堂
大小有2000平方米,內部場地相當寬大。
和平殿 Forum Of The Peace
這建築物是羅馬用來慶祝征服耶路撒冷而建的。
其實最早的意圖是要蓋一座神廟。神廟三面都是柱廊,中間有塊110×105米的大型廣場。
沿著入口的兩側是長方形的噴泉花園。樹籬沿著噴泉平行種植。
元老院議事堂 Curia Iulia
古羅馬時期元老院的議事堂。
元老院是一個審議的團體,它在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的政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聖路卡與瑪蒂娜教堂 Santi Luca e Martina
625年,教皇委託建造了這座矩形結構教堂。
當亞歷山大四世統治時,1256年修復過一次。之後十七世紀的時候再作重建。
凱撒廣場 Forum Of Caesar
凱撒用他自己的名字在此興建這座廣場。
凱撒廣場除了要揚威自身顯赫的政治力量,與自我呈現的紀念用意之外。凱撒廣場也是用
來作為討論公共事務的一個會議場所,同時也是貴族聚會活動的場所。
帝國廣場大道
這條道路一直線從威尼斯廣場東南向到羅馬競技場。
這條路原名凱旋大道,修建於墨索里尼執政時期。沿路兩側有圖拉真廣場、奧古斯都廣場
和涅爾瓦廣場。
近年來,道路兩側進行了大量的考古發掘,持續至今。
國家紀念碑 Il Vittoriano
為紀念統一義大利的國王 -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而建造。
1895年由朱塞佩·薩科尼設計,1911年開工,1935年完工。此建物的雕塑品全由義大利的
雕塑家所雕刻。
中間是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馬術雕像。
羅馬女神石雕像下方的無名列士墓
第一次世界大戰許多的戰士犧牲了性命,在大戰結束之後,舉行國葬並且在這座紀念碑下
方埋11名身份不明的無名烈士。
館內收藏陳列許多的旗幟,這些旗幟包括義大利武裝部隊用過的旗幟、海軍船旗…。
最古老的旗幟是19世紀護衛艦的旗幟。
特米尼車站 Roma Termini
羅馬市的主要鐵路車站,歐洲最大的車站之一,也是羅馬地鐵唯一的轉乘站。特米尼車站
的名稱是從戴克里先浴場而來的,它坐落在距離車站入口一條街道的位置。
特米尼車站每天都有電車通往義大利各個主要城市,也有高鐵行駛國際線,通往巴黎、慕
尼黑、巴塞爾、維也納及日內瓦等地。特米尼車站總共有29個月台,每年旅客人次超過1
億5000萬人。
吃個晚餐吧~
雖然在威尼斯吃墨魚麵踩到雷,但是義大利的最後一頓晚餐還是用義大利麵結束吧。
點完餐之後,服務生問我是不是從泰國來的?
算了~反正台灣小小的,人家不知道台灣是很正常的事情。
作者點的套餐有
意大利肉醬麵
意大利香腸、沙拉、馬鈴薯
一盤麵包
一瓶水
12歐元
這頓晚餐作者吃得很滿意。給了一些小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