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華友俄羅斯團 聖彼得堡 滴血救世主教堂

作者: littlesmall (littlesmall)   2017-12-01 09:16:54
2017 華友跟團 in俄羅斯 - 170616-5 夜訪滴血救世主教堂
網誌版:http://littlesmall420.pixnet.net/blog/post/223797380
晚餐後回到飯店稍做整理之後,我們就趕緊衝出去開始晚上的自助行程,
昨晚失敗的滴血救世主教堂,今天一定要成功進入參觀 (握拳)~
我們大約9點抵達滴血教堂的外面,今天終於順利地買到票了,可以入內參觀了~
滴血救世主教堂,正式名稱為基督復活大教堂,
但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復活教堂、喋血教堂、滴血教堂、救世主喋血教堂、
基督喋血大教堂,以及各種排列組合的名字 Orz
1881年3月13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乘馬車準備去簽署法令,
進備實行新的改革,包括廢除農奴制度,
當馬車通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扔進一枚手榴彈,
亞歷山大二世出血嚴重,被送回到冬宮後幾小時後死亡。
1883年,其子亞歷山大三世為了紀念父皇,在此地點修建教堂,
由於教堂奢華豐富的裝飾及大膽運用創新的技術,直到1907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才完成,
總共耗費24年,花費460萬盧布打造而成。
興建時將當時暗殺現場的一段街道封閉在教堂的牆內,因此該段堤防延伸到運河中。
教堂的內部在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的精確地點設計了一個祭壇,
裝飾以黃玉、琉璃和其他寶石,
沙皇的血從簡單的鵝卵石中溢出,濺到地板上,與周圍與極為豐富的裝飾形成鮮明對照。
到了1917年俄國革命以後,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奪,
其內部破壞嚴重,蘇聯政府在1930年代初關閉了該教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列寧格勒被德國軍隊圍困期間,引發嚴重的饑荒,
教堂被當作蔬菜倉庫,因此得到了「馬鈴薯上的救主」的綽號,
等到戰爭結束後,它又被用作附近的一個歌劇院的倉庫。
1970年7月,教堂的管理改屬聖以薩大教堂,所以現在的門票也是和聖以薩大教堂相同。
1997年8月,教堂在關閉27年後重新開放,但尚未祝聖,不作為全時間的禮拜場所。
其實在俄國革命以前,也從未充當公眾禮拜場所,
只是專門用來紀念被暗殺的皇帝,只舉行東正教的追思禮拜。
現在,滴血教堂主要是當作馬賽克博物館,成為聖彼得堡的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滴血教堂的最大看點就是超過7500平方公尺以上的面積都是以馬賽克拼貼而成,
我們從售票亭的後方入口進入,才在入口處抬頭看就可以看到拱門上馬賽克拼貼畫~
進到內部之後,先是以綠色為底色的牆面,上面還有各種花草和圖騰,
而這些圖騰也當然全部都是用馬賽克拼貼而成~
接著就是服務台,可以租借導覽器,如果想要深度旅遊的話,可以租借中文的導覽器~
正式進到教堂大廳,可以發現旁邊有一個非常搶眼的祭壇,
就是當初亞歷山大二世遇害的地點,
祭壇呈現暗色調,在金碧輝煌的滴血教堂裡反而顯得更為顯眼~
而在祭壇的正對面則是華麗的聖像壁,這裡主要是用來舉辦亞歷山大二世的追思禮拜,
這面聖像壁由產自義大利熱內瓦的大理石所雕成,看起來做工十分精細,
中間的門上還有小幅的聖像畫以及鍍金的浮雕,
聖像壁上方則是壁畫《聖像莊嚴基督》,畫著耶穌坐在王座上統治整個世界的樣子~
而在聖像壁前方也還有一幅小的聖像畫,
這些不論大大小小的壁畫或是聖像畫全都是由馬賽克拼貼而成,真的很強~
而在兩側也有兩個不同的聖像壁,與中間的聖像壁不同,
中間的聖像壁是以白色和金色為主,
兩側的則是用一個暗紅的色調,使用薔薇輝石和斑岩所雕刻而成~
右手邊的聖像壁是以《耶穌復活》為中心,旁邊還有幾幅小幅黑白的聖像畫,
而上方也有一幅耶穌的聖像畫~
在左手邊的則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他與瑞典侵略者和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的鬥爭,
使今俄羅斯的西北部地區免於被西方天主教國家征服,
俄羅斯東正教會封他為聖徒,史達林也宣布他為民族英雄。
在涅夫斯基上方也有一幅聖像畫,但是這幅就只有聖人們,而沒有耶穌了~
看完教堂東側的三面聖像壁之後,整個教堂四周的牆面也是不容錯過,
隨便一面牆、一根柱子,都會讓你覺得充滿聖光,有如醍醐灌頂~
而穹頂更是華麗,整個天花板也是滿滿的馬賽克拼貼聖像畫,
其中在正中央的是《全能者的肖像》,其實也是耶穌來著,
隔壁的穹頂上也是耶穌,但是用了更多金色為底色,
據說這些金色的部分並不是鍍金而成,而是一開始就挑選金色的原石拼貼而成 wow
除了牆面上滿滿的馬賽克拼貼之外,也有一些小幅的聖像畫單獨立著~
滴血教堂真的不愧是一個馬賽克博物館,
高達7500平方公尺的面積居然都是義大利的大理石和俄國的寶石鑲嵌而成,
做工之細緻和繁複真的是無法想像 Orz
雖然說馬賽克的好處就是不會褪色,也不會像壁畫一樣一碰就剋傷,
但是多少還是需要維護的,
所以在教堂的一角也是有設置捐獻箱,
希望大家除了門票之外,可以再添些香油錢好維護這些珍貴的馬賽克藝術~
而旁邊也有展示這些馬賽克到底如何拼貼而成,介紹了一些工法和材料,
有興趣的話可以仔細研究一番,
當然,滴血教堂的外觀也很經典,
不過我們要從外面看到整個教堂的全貌倒是很不容易,
所以教堂就很貼心的設立了一個模型,讓我們可以由上往下的欣賞一下~
整個滴血教堂其實也不大,
但是我們卻花了45分鐘參觀內部,要是跟團的話恐怕只有20分鐘,
而且因為我們是晚上來,所以已經沒有團客,裡面頂多只有20幾個人,
非常空曠而且好拍照,
真的十分推薦夏季開放夜間參觀的時候來,雖然貴一點,但是舒適度大幅提高~
是說這次華友沒有安排進入滴血教堂內參觀也真的是非常可惜,裡面真的非常漂亮,
要是沒有進來參觀的話真的會後悔~
出了滴血教堂,已經是晚上10點了,但是天色依舊未暗,還可以繼續在外面拍照,
雖然昨天已經在外面拍了不少照片,但是今天還是忍不住多拍幾張,
甚至再多注意一下細節,發現外面的聖像畫也都是用馬賽克拼貼而成,
東正教的十字架也十分華麗的感覺~
在滴血教堂的旁邊其實還有一座公園,米哈伊洛夫斯基花園,
但是不知道是有限制開放時間還是怎麼樣,昨天好像需要票,而今天乾脆大門深鎖,
所以兩天都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從欄杆外看進去 Orz 非常可惜~
離開滴血救世主教堂,我們先回飯店放個相機,
打算要再外出第二波,繼續夜遊聖彼得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