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William Blake的London詩主要動詞

作者: qzxwec789 (Frank)   2019-10-02 19:17:01
想請問這首詩冒號之前的I hear是主要的主詞和動詞嗎??
我個人是覺得為形容詞子句的SV,所以第一段沒有主要的主詞與動詞
但是不確定,想請教
各位的說法,在此感謝。
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
In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In every voice, in every ban,
The mind-forg'd manacles I hear:
How the Chimney-sweeper's cry
Every black'ning Church appalls;
And the hapless Soldier's sigh
Runs in blood down Palace walls.
作者: seednet2 (可)   2019-10-02 21:33:00
我站老師那一邊,因為那SV一句最後有冒號冒號是要上面那3行 可能因為是詩吧? 所以才把SV擺最後
作者: cuylerLin (cuylerLin)   2019-10-02 23:35:00
The mind-forged manacles為hear的受詞,此處受詞前挪(fronting object)為風格化寫作,作者想要強調鐐銬正常語序為I hear the mind-forged manacles:,前挪之後除了強調外,後面hear剛好接上冒號(彷彿你也聽到)同時也跟前兩行fear做聲調平衡(echoing salience)我會覺得受詞前挪的原因是,跳過前三句副詞片語不看,第4~8句應該要看成一句話,出現第4句和第5~8句用冒號連接,第5~7句應該要用逗點平行連接三件事情,雖然原PO用分號,而我查了一下好像也沒有查到統一的標點符號(?)也許Blake那年代沒有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為後人所加註所以第4句的I hear the mind-forged manacles.本應用句點斷句為一完整句子(S+V+O),選擇用冒號表註可以視為你聽到(冒號)後面的東西,也因此,第四句本身應該要是一個句子才對,不會出現一個名詞片語(詞組)晾在那邊有單獨名詞片語出現的話,應該要能擴大到最小成句單位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覺得是前挪的原因XD 另一原因就是詩力求聲調平衡,第2句fear以及第4句hear。國高中文法可能比較常見的前挪就是倒裝(inversion),那個時候通常我們看到的會是副詞(地點)前挪:There comes the bus.或者否定前挪:Never/Seldom have I...,以及假設語氣的倒裝這樣(我記憶中),但其實前挪還有很多種形式就是了大致上這樣,一些淺見供你參考XD(備註:前挪跟倒裝是不同概念)
作者: seednet2 (可)   2019-10-03 01:59:00
樓上高高手 不過其實要放大絕的話 就是要挖作者起來講因為我們永遠都不知道 除了作者自己
作者: cuylerLin (cuylerLin)   2019-10-03 02:55:00
剛剛又想了一下,如果分號標在那邊的話,第5~8句就不是平行連接三件事情了,而是5、6以及7、8各自成句,然後第6句是第5句的形容詞子句,受格(詞)關代省略的結果嘛...不管怎麼,反正是詩,解釋得通都可以(但或許那個分號改成逗號會更好XD
作者: dunchee (---)   2019-10-03 23:10:00
https://tinyurl.com/y4h9luum 這是本來就有的文法,只是罕見。適用的context(s)之一你遇到了。再加上這是個poem,更是可以用poetic license來更動(比如也是為了和前頭的fear押韻的fronting,以其"'d")"難道判別方式..."->你要學會從「整體意思」去推導意思,而不是靠字面去盲目套文法。字面上(不考慮整體意思)要說是形容詞子句也行(....(that)I hear),只是這會造成古怪/不通順意思,所以不需要考慮至於冒號那是其次,有的版本沒有冒號這符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