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攻擊、投手、防守對勝率關係

作者: KDDKDD (KDD)   2016-06-27 13:06:10
其實我知道你在講那篇
https://www.ptt.cc/bbs/Sabermetrics/M.1141850667.A.0A9.html
我本來在好奇為什麼你會扯到那篇
後來才發現原來標題有一點像
反正這不是重點
我原本想處理的是攻擊、防守、守備對勝率關係
而不是攻擊、防守、守備變化值對勝率關係
雖然說兩者最後結果幾乎有一點雷同
打個比喻
我們知道藥有很多種成份
那麼把成份一一講出來才是我原本想表達
棒球可以分成攻擊、防守兩部份
如何知道勝場分配攻擊、防守呢?
(會算WS的朋友 應該知道這篇講白一點就是WS的前置步驟)
TEAM 得分 失分 邊際得分 邊際失分 A B C
兄弟 483 448 279.63 162.13 20.62 11.96 4.72
統一 396 410 192.63 200.13 14.21 14.76 4.43
Lamigo 408 407 204.63 203.13 15.09 14.98 4.20
義大 340 362 136.63 248.13 10.08 18.30 2.73
勝率算法: (邊際得分+邊際失分)/總得失分
A : 表示該球隊因攻擊分配到的勝場數
B : 同上,只是攻擊換成防守
C : 攻擊換成守備
註:和原來WS不太一樣的是 WS會把A、B、C數字再放大3倍
才進行分配
: 首先你最原始的假設今天最後一場比賽的就不合理了。
: 9:8,雙方各一分自責究竟是哪裡合理?
: 不過這也就算了,在大樣本數據中影響不大
: 最大的問題是,這個數據是以聯盟平均數據做計算
: 13.625這個數字指的是每隊要在半季的比賽中增加的分數可以多一勝,是一個參加比較的
: 基準
: 並非是我每場多得0.4分多一勝,0.8分多兩勝,1.2分多三勝這樣的概念
: 所以把最會打的無差別丟上去不考慮守位等問題就可以換勝了。
: 事情顯然不是這麼簡單。
: 理論勝率的意義在於提供球隊改善的參考
: 2005年底巴格就已經發布了專文去討論這個東西
: 結論在於強隊要減少失分,弱隊要增加得分
: 對於提升勝場的數字會比較有效率
: 這樣的結果在中華職棒有兩種情況
: 1,該選棒子還是手套?
: 假設今年我們的主戰捕手是黃鈞聲,打擊普通守備差
: 觀看數據下半季應該換成陳智弘,打擊差守備優
: 對於提升勝率會比較有效果
: 但大師兄應該換成紅龜嗎?當然不是
: 這就是這數據的盲點,還是得參考個人綜合攻守能力的。
: 2,該怎麼補強
: 要洋砲還是洋投?選秀要選棒子還是選手套還是頂級p?
: 要提升進攻效率還是降低守備方失分的問題
: 這可以提供相對補強的方向。
: 所以你這篇的結論是想告訴大家首輪選投手正解嗎?
: 顯然不是吧
: 不要怪我老是找你麻煩
: 說真的你的數據文總是做一半,也沒有提供板友們參考的基準
: 這個數據是參考什麼的?那個數據是做什麼用的?
: 看不懂你要表達的就被嗆看不懂不要怪我
: 質疑你對數據的解讀就嗆好以後不發文了我做那麼辛苦何必
: 老實說,這是大頭症嗎?
: 講以後不發文的也是你,有沒有這麼傲嬌?
: 做數據很辛苦我知道,事實上大家也感謝你這樣的付出
: 但不是你付出了就說不得質疑不得
: 有點雅量吧大大~
作者: jay770316 (秘書)   2016-06-27 18:43:00
你就直接說 你確定失誤影響不了勝負就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