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技職教育走歪了嗎?現在的高職生 不拚就h

作者: cradredtade (☆☆☆☆☆☆☆)   2017-08-11 23:33:50
日前放榜的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錄取率飆到9成3的史上新高,缺額更逾兩萬人,少子化對技職校院的衝擊,更甚於一般大學;不只高中生,連高職生只要繳得起學費,幾乎就有大學念。但以前念高職是為就業,甚至棄明星高中不讀,跑去念台北工專,現在讀高職卻都跑去升學,我國技職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隨著多數五專陸續改制技術學院、再改成科大,高職畢業生的整體升學率已達8成,和高中生的9成多已相差無幾。若把時間倒轉30年,卻是完全不同光景。
那時台灣還沒有科大,只有一所技術學院,即台科大前身的「台灣工業技術學院」,高職生沒機會念大學,升學率只有2.8%,絕大多數「畢業即就業」。
南陽街 滿街技專補習班
反觀現在多數國中畢業生進高職,是為了升科大,而非就業,到了高二、高三,照樣和高中生一樣拚命補習考技專統測。曾幾何時,北市南陽街的大學重考補習班快倒光了,被升技專補習班占據。高職就業導向的辦學初衷,早已名存實亡。
教育部發布最新統計,去年高職畢業生10萬多人,占高中職生比率41.3%,較30年前減少約10個百分點,整體升學率卻達79.3%,相較民國76年升學率只有2.8%,高職生升學率是30年前的28倍多,和高中約9成6的升學率,已相差不多。
「明星高職」 升學率近百分百
教育部統計處分析,早期高職畢業生以直接投入勞動市場為主,隨國內產業結構升級,企業對於中高階人力需求逐漸上升,帶動五專改制技術學院,高職生升學率逐年上升,85年還只有17.7%;到101年攀升至83.5%的巔峰;北市大安高工等「明星高職」的升學率,這兩年甚至飆到9成6。
高雄市私立中山工商目前有9千多名學生,是全國最大的高中職,校長林昭億回憶,30、40年前,台灣經濟起飛,中小企業需大量基層勞工及幹部,當時國中畢業生若想升學,成績好的很多選擇念高中或師專,若想就業,優先念五專,因為出路比較好。
林昭億說,當年許多人棄雄中、建中,念高雄工專(高雄應用科大前身)、台北工專(北科大前身)。教育部次長、北科大前校長姚立德就是台北工專校友;台科大校長廖慶榮則畢業自王永慶創辦的明志工專。
早期就業取向的國中畢業生,五專若考得不理想,再報名高職聯考,高職在升學路徑,往往被排在最後一個順位。
從前建教班 保證進國營企業
不過,林昭億說,當時包括高雄高工等校,和台鐵、中油等國營事業合辦建教班,就業有保障,也不乏優秀學生把高職列第一志願;中山工商也以辦建教班起家,和鼎泰豐等知名業者合作,大受歡迎,直到現在,依然有可上高雄前三志願的學生,選擇念中山工商。
學院、科大,加上少子化供過於求,高職生升學率不知不覺已飆到8成。
如今高職生 3/4進私校
然而,根據教育部統計,去年升學的高職畢業生,近3/4都只考上私校。弱勢生較多的高職生,付較高學費,甚至貸款幾十萬念私校,4年後就業競爭力不見得能相對增加,畢業即負債,進大學,非但無法翻轉階級,可能還會世襲貧窮。
高職生為何拚升學?除因技職校院膨脹太快、招生名額激增,也和社會及業者的價值觀有關。林昭億說,多數業者認為,同樣用20幾K的月薪,若能聘到科大畢業生,為何要聘高職生?導致連完全就業導向的建教班、實用技能學程,畢業生也過半升學。
「高職生為何不能升學?」大安高工校長陳貴生認為,不應用異樣眼光看待高職生升學這件事,也不宜貼標籤,因為隨著台灣的工業升級,學生的知識、技能也應跟著升級,才能向上流動。
大安高工校長:工業升級 高職生當然也要升學
「高職生要不要升學,要有更多元的想法。」陳貴生認為,應視類科而異,例如發展日新月異的電機、資訊、電子類科,即使走應用路線,也有必要念到科大;但美容美髮等純粹技藝導向的類科,就不見得要升學。
教育部表示,為導正高職過分升學導向的弊病,回歸務實致用的宗旨,教育部近年來推動技職再造計畫,鼓勵高職設就業導向專班,在學時除補助津貼,畢業即就業還給獎學金;另鼓勵就讀模具、鑄造、板金、農場經營等產業特殊需求類科,補助學雜費全免。
路,由政府媒合優良企業,鼓勵高中職生先就業2-3年,除平均2.2萬元月薪,政府每月補助1萬元到帳戶,期滿領回,再給予免試入學或申請入學加分等升學配套。
但最後只有2千多人申請,還不到職缺數的一半,顯見「升學優先」的價值觀,仍難全面扭轉。近幾年內,高職生升學率恐仍難驟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