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自由廣場》廢校不是辦法 轉型才是正途

作者: deepdish (Keep The Faith)   2016-04-05 22:23:19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75945
2016-04-05 06:00 ◎ 鄭同僚
日前苗栗新開國小因為家長與社區人士抗議縣府裁廢學校,
官方派警察攜帶盾牌進駐說明會現場,引發對峙緊張局面。
個人去年曾經拜訪新開國小。
那是一所很美麗的學校,藍天下,磚紅色操場上,可以漫步放鬆,
遠眺四周的青山和鯉魚潭。
社區孩子上學,步行就可以到。
在這種地方求學,是一種很深厚的福氣,地方都很珍惜。
還記得那回去拜訪,社區頭人、家長和校長老師們都很擔心被廢校,沒想到惡夢成真。
苗栗新開國小 。(記者張勳騰攝)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6/04/05/phpJl8uKV.jpeg
根據學校網站資料,新開現有學生二九人,教師與行政人員十四人。
苗栗縣政府想廢校,因為學校人數少,經營成本高。
台灣許多財務狀況不佳的縣,也常常把裁併小校,當成縣府省錢止血的不二爛招,
像澎湖縣政府就準備在新學年裁併三所小校。
只是,台灣小校超過九成都在偏鄉,它不但是偏鄉弱勢孩子安心成長的地方,
也是偏鄉居民的社區中心。
廢了小校,既斷年輕人的歸鄉路,也很快毀了一個溫暖的小社區。
廢校,實質就是一樁深刻影響社會公平與城鄉平衡發展的欺弱歧視暴政。
縣府所謂廢校後公車接送到鄰近學校就讀的替代方案,並不能解決這樣深層的問題。
小校不必廢,轉型即可。
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將小校組織扁平化,
減少無謂的公文與評鑑,並進行混齡教學,這樣就能同時顯著減少人力成本,
並讓老師專心教學,提升教學品質。
以長期施行混齡教學的奧地利為例,奧地利小校散佈各地山區,
他們對待小校的方式,就是採取混齡教學。
一所二、三十人的小校,用一兩個專任老師,加上善用網路教學,
就能經營得很好,孩子的學業和人際表現,都不輸給大校學生。
二○一四年底,立法院通過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以後,
公立學校轉型,已經有了很好的法源依據。
地方政府有義務積極尋找廢校之外比較有建設性與開創性的學校轉型作法。
最應該被裁被廢的,是類似苗栗縣政府、澎湖縣政府這些落伍的觀念,
不是新開或其他小校。
(作者為政治大學偏鄉實驗教育中心主持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