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2016年的總統,是要當雍正抑或是咸豐?

作者: cucusho (Making new friends)   2013-12-09 20:25:52
下文轉載自張榮豐教授的個人臉書
2016年的總統,是要當雍正抑或是咸豐?
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 張榮豐
馬政府五年多來用「文宣、口號治國」」的風格,看來是不可能改變了。準此,我們可以
推測2016年的總統,立即面對的挑戰如下:
一、國防弱化的挑戰-募兵制無法落實、軍人退撫基金瀕臨破產。
馬政府繼陳總統將役期縮短為一年之後,預計在2016年推動全募兵制。這不只造成國防預
算中人事維持費大增,更核心的問題是部隊根本就招募不到足額的士兵。如以1996年以來
平均嬰兒出生數(約27萬)的一半(13.5萬),乘以募兵制役期4年,則未來男性兵源約
54萬左右。若要維持一支20萬左右的部隊,則每3位20-24歲男性,就有一位被招募到部隊
,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何況隨著少子化更形嚴重、未來兵源還會逐年下降。國防的另
一個問題是,軍人退撫基金這兩年內如不改革,即將在2019年破產。
二、2016年總統,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是國庫空虛以及龐大的國債。
馬總統面對全球金融海嘯,在貨幣政策採取低利率的寬鬆策略;在財政政策則一方面大幅
調降遺產稅、營利事業所得稅,另一方面則大肆舉債從事公共投資。此舉不但未能帶動經
濟成長以及促進企業投資,還帶來房地產泡沫化以及浮濫的公共建設。
更嚴重的是使台灣租稅負擔率,降至11-12%左右;這與OECD國家平均數(28%)相比,
連一半都不到。賦稅依存度(稅收佔歲出比率)也由2008年的73%,降至目前的57%左右
。這代表台灣年稅收僅足以讓政府運作七個月左右,其餘的日子就得靠舉債過日子。
讓我們再看看存量部份-中央政府未償債餘額。依行政院公布,2013年度中央政府未償債
餘額為5兆2691億元,占前三年度平均GNP的37.1%,距40%舉債上限不遠。
以上是行政院的計算方式,如依監察院審計部指出:早在2011年度,我們的未償債餘額,
若加計未滿一年債務餘額,並計入普通及非營業特種基金的自償性債務。債務餘額總計將
達5兆7694億元,占前三年度平均 GNP的43.41%,早已超過40%的舉債上限,更比同
年香港的33.86%、韓國的34.14%高出許多。
若依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我國公債法對政府未償債餘額的定義,並未接軌國際標準
,因為:1、沒計算未滿一年國庫券及短期借款,也未計入自償性債務。2、政府還另以立
法方式,將擴大公共建設等特別預算,甚至一些追加預算,排除在舉債上限之外。
這些未被行政院列入的債務總額高達1兆7822億元,若再加計退休年金等潛藏性債務,那
麼未償債餘額將達前三年平均GNP的116%。
三、2016年的總統,面臨的第三個挑戰是教育、科研脫離社會、產業實際需求更加嚴重,
而使國家喪失競爭力。
從人口結構變遷來看,2015年台灣勞動人口比重達74.4%高峰後,開始逐年下降(意即人
口紅利遞減)。2017年65歲以上人口比重超過14%,正式進入老年社會。其在經濟上意義
,代表台灣將進入一個:1、經濟結構性減速。2、財政、年金、健保..等收入下降。3、
養老、老年照護、健保、和其他老人社福支出遞增的年代。面對這樣一個經濟結構性減速
、財政惡化的台灣,惟有靠技術創新、透過教育提高人口素質,才可以維持經濟成長動能

但問題是:
1、台灣教改在有錢有勢的家長團體影響下,入學不再以學生能力為衡量標準,反而以家
長社、經實力為考量;而馬政府推動的十二年國教以及廢除大學指考,將使情況更形嚴重
。這一方面阻斷寒門子弟「階級翻身」之路;另一方面也讓一些能力不足的權貴富豪子弟
,憑藉形式化的學歷側身高階人力市場。再加上職業教育體系崩壞,未來台灣勞動素質勢
必江河日下。
2、在技術創新方面,台灣學界多年來獨尊SCI、SSCI期刊,作為升遷、分配研究資源的標
準,以及研究資源掌握在少數「學閥」手中,早已脫離台灣社會、產業的需求。
3、李總統時代在吳京主導下,「廣設大學,輕視職教」的教改,使目前勞動供給呈倒三
角形狀態,而社會、產業需求卻是正三角形。這不但造成目前白領階級供過於求,更是大
學畢業生薪水,一直在22k附近掙扎,以及高階人材不得不遠走他鄉的主因。另一方面則
是藍領階級供不應求,以致每年需進口4-50萬外勞。而這一「廣設大學」的政策,在「少
子化」衝擊下,到2016年時也將造成大量私校倒閉的現象。
最後,以上這些問題都將在2015-2017年更加惡化,而嚴重傷害台灣的國家競爭力。
四、2016年的總統,面臨的第四個挑戰是如何應付中共「和平併吞」的攻勢。
2008年以來在馬政府以「和平」名義,建立本質為「依附」的大陸政政策,「一中」、「
反台獨」成為國、共兩黨共識。在此基礎下,中共十八大的政治報告,已將兩岸「政治談
判」、「簽署和平協議」正式列入日程,推測在2014年1月底(農曆春節前),就可能透
過習近平提出「政治談判」的「基本原則」(事實上是其片面設定的談判議題)。並發動
對台統戰攻勢,透過台灣學者、智庫、政客、商界人士,利用「論壇」、飲宴、參訪…等
活動宣傳其「基本原則」,並要求馬政府接受這些中共片面設定的「政治談判」議題。更
會進一步在2015年6月開始的總統大選期間,發動其同路人施壓各黨候選人,接受其「政
治談判」的「基本原則」。所以2016年的總統,從競選開始到其任期結束,都將面對中共
名為「政治談判」,實則「和平併吞」的各種攻勢。
五、2016年的總統,面臨的第五個挑戰是,外交路線的抉擇。
清乾隆進士黃河清曾撰對聯云:「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2008年以來馬政
府的「外交休兵」本質上屬「籠雞外交」,表面是建立在北京的「善意」上,但實際是用
一中、反獨交換而來。
2016年之後的總統,如果北京的「善意」漲價了,例如外加放棄對美軍購、展開政治談判
…等,那麼外交是要繼續當北京的「籠雞」或選擇「野鶴」呢?在當前政治環境、國會生
態下,更改外交路線勢必要付出龐大的政治代價。
六、2016年的總統,面臨的第六個也是最重要的挑戰,是如何重振台灣經濟,讓人民重拾
信心,尤其是讓年輕人對未來重燃希望。
這必須:
(一)評估未來的形勢,諸如:
1、2014-15年東亞重要的區域經濟整合(如中、日、韓的FTA)。
2、歐美貨幣寬鬆機制退場。
3、中國新一輪經改的進展、2015年提出的十三五規畫重點…等。
(二)盤點台灣的優勢、劣勢,諸如:房地產的泡沫、台灣接單-中國生產造成GDP算台
灣,就業在中國的產業鏈…等。
(三)提出國家願景。
(四)用逆序邏輯發展出可行的策略。
以上這些工作都需要透過紮實的調研,而不能重蹈馬政府覆轍,用一些脫離台灣社會、不
作調研、尚空談的學者來制訂經濟發展策略。
希望有意問鼎大位的政治人物,能針對上述挑戰嚴肅思考對策。因為2016年5月20日就職
,這些問題就立即端到總統辦公桌上,而人民是無法再等待了!至少現在就必須思考要當
雍正或咸豐?
如選擇當雍正-撥亂反正,保住台灣元氣-就要有只幹一任的決心,然後不惜得罪一群人進
行改革,諸如:
1、恢復徵兵,得罪年輕人。
2、加稅,得罪中產階級、有錢人。
3、改革或廢除12年國教,得罪有錢勢的家長團體。
4,改革科研體制,得罪學閥、教授。
5、拒絕接受中共的「和平併吞」,得罪中共當局、台商。
6、拒絕中共勒索,調整「籠雞外交」,就要有和5~6個邦交國斷交的心理準備。
反之如果選擇當咸豐-因循苟且,那麼在其任內台灣可能就被中國併吞,或者透過政治談
判進入類似97之前的香港過渡期。
有意問鼎2016總統大位諸君,請問你(妳)是選擇當雍正或是咸豐?
作者: d9660661 (辭職一搏)   2013-02-09 21:33:00
所以2016很可能吵的沸沸揚揚,實際上兩黨都不打算接爛攤子?
作者: cucusho (Making new friends)   2013-02-09 22:01:00
逆選擇
作者: mk2 (四轉矽谷創業師)   2013-02-10 23:59:00
需要擔心嗎?做個農業文創大國不是很好嗎?
作者: tompi (大波動)   2013-02-11 14:31:00
內債不是債喔~~~ 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