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2010生物多樣性年 氣候變遷為物種最大殺手

作者: hsuyuming (玉米)   2010-01-07 21:28:56
2010生物多樣性年 氣候變遷為物種最大殺手
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50826
摘譯自2010年1月4日ENS美國,紐約報導;王茹涵編譯;蔡麗伶審校
聯合國1月1日表示,由於人類活動,專家指出全球動植物物種消失的速度,是自然演替的
1000倍。同時聯合國也宣布2010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以彰顯地球上生命的千姿百
態。
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目的,旨在提升人們的相關意識,包括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及多樣
性消失對人類福祉造成的影響。1月11日將在柏林正式啟動「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提到,10種很可能受氣候變遷嚴重影響
的物種。這十種最脆弱的物種為:北極狐、革龜、無尾熊、白鯨、小丑魚、皇帝企鵝,箭
筒樹、環斑海豹、鮭魚和鹿角珊瑚。
這份名為「物種和氣候變遷」的報告顯示,氣候變遷不利於海洋、陸地和淡水棲地。
此報告指出,由於暖化,極地物種正受到海冰減少的影響。環斑海豹正是例子之一,由於
牠需要依靠海冰撫養幼海豹,不得不被迫朝更北部遷徙。
「環斑海豹數量大減可能對北極食物網有連鎖效應。他們是北極熊最重要的飲食。」
北極狐所賴以為生的北極苔原,因暖化造成新的植物蓬勃茂盛,而逐漸消失。由於棲地逐
漸從苔原變成森林,獵捕北極狐並與之競爭食物的赤狐,可進一步向北遷徙,從而縮小了
北極狐的領域。
北極的白鯨也受到全球暖化直接和間接的負面影響。直接的影響是由於海冰流失因而難以
找到獵物;間接影響是由於冰融,而使人類進入過去無法接近的區域,進行各種活動。船
隻碰撞、污染、天然氣及石油勘探都對白鯨造成更大的風險。
適應嚴酷南極的皇帝企鵝,也和北極區生物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皇帝企鵝進行交配
、撫育幼雛和換羽所需的海冰區域正在縮減。覆冰率減少也意味著磷蝦數量更少,影響了
皇帝企鵝和其他許多南極物種的食物供應。
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僅限於極地區。在熱帶地區,包括大約 160種的鹿角珊瑚,因海溫上升
受到嚴重影響,也就是珊瑚白化。肇因於海洋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海洋酸化,也使珊瑚
骨骼更為脆弱。
小丑魚,也是海洋酸化受害者。酸性水質擾亂其嗅覺,削弱他們找到特定海葵宿主的能力
。鮭魚同樣也受到衝擊。水溫上升減少水中含氧量,增加了魚群的患病率,並破壞其繁殖
能力。
由於氣候變遷,革龜正受到海平面上升和颶風活動增加的影響,破壞了其產卵棲地。
這份報告顯示,澳洲動物明星—無尾熊面臨著營養不良和飢餓。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將減
少桉樹葉的營養品質,使食用這種樹種的物種營養不足。因此,無尾熊可能無法獲得足夠
的營養。
二氧化碳的增加也直接威脅其他植物。因為乾旱,非洲赤道附近的箭筒樹族群正逐漸消失

Fri b9710503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