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夏里特:柏林仁心 Charité S01 (雷)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21-01-31 19:03:16
號稱「Netflix 原創影集」的《夏里特:柏林仁心》,其實原來是在德國一台於 2017 春季首播、後來 Netflix國際發行於 2018 春季上架,我當時看了第一集覺得有點沒進入狀況就擱下了。但今年已經歷一年疫情,國際新聞每天不是「柏林夏里特醫院」(Charité-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就是「羅伯柯赫研究所」(Robert Koch-Institut)在發表疫情最新研究,令我一天比一天肅然起敬!也更加好奇這劇如何談他們過去的故事;然後本週它的第三季又在德國隆重播出再次獲得大成功!是時候該看看了。
此劇目前三季,有三套不同世代的角色與背景,分別設定在1888德皇威廉二世登基那年、1943納粹德國二戰年間、與1961柏林圍牆蓋起那年,其中最欣欣向榮的年代恐怕還是第一季?第一季《夏里特:柏林仁心》角色一字排開有好多史實大人物!有以結核病研究獲諾貝爾獎的 Robert Koch、以白喉血清療法獲諾貝爾獎的 Emil von Behring 、以免疫學研究獲諾貝爾獎的 Paul Ehrlich 、創立日本無數醫療機構的北里柴三郎、以及病理學人類學解剖學社會醫學多領域俱有先驅地位的 Rudolf Virchow 、然後某集愛抽煙斗的英國留奧醫學生 Arthur Conan Doyle 也來參一咖 XD
我個人不熟醫療劇,更別說這種基於史實人物的科學史劇,看到這麼多偉人時身為觀眾都有點戰戰兢兢地... 誰想到編劇竟然大膽解構他們、絕不一味歌功頌德塑造英雄景仰風範,而把他們都當凡人善惡並陳、甚至每個天才的身上同時住著天使與惡魔,正如引領醫學的夏里特醫院甚至引領 19 世紀末世界發展的德意志帝國、也都是天使與惡魔的結合!這裡每個人身上都肩負著德意志帝國如日中天時的傳統包袱、但他們卻同時是引領一切傳統持續變革的先鋒。德意志帝國的醫學紳士與騎士們站在保守與前衛的十字路口上該怎麼走?一切從穿針引線的虛構護士女主角 Ida談起: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17/03/21/16/08/492458.jpg
一、夢想女主角 Ida Lenze(虛構):由《怒火特攻隊》Alicia von Rittberg 演出還得斑比獎!她是醫生世家女兒、家道中落當女僕、得闌尾炎送醫撿回一命、雇主不願支付而留院當護士... 這登場背景有點離奇,但角色設計顯然要遊走醫護兩邊男女兩性見證一切!她的愛情介於兩種取向的帝國男孩間、她的專業兼修家傳醫學與前線護理,醫護兼通的洞見每每突破盲點救人一命、為當時分屬科學宗教而格格不入的雙體系截長補短搭起橋樑。她的夢想是真去學醫當醫生,可惜女性學醫「哪國都行唯德國不行」而努力籌錢想去蘇黎世... 這也許取材史實女醫生Rahel Hirsch?
http://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20/02/10/04/24/4798860.jpg
二、天才型孤鳥 Emil Behring (史實):孤獨英雄男主角,貧窮苦讀靠獎學金上爬,當起醫生天縱英才視野超凡,在多個不可能病例妙手回春震撼全場,更不顧一切力爭上游功成名就!本劇談他史實的「白喉血清療法」研究奮鬥,但歷程狂暴極端令人害怕,躁鬱症不時發作都靠鴉片酒撐持。醫生同儕當他孤鳥難合作、院長 Spinola卻長期支持寄與厚望,病人護士當他英雄開啟希望之窗、他卻冷血忽視前線病人只顧造福眾生。他曾為功名追求 Ida、Ida 家道中落他又拋棄,如今 Ida展露才能他支持鼓勵也再度愛慕... 這天使惡魔集一身的帝國男孩,能找到帝國發展正道嗎?
https://filmneuheiten.verleihshop.de/wp-content/uploads/2017/04/66663857.jpg
三、焦慮醫學生 Georg Tischendorf(虛構),隨波逐流男主角,背負醫生爸爸期待來學醫、認真努力小有進步也有愛心關照病人、唯心裡夢想藝術家人生卻不敢反抗。一開始在 Ida身邊的兩男主角中,如果 Behring是魔鬼那他就是天使了,總令 Ida如沐春風也頗得女生們歡心;但他這種軟身段雖有理想卻易撤守自我隨波逐流、為了討好父親硬著頭皮加入「兄弟會」學帝國陽剛文化;他以藝術長才幫醫院展開「醫療攝影」是貢獻、但又跟著貴公子同學 von Minckwitz出去當狗仔... 他做一切都想討好帝國社會以娶 Ida回家,但討好久了竟迷失自我走火入魔步向帝國的極端?
https://i.pinimg.com/originals/aa/1d/0f/aa1d0f1eea4906a28dfbb8edc1013b2c.jpg
四、德意志驕傲 Robert Koch(史實):如日中天的醫學中堅,本劇拍他史實「結核病研究」在1890的「結核菌素」Tuberculin開發階段。他是年輕醫生如 Behring擠破頭也要跟隨的實驗室主持人、是院長 Spinola引以為傲的醫學權威、更是帝國樞密大臣、連新任皇帝威廉二世都承諾創辦「羅伯柯赫研究所」和法國競賽、萬眾矚目等他在醫學大會發表「結核病靈藥」,整個帝國建制期待集於他一身!但私生活線展現了他對建制的厭倦:他受不了團結門面逢迎社會的家庭了、他只想和認同自己的小演員 Hedwig Freiberg過著小生活... 但他逃得過建制吹捧期待的巨大壓力嗎?
https://image.gala.de/22007706/t/6t/v3/w1440/r1.5/-/robert-koch-charite.jpg
五、醫生小說家 Arthur Conan Doyle (史實):E05 看到有個傢伙穿福爾摩斯裝叼著根菸斗,差點噗哧一笑快去 Google 才發現,原來史實小說家真與醫學大師隔空交手過!柯南道爾在維也納學過醫學通德語、回英開業兼寫小說後、還真有當特派員報導這次醫學大會與「結核病靈藥」!只是一如史實,這並非公開配方的理性「解藥」cure、只是如魔術般令萬眾驚呼的「靈藥」remedy,因為權威如 Robert Koch都跳過了部分程序搶先發表、使科學年會變成帝國大秀!不只執著榮耀的德意志帝國、連欽羨卓越的世界醫生們都醉了,但偵探小說家檢視證據嚴謹推理一眼就看穿。
https://pbs.twimg.com/media/DexMykOX4AEZnq1.jpg
六、實驗室台柱 Paul Ehrlich (史實):結果本劇三大諾貝爾獎史實人物中,相對於 Koch & Behring 兩位激情英雄的,倒是平凡低調的 Paul Ehrlich。他跟著 Koch實驗室、和北里柴三郎成為運轉實驗室的台柱,也許沒有英雄身段令人驚呼、也沒激進創見突破盲點,但他們也許代表理性嚴謹不走偏鋒的科研日常吧?唯有 Ehrlich與人為善身段為 Koch & Behring 兩位天才的水火不容打通關節,夏里特醫院的研究才能脫離個人英雄主義而發揮團隊綜效吧?他能靜定堅守崗位、甚至面對反猶崛起仍不為所動,關鍵是什麼?也許如他所說就在他「有個幸福家庭」讓心圓滿吧?
https://fwcdn.pl/fph/65/95/786595/887688.1.jpg
七、理想的騎士 Rudolf Virchow(史實):此劇男醫不論史實的 Koch & Behring還是虛構的 Tischendorf、都有功成名就「過著體面生活」的家庭榮耀之焦慮,搭配上帝國要引領世界的卓越焦慮、自將許多美善的醫學科研推到極端。此時比 Koch 老一輩的 Virchow就成為一盞保守卻理想的明燈:他是保皇黨極尊敬皇帝、但滿腹公共衛生與社會醫學藍圖、更擁抱多元族群堅定抗拒反猶與種族主義,他對各種新科技雖難以適應、但如小輩提出科技應用也支持嘗試;只是面對威廉二世帶起的帝國熱情、與 Koch 被趕鴨上架的研發焦慮結合時,還要他靜靜走上解剖台爬梳清楚...
http://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20/02/10/04/24/3891378.jpg
八、性別的出走 Martha (虛構):這位來自修道院的護士長乍看簡直是反派,因為她儘管與醫生合作、卻對現代醫學與科研嗤之以鼻!堅稱那些都是凡人自命能超越上帝、但上帝對生死自有安排我們但依祂旨意盡力照護。的確這年代「護理」體系才剛建立沒多久,當然先由幾百年來專門照顧病人的修道院接手,就這樣與信奉科學的醫生體系形成衝突的結合。不過 Martha 領導的護士還分修女護士與世俗護士兩隊,前者默默服從但後者將掀起改革。只是到最後,Ida 才赫然發現她這最保守角色的前衛:投身上帝並非為宗教、而是為擺脫父權,而這父權帝國真是需要檢視的!
https://www.imfernsehen.de/gfx/pics/1408/Charite.jpg
九、天國的侍女 Therese(虛構):女主角 Ida第三條戀愛線!可惜 Ida有自己志向且看似異性戀,不然也許這位追求者最理想呢!只可惜 Therese是奉獻上帝的「修女護士」,當另一位村姑出身的 Stine等世俗護士面對高風險工作環境還會碎念時、她與修女護士們忠心虔誠毫不敢懷疑。結果她不但逾越了上帝愛上了 Ida、更心懷愧疚自罪自責、不幸染疫倒下後還自命是上帝的懲罰... Theresa & Stine 一個修女一個世俗,在本劇一來代言護理環境的惡劣與工傷、二來代言底層平民的無知與掙扎,結果各自染上本劇兩大反派「結核病」與「白喉」,最新研究能及時搶救嗎?
https://filmneuheiten.verleihshop.de/wp-content/uploads/2017/04/66658263.jpg
十、階級的奮戰 Edith(虛構):世俗護士中的反骨 Edith,對護理工作的低薪高工時、缺乏休息降低抵抗力、高傳染風險缺乏隔離保護等惡劣環境看不下去要組護理工會!不過早在1878俾斯麥透過《反社會主義法》禁止工會以壯大資本發展後,工會與勞權在一路向前衝的帝國發展中已付之闕如、只剩國家立法勞工被動接受的「國家社會主義」。這位 Edith既反 Virchow的傳統醫學建制、也反 Martha 的教會護理系統、甚至一度對 Ida的醫生夢想嗤之以鼻... 而她改革大業竟在醫學生轉狗仔的貴公子 von Minckwitz身上找到不可能結盟!剛好迎接1890「自由工會」的誕生。
https://www.fr.de/bilder/2017/03/21/11657641/562234958-929854-1Te9.jpg
十一、社會的挑戰 Hedwig Freiberg(史實):此劇裡 1888-1890的夏里特醫院與柏林工商社會乃至整個德意志帝國,在所有醫護專業角色身上都呈現了發展的進步與社會的壓抑,就具體而微體現在非專業角色Hedwig。她是柏林二流劇場小演員,但著迷科學發展傾慕大師才情而成 Koch 外遇的繆思,本劇就把史實 Koch 1893的離婚再婚挪移到了1890「結核病靈藥醜聞」後不久。學生 Ehrlich都說有家庭人情才有健康的心靜定面對科學,本劇 Koch & Behring 這兩個極端英雄應心有戚戚。但帝國的巨輪與壓抑的社會,令這個「找到愛人廝守一生」的簡單夢想都不得不低頭...
https://mafab.hu/static/thumb/w1000/2019t/164/00/309772_1560466211.2988.jpg
Charité系列第二季設在二戰中、第三季設在柏林圍牆前夕、那這第一季選 1888 威廉二世登基又有什麼特別呢?看完才知這年代儘管看似歌舞昇平其實也暗潮洶湧!而且全都透過不同意識形態與不同專業身體、集中展現在夏里特醫院來場交鋒!這裡有惡魔轉天使的 Behring、天使轉惡魔的 Tischendorf、承載帝國榮耀鋌而走險的Koch、調和醫院鼎鼐委曲求全的 Ehrlich、心懷大同理想卻與時代脫節的 Virchow、抗拒父權卻落入宗教窠臼的Martha、奉獻宗教卻吞下工傷的 Therese、抵抗宗教與資產階級卻不信階級流動的 Edith、與身為女性底層身無分文仍相信流動的 Ida。
而這其中,1888三帝之年、1888諾貝爾三傑同台、1890結核病醜聞、1886-91 北里柴三郎留學、1891羅伯柯赫研究所成立、1893羅伯柯赫離婚再婚、1890-94 白喉血清療法、乃至1890「自由工會」與相關的護理與醫病改革... 看得出來本劇在最大量取材史實的基礎上,用最短時間跨度講了個老夏里特變遷到新夏里特的轉型故事。也許可以說,在那蒸蒸日上的帝國鼎盛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國,體現在他們各自的醫學世界觀上;但他們世界觀的針鋒相對,其實才真正截長補短勾勒了我們今日所能認知的理想藍圖,只是這一步還要跌跌撞撞地再走過一百多年的德國風雨。
撇開這些歷史意識之再現與論辯,本劇就一齣「醫療劇」來說也緊張刺激,六集各有至少一次令人焦急的搶救、順道帶出醫學英雄與歷史流行病的奮戰,一方面讓我們擔心角色的生死悲歡、另一方面呈現當時醫療環境的危險惡劣,甚至讓我們看到過去醫病關係有多麼倨傲、帝國面對底層小民的生死觀念又多麼冷酷,至於歐洲最強帝國竟孕育最壓抑社會與最低落女權自毋待言... 也許有時令人看得咬牙切齒覺得這些大醫生怎如此傲慢冷血?但也許這極端身段與其卓越貢獻本一體兩面?推薦欣賞,也向這一年繼續在 COVID-19 尖端貢獻的柏林夏里特醫院與羅伯柯赫研究所致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9hPCPq9OzQ
作者: billiechick (比利小雞)   2021-02-02 19:27:00
推!看了第一季後就一直期待還有下一季
作者: Leopard77 (三年之後又三年)   2021-02-08 16:27:00
推歷史醫療劇,不過這部資訊量好大。有時看一半,還跑出去科普一下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